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写人物特稿

 如鹿渴慕溪水88 2017-02-03

                      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新闻与宣传工作者的工具、影视制作者的私人家教、新闻教育者的参考书、文化传播研究者的课题素材、文案策划者的助手、写作爱好者的后花园、摄影爱好者的移动课堂、新闻学子的专业圣经。


过去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在新媒体时代,胜利者是最会讲故事的那些人。

那么,新闻人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怎样写出一篇好的特稿呢?

 
抓住故事的核心——人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现。再宏大的议题,也可以聚焦到人,去写小我,去写故事。想要讲好一个故事,首先要在重大事件中寻找最动人的故事,聚焦人物个体命运。

但是写人的目的不能止于简单呈现一个人的经历。无论写什么,归根到底都应该是在描述时代的大背景。新闻人需要做的,本质上来说,是寻找这个时代的“那一滴水”,并从中萃取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意象,通过个体命运反映时代,阐释这个时代的演进逻辑。

想写出吸引人的故事有一个技巧:写普通人就要展示他传奇的一面,写有名望的人就要展示他的一些弱点。

 
勤奋是新闻人必备的特质

写好故事,从来不是一天两天即可拥有的技能。平日里,记者既要多读书,也要多动笔。读书让文字不会显得那么陌生,动笔则拉近了人与文字的距离。读书与动笔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予讲故事的人更多的灵感和更巧妙的构思。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的勤奋体现在采访上。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是,采访越多,理解才能越深入。特稿记者需要做最有耐心的寻宝人。


 
采访有哪些注意点?

学会观察。只有到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中去采访才能够获得最可靠的素材。采访时,最关键的便是观察。对采访对象而言,语言不见得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嗅觉、触感也同样重要。

把握细节。故事的走向,记者本人的情感取向,乃至于稿子所要传达的一切……都隐藏在所选择的细节中。但细节并非越多越好。有效细节是一篇特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无效细节往往容易成为有害细节,令故事显得冗长,偏离方向。


 
如何搭建故事结构?

告白单一结构。除了常用的时间顺序,按照事件发展的自然逻辑构建文章,长报道通常会有相对更复杂的结构,比如双时间线,引入第二主角等。

运用不同地素材来讲故事。好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完成,把握节奏,陈述、描写、引语交替出现。其中,在使用引语时,避免大段地使用直接引语。另外,除了在间接引语达不到用直接引语表述的效果时使用直接引语,一般情况下更倾向于使用间接引语。

设置一个意象在长篇故事写作中非常重要。从定义上讲,意象是主观情感在客观世界中找到的对应物。意象在文章中的作用正如一条线,游走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是文章结构的掌控器。但并非任意的事物均可充当意象,意象必须基于记者对于人物和事件的观察、对事实的掌握与深入的理解、以及对社会运行规则的思考,而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的。

什么是特稿?


著名特稿作者、南方周末前记者李海鹏曾在《在南方周末写特稿》中对“特稿”这一体裁作出如下判断:


“汤姆·伍尔夫1963年被《ESQUIRE》杂志派去制作一篇关于特制汽车的报道,他写得不像新闻,像印象记,题为《桔片样的糖果色流线型娃娃》,这就是新新闻的滥觞。


后来诺曼·梅勒、杜鲁门·卡波特、詹姆斯·鲍德温等人也加入进来,新闻小说就蔚为大观。新新闻就是借鉴虚构文学的写作技巧来写作新闻事件,一切技巧都可使用,惟一的原则是事实不能编造。


新新闻因为实验性而在那个喜欢实验性的年代出尽了风头。理所当然,后来它退潮了,合理的成分被新闻界继承下来,就是“特稿”,普利策新闻奖为它单独设立了一个奖项。


特稿很难定义,不过可以描述为一种文学性的新闻,题材不强调硬度,截稿时限更宽松,通常不超过一万字。”



人物特稿的写作


人物特稿的写作最能体现记者本人风格和特色。


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通常在采访中将与采访对象的谈话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全文发表,在每一篇报道前,她都有个前言,谈她对采访对象的看法,并交代此次采访的来龙去脉,比如她是如何得到采访许可的;采访是如何进行、又是如何结束的等等。她的这种风格后来被很多人效仿,甚至被引进西方一些大学新闻系的课堂,冠之以法拉奇式”文体


还有的记者以描写现场情景和气氛见长,有的以刻画人物性格著称。尽管作者的风格迥异,手法有别,但总的来说它需要在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性、现场情景等方面多花工夫。


美联社多年的最佳特写作家索尔·皮特对写人物特稿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转录如下:我们再也不能把信手涂抹的东西塞给读者。我们再也不能花20分钟翻翻卷宗,乘上一辆出租车,花30分钟采访一下,然后回到办公室,编一条巧妙但不知所云的导语,再涂抹出像蔫香肠一样的15个或20个段落,插上四段引语,撒胡椒粉似地点缀上14个差不多的形容词,然后重看一遍,就算写出了一篇鲜明的人物肖像。


