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320裹束20-变换取势1

 田牧 2017-02-03

320裹束20:变换取势1


  一.综合技法·寻求变换
  字像六个元素,筋节骨肉皮血都讲过了。所谓裹束,就是把这些因素都包括在你写的字中。请各位注意,筋是笔势,就是大圈,其余五个都属于用笔技法。

  如果再细分,六个元素可以分为三组。筋节是第一组,这是一个字的内部基本结构。筋节不是直接表达的,就好像人体的筋节不是暴露在外的。书法中表现筋节可以用中锋,也可以有侧锋,尖锋写出来是骨,侧锋写出来是肉。筋节是结构,骨肉是表现这个结构的,这是第二组。第三组皮血这两个因素,是锦上添花。力度影响到线条的轮廓,这是皮;力度大,线条不光而毛,沉着有力。墨色的变化称之为血,它们都是决定线条的质素的。
  六个元素裹束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今天我先讲取势的变换,怎样灵活处理大圈。
  二、举例:闻鸡起舞
  那我们来具体写几个字,就要过春节了,立春以后是鸡年,我选“闻鸡起舞”这四个字。这是讲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发愤图强,半夜听到鸡叫就起身练习剑术的故事。
 
  2.1
  第一个字“闻”,分两部分,“门”中间有一个“耳”。这个字有点麻烦,点画都是横竖直线,没有斜线和弧线。这种字容易写得死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办法。先看“门”的取势。这个字可以分为四个笔势:第一个竖笔势,第二个奋笔势,第三个钩裹势,或者详细点说是钩裹化势。第四个两小横,又是奋笔势。现在的问题是横竖直线太多,该怎么办?
 
  其实在篆书中,“门”字连个趯也没有,隶书也是一样,但篆隶都用了弧线。真书中“门”字有那一趯,也算是小小的斜线。除了一趯,你还可以把其他平笔画变成斜线。如箭头所指的这一笔,两小横的第二个横。本来写完“门”字左边,笔势要向上连到右边边去,那就把这一横改为向三号位的策势。不但增加了斜线条,而且使笔势联系更加清楚,更为合理。不过,这样一来,刚才的取势就有点改变,“门”字第二个奋笔势改为一横一策。这是什么笔势?可以认为是龙爪势。
 
  中间两小横奋笔势换成龙爪势,是常用的手段。如智永《真草千字文》“膳”字,肉字旁,中间两横就用了龙爪。其他如“月”字旁,也往往这样写。

  除了增加斜线,还可以增加弧线。你看虞世南“门”字左右两根长竖,写得比较直。而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长竖,经常当弧线来处理。左竖用了衮笔势,右竖用努势。这是大笔势中的小笔势,其实是用腕的结果。同一个大笔势,具体写起来还有细节上的不同。
  再来看看“耳”字的取势,这看起来也都是平直线条。如果照印刷体来取势,可以分为三个:第一个是奋笔势一开移位,第二个是中间两小横,第三个是十字势。有些同学会想,第一势和第二势可以合并吗?或第二和第三合成一势?可以的,但分开来比较清楚。你组合的笔画越多,这笔势就越复杂。长运不如短运,“笔笔断而后起”也是主张短运。
 
  有没有人依照这样取势来写“耳”字的呢?当然有,举例来说这五个书法家,就用这种取势。这是行书,跟真书很相近。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都是元明时期的人。
  我来找点晋唐人写的“耳”字比较。你看从东晋王羲之,到晚唐柳公权,他们写的“耳”字下面一横,都取策势,并且这个策不超过右边那一竖。
 
  这是什么道理呢?看来不像是偶然的。“耳”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就是画了一个耳朵之形。小篆变成了这样,隶书的结构基本上跟从篆书。这时你要注意,最下面的横笔,不会长过右边的竖笔。这个特征,在后来的章草、今草和行书中都保留着。晋唐人去古未远,对篆隶的了解比较深,甚至一些宋代人都保留这样的书写习惯。到元明以下,渐渐就走样了。举例来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闻”字,中间是“耳”字,下面用了策,不和右竖相交。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也是这样处理的。
 
