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0年前的记忆和激励

 简心渡惑 2017-02-04
历史回溯到140年前。

  140年前,中国最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被后辈尊为“留学之父”的容闳,历经18年的奔波和努力,终于促成清政府派遣120名9—15岁的少年留学大洋彼岸的美国。

  于是,许多人都见过那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有一群身着长袍、脚穿厚底靴、脑后拖着长长辫子的小男孩。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由于这些男孩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因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的故事,在历史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他们踏上漫漫征途之前,所有孩子的父母和政府签订了一份生死协议,“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的大陆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被分散居住在40多户美国家庭中;他们刻苦学习,以惊人的速度越过语言障碍,迅速成为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迅速爱上了异国文化,脱去长袍马褂,换上运动装,学会划船、溜冰、跳舞,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然而,一声晴天霹雳,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他们被召回国。

  回国后,他们活跃在铁路、电报、矿冶这些新兴产业。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遥远的历史,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触手可及。那是一段美丽而忧伤的往事。

  140年后,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2010年11月17日,为纪念容闳留美教育计划这一伟大创举,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澳门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纪念容闳留美教育计划启动140周年暨容闳与留美幼童后裔联谊会”在珠海隆重开幕。

  当日,各级政府领导以及来自海内外的20多名相关专家学者、80多位容闳与留美幼童后裔出席了此次会议。通过追忆和交流容闳及留美幼童的历史往事和史料,大家共同回顾了140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一次伟大创举,并深入探讨了容闳所开创的中国留学事业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借此机缘,记者有幸采访了容闳之孙容永成先生,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曾孙詹咏先生,清末外交总长梁敦彦之孙梁世平先生,清华大学原校长唐国安曾侄孙唐绍明先生,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侄孙女蔡令璋女士,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曾孙吴守浩先生,民国政府外交官欧阳庚孙女欧阳效平女士和侄孙欧阳乐先生。他们既是留美幼童的后裔,也都是出类拔萃之辈。他们中,有人继续活跃在工作岗位上,有人已经退休在家。从他们的叙述中,那段激荡百年的传奇往事,又被重新发现,并重现今日。

  往事并不如烟。140年前的那段历史故事,给予后世以永远的怀念和激励。

容闳(1828年-1912年) 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1847年,容闳赴美国麻省预备学校就读,3年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美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之父”。

                                                                           

                                                                                           祖父的影子,越来越清晰

                                                                                      访容闳之孙容永成 

  在早餐桌上,容永成一边等待他的外孙女下楼与他共进早餐,一边跟我聊起关于祖上的那些故事。 

  这位70多岁的老人笑着说,初次见面时,许多人都会误以为他是容闳的“曾孙”,而惊讶于他是容闳的“孙子”。他解释说:“容闳48岁与我祖母结婚。我父亲57岁时与我母亲结婚。因此,我这个容闳之孙的年龄比按常理推算,要小很多。” 

  他说,关于容闳的那段故事,起先他也不太清楚。因为他刚出生10天,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母亲改嫁。那时他实在太小,什么都不明白。他只听母亲谈起,说他祖父容闳是中国第一个留美大学生,是个中国名人。当时,容永成并不在意,“我以为就像第一个登上世界最高峰或者第一个游英吉利海峡的人那样,只是‘第一’而已”。那时,容永成也以为,母亲的这番话,只是给他压力,希望他好好念书,做个有出息的人,不要有辱祖上门风。 

  随着年岁的增长,容永成对容闳事迹的了解也逐渐增多,他对祖父的爱意和敬意也越来越浓。他从祖母的家庭里,听到许多关于容闳的故事;他去容闳曾经的居住地——美国哈特福德市,寻找容闳的故事;他从中国一些学者和作家们的书中,去寻找容闳的影子。在他心中,祖父的影子越来越清晰,他也越来越敬佩容闳,并为祖父深感自豪。“在那样的年代,他不光自己出国留学,还能说服国家派出大批幼童留学美国,真了不起。” 