今天的读者需要更多的东西……他要求记者写出事情的实质。他需要有骨有肉,有枝有叶的文章。他要求看到有广度、有深度、有预见,全面而有见识——当然——还要诚实的文章。


在读了500、1500或者是2500字之后,读者更想了解的是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而不是他“性情温和”或“性格宁静”,“不苟言笑”……威利·斯通这个抢银行的强盗是性格温和,平静,不苟言笑的,而这也是阿尔伯特·斯韦策博士的性格。


如果不了解别人对你要写的人已写了些什么,就无法动笔写这个人。不深入访问主人公本人,让他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你就无法写他。而不认真准备采访提纲,你就无法去访问这个人。


得到了必要的素材之后,不花功夫思索这些素材,分析它们真正的内涵,你就写不好这个人。只抓住单薄的事实,写出一条华而不实,用奇闻轶事构成的导语,却放弃这个人生活的实质内容,只能写出一团模糊不清的东西。


要写一个人,只告诉我他说些什么,而不讲他怎样说是不行的。只说这个人是谁,而不讲他是哪一类人,他想成为哪一类人,是不行的。写一个人要说明他惧怕些什么?怀念什么?最喜欢什么和最讨厌什么?他曾有过怎样的幻想破灭,还有哪些朦胧的向往?写一个成功者要谈到他往日的失败。写一个人的生平要提到他本人对自己的评价。


当你拿出一份特写的时候,请同时告诉我事物非同寻常的一面和平平常常的那一面。难道世界上最富的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吗?他用得着看菜单上的价钱吗?关于那条陌生、遥远、孤独的加拿大灌木丛中的山村小路,不要对我讲北极熊和驯鹿。告诉我,小家伙,那里的人怎样得到一件干净的衬衫。


以小方能见大,以大方能见小。请和我打成一片,打入我的思维圈内,请说得响亮而清晰,不要把抽象的高调塞给我……


别糊弄我,除非你真能给我些东西,宝贝,别跟我说那情景真有戏剧性,指望我找出些词儿来形容它。告诉我它怎么富有戏剧性,我将供给恰当的形容词汇。你说此人是前所未有的吗?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现的?给我证据,不要只是开个头就没有下文。



人物特稿的基本写法概括


(一)从一些侧面放映所写人物的特征,表达某种思想。


这是人物特稿是新闻的一种体裁这一特点所决定的。这种写法要求在新闻人物构成新闻性的那部分多下笔墨,只写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不涉及其他方面。


(二)问答式是记者愿意采用的方式之一。


在人物特稿中,人物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话可以反映人物的心态、想法和再现现场气氛。在实践中,像法拉奇那样完全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写人物的记者大有人在。这种方式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真实可信,人们可以从被采访者的语气、措词等来理解人物的性格,有些记者、包括有些读者比较偏爱这种“原汁原味”的人物报道。


(三)新闻故事和背景灵活穿插、巧妙结合。


交代人物背景,如他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以及与人物有关事件的梗概等,对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理解他的想法、做法和性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通过他人之口来描写新闻人物。


人的性格往往是多面的。明星、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他们真实的性格,或者说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真实面貌。作为政治人物、明星,他们在公开场合也许是热情的,富有感召力的,但在私底下也许是沉静的、郁郁寡欢的。因此别人,特别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看法会使读者感到更真实、因而怀着更大兴趣去阅读。因此,通过采访名人身边的人来写新闻人物也是人物专稿的一种方式。


(五)以塑造群像方式介绍人物。


即按某个主题写几个或一批类似的人物,突出他们身上共性的特征。这一做法能够更深化主题,同时也更有趣味性。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式写人物,无非是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人物最本质的特性,反之很难写出成功的人物专稿。


美国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引用了《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挖苦有的报刊将新闻人物写得千人一面:


【华盛顿讯】为什么世界这样一团糟——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摆在我们眼前,就在于报章杂志那么喜欢描绘的震撼和推动世界的名人的传记上面。


如果这些传记都是可以相信的话,这些人都是一个模样,令人很不愉快。他们往往都是些“才智过人的人”。


他们都是一天工作16小时(据他们的秘书说),都有了不起的幽默感。虽然他们冷酷无情地驱使自己的手下人,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却双倍于人。


他们发表意见时轻松自在的样子使他们的同事也大吃一惊。


虽然他们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而且在那些很少的场合中喝酒时从来不超过一杯——他们累得断腰的工作日程并没有妨碍自己帮助孩子温习代数,重读康德的著作,打打室内网球或高尔夫球以锻炼身体。


杰克·海敦的目的是劝告记者们要将笔下的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特点,他提出的建议是用故事、轶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他说一件轶事比几百个形容词更能说明问题,读者也更容易记住,并乐于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


你也许听过有人这样形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格林斯潘打喷嚏,华尔街就感冒”,但为更多的人津津乐道的则是,这位牵一发动全身的人物喜好躺在浴缸里对美国的金融政策指手画脚。


此外,这位学者还建议记者少用干枯无味的长篇大论,应该多用引语来支持自己对人物的判断;适当地描写人物的举止、容貌、服饰和引用传记性的资料,如年龄、事业、家庭,生活方式等来丰富你的人物报道。



                      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新闻与宣传工作者的工具、影视制作者的私人家教、新闻教育者的参考书、文化与传播研究者的课题素材、文案策划者的助手、写作爱好者的后花园、摄影摄像爱好者的移动课堂、新闻学子的专业圣经。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