  颜真卿《多宝塔碑》“闻”字,处理手法相同。还有褚遂良《阴符经》也有这个特点。
 
  但这样一来,“耳”字的取势怎么分呢?智永《真草千字文》“耻”字,可以很明显看到他的笔锋路线。第一势是横竖,奋笔势一开移位。第二势是横横横竖,奋笔势三开移位。
 
  移位有顺时针和反时针两个方向。对一个三开的奋笔势来说,最后半开向上移位,可以反时针进行。当然你也可以顺时针写,智永的“耻”字的“耳”就是。
  最后讲多一句,“耳”字旁有时候可以当“身”字写。智永《真草千字文》“耽(躭)”字就是一个例子。不过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替代的。有文字学根底的人,书法取势变化的范围就比较大。

  2.2
  第二字是“鸡”。“鸡”字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中“奚”,右旁是“隹”。
 
  先来看看“奚”的取势。这个很容易,上中下三个笔势:上面是群鹊势,中间蟠龙势,下面这个“大”,是戈法化势,二级课程34课有解释,想必各位都已经烂熟了。问题是还可以简化,如欧阳询这个“鸡”,第一势不是群鹊势,是一横两点鸡头势。原来群鹊势的中间一点省略了,或者说跟下面的蟠龙势合并了,这是常见的手法。书法不是小学生默字,一点一画都不能少。书法是手写体,可以艺术处理。
 
  所以这样一来,“奚”字的取势要改一改了。上面的群鹊势改为鸡头势,中间的蟠龙势和下面戈法化势不变。
  “鸡”的右旁是“隹”,取势也不难。先写立人势,然后一点一横是奋笔势,余下三横一竖。我说过这种全部由横竖线条组成的笔势,竖笔先写就是竖笔势,横笔开始就是奋笔势。两种写法都有,你可以自己决定从哪一笔开始。甚至再拆开,拆成十字势和两横奋笔势都可以。写字不是开运动会,不用急不用赶,稳当最重要。
 
  从智永《真草千字文》这几个字的“隹”旁来看,他写起来是有规律的,大致跟刚才讲的差不多。最后一势应该是奋笔势,一竖是最后写的。
 
  如果追根寻源,“隹”字本义是短尾巴的鸟,所以金文的“隹”字是非常形象的。秦始皇时整理小篆,鸟形就看不大出来了。那个鸟头在隶书中成了向背势。隶书这种写法,深深影响到晋唐书体。如颜真卿《多宝塔》“雄”字右旁“隹”,起手取向背势,其实就是来源于隶书。
  王羲之的书法也是脱胎于隶书的,各位还记得潘伯鹰先生的说法吗?王羲之是隶书转变到真行草书的枢纽人物。你看这个“难”字,“隹”的写法就是来之于隶书。
 
  就算是赫赫有名的王羲之《兰亭序》,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你看“集”字,上面是“隹”。隶书、章草写法,起手就是一个向背势。《兰亭序》“集”,第一势怎样取势的呢?就是继承了隶书和隶草的写法。这些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困难,单靠自己读帖和书空,恐怕不大容易了解前因后果。我们生活在祖祖辈辈的影子底下,只有了解传统,才能继续发展。
  2.3
  第三个字是“起”,下一课继续。谢谢!
  本节要点:
  筋节骨肉皮血的综合。
  “闻”字取势的变化。
  “鸡”字取势的变化。
  复习思考:
  王羲之写的行书“闻”字,“耳”中间似乎取了三点水的隔水势,你同意这样分析吗?如果不同意,你看这个“耳”怎样分析笔势?
 
  智永这个“耳”字,右旁的长竖下面有一趯,这一竖是最后写的吗?为什么要加这个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