  容永成生于北京,在香港念中学,在英国念大学,后来移民新加坡,曾为新加坡多家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行政总裁,并曾出任新加坡电讯局主席,在新加坡生活快50年了。由于他有美国血统,长相颇有几分外国人特征。可容永成说:“我们不会忘记自己有中国血统。” 

  我们正聊着,容永成的外孙女白翠文下来了。容永成用英文把我介绍给她。 

  白翠文生于新加坡,今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语言,准备申请英国大学。她说,她大学申请文书的一部分内容,写的就是关于容闳的故事。她用中文向我表述了对容闳的敬意,“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我应该像他一样,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谈及愿望,她说,自己以后也许会帮助在上海开办国际学校的父母做一些事情,也会像容闳那样从事中国的教育事业。 

  听到外孙女的这一愿望,容永成开心地笑了。尽管时光流逝,时空交错,但容闳的影子,会越来越清晰,他对后世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远。 

  

詹天佑(1861年—1919年)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原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随中国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1878年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考取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学。 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 

                                                            

                                                                                                    秉承了祖上传统,我们才是一家子

                                                                                              访詹天佑曾孙詹咏 

  在众多鬓鬓白发的留美幼童后裔中,詹咏显得那么年轻和英俊。他谦恭的态度和沉静的眼神,反而透露出名门之后的大家气质,让人不得不格外注意。 

  在人群中,我注意到了他,并采访了他。 

  詹咏首先简单介绍了他的家族关系。曾祖父詹天佑共有8个孩子,5儿3女。詹咏的爷爷詹文裕是詹天佑最小的儿子。詹天佑离世时,幼子詹文裕只有十几岁。詹咏的爷爷膝下两个儿子,一个叫詹同济,是詹咏的伯父,在铁路局、铁道部工作,也是铁道部詹天佑纪念馆第一任馆长;一个叫詹同渲(笔名詹同),是著名的漫画家和美术电影艺术家,他是詹咏的父亲。 

  小时候,詹咏只知道他是课本上所读的“中国最早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后裔,但父母却极少跟他讲起关于曾祖父的一些事情。詹咏说:“如今想来,可能是父母担心我从小为此得意和骄傲,不求上进。” 

  长大成人的詹咏谈及曾祖父时,他平静如水的叙述中,饱含深情:“他很爱国,他的爱国情怀让人感动。”1919年,詹天佑抱病参加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为夺回中国铁路管理权与列强据理力争,竭尽全力,终于体力不支,心力衰竭,回汉口不久就病逝了。“我听家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曾祖父去世前,口述遗言,出口成章,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如何发展中国工程事业,如何维护中国铁路权益,如何让中国工程学科后继有人,说完这些,他已口不能言。或许是想用英文表述,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他来说更为流畅和直接,可他实在没有气力了,只能用手指在床单上划着英语字母,但家人始终看不清到底是什么。他就这么走了,最后的交代,都是给国家的,给家人什么也没有留下!” 

  当詹咏有机会站在北京八达岭青龙桥火车站的詹天佑铜像面前时,他感慨万分: “冥冥之中,我觉得能与这座铜像沟通。仔细想想,这也许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似乎能体会到曾祖父生前最大的遗憾,也许就是没有活到足够长的时间,去做足够多的事情。” 

  虽然只能从历史资料、专家著作和家人的零星回忆中,勾画出曾祖父的模糊面庞,可作为曾孙,詹咏似乎更能心灵相通地理解从未谋面的曾祖父。詹咏并不赞同世人所称的“詹天佑挂钩”和“之字铁路”为詹天佑首创这一说法。他说,“詹天佑挂钩” 不是詹天佑的发明,而是他引进美国铁路协会提倡的先进技术。当年,詹天佑特意把 “Janney Coupler”翻译成“简氏挂钩”,就是为了不让别人误为“詹氏挂钩”。他怕别人弄错,可还是有人弄错。至今,仍有不少人坚持这是詹天佑所独创的。这与詹天佑的科学求真精神相悖。另外,“之字铁路”也不是詹天佑首创,而是他采用美国早期铁路修建时的方法,解决在八达岭险要地势上修路的难题。詹咏强调说:“还原历史真相,无损于曾祖父,反而更能还原出一个真实、真诚的伟人形象。” 

  小时候,作为名人之后,詹咏曾倍觉光荣。长大后,作为名人之后,詹咏觉得这更是考验。他从来不把“名人之后”的光环当成骄傲的资本,而是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凡事努力,只求完美,希望自己不是碌碌无为,而是有所成就。如今,身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的詹咏,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现着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 

  “曾祖父担任汉口欧美同学恳亲会会长期间,在1914年的新年大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虽然距今近百年了,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话中想让中国富强的这个目标,是永远存在的。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铭记于心,实践于行。”詹咏说,“只有这样,才算秉承了祖上的传统,我们才是一家子。” 

  他沉静的眼神,流露出平淡而快乐的光芒。 

 

吴仰曾(1861年—?) 广东四会人。1872年被选为首批留美幼童,修读矿冶系,1882年考入美国纽约大学。被召回国后,他在直隶省任道员,办理开平矿务兼办京张铁路煤矿。他精于数理化,通晓采矿工艺,曾编写过《化学新编》等书。    

                                                                                               曾祖父不曾远去 

                                访吴仰曾曾孙吴守浩

  在用餐大厅,一位先生坐我对面。他用刀叉吃着盘中点心。我问他:“您是特意从海外赶回参加这次活动的吗?”他说:“不是,我就在国内,被邀参加这次活动。”我继续问:“您贵姓?”他说:“我姓吴,吴守浩。” 

  我一听,颇为惊喜,这不正是我要采访的留美幼童吴仰曾的后裔吴守浩先生嘛! 

  会议安排十分紧凑。我不好意思打扰他用餐和开会,于是把采访约在晚饭过后。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两人相对,心却隔阂;反之,世界上最近的距离,是不曾相见,心却相通。吴守浩和他的曾祖父吴仰曾,就是“不曾相见,心却相通”,“冥冥之中,他对西方文化的熟稔,似乎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在1998年之前,吴守浩不知道曾祖父的名字,连照片也未曾见过,父母也很少对他提起,可在吴守浩心里,曾祖父似乎从未离去,“我想要找到他。” 

  小时候,家在天津的吴守浩听父辈讲过,他的根在广东。1994年,当香港猎头公司找到他,希望他到百事公司工作时,他满口答应。到广州后,业余时间他便去寻根,先后去了三次四会,并未如愿。 

  直到1998年的一天,他在《广州日报》上看到一篇《四会吴氏三杰》的文章,越看越觉得文中所提之事,跟自己家族经历很相似。于是,几经辗转,他找到文章作者,在作者的指引下,他来到四会吴氏村,第一次看到了《吴氏族谱》。在那本已经发黄、被虫蛀过的《吴氏族谱》上,他看到了父亲的名字吴松寿、祖父的名字吴祖杰,再往上看,他看到了曾祖父的名字吴仰曾。 

  “当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知道了自己源自哪里。”回忆那段寻根史,吴守浩依然激动。 

  后来,在中央电视台关于留美幼童的一个节目中,吴守浩了解到曾祖父在美国留学的一些往事,并且得知节目组的人也在寻找吴仰曾的后裔。 

  无论是向前追溯祖辈,还是向后寻找下辈,彼此的找寻,都不容易。可喜的是,最后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吴守浩曾从事过饮料行业的工作。起先他在可口可乐公司担任管理者,后来又被百事可乐公司挖走,同样管理着一个很大的合资企业。当年,广州各大报纸都报道过他 “在合资企业百事亚洲有限公司创造了奇迹——在短短8个月内,扭转连续6年亏损的状况,并且还有微利”的事迹。 

  “我父亲虽没出国,但英语很好,喜欢买英文书,曾在天津外贸局工作,也给市委领导们当过翻译。我的英文虽不好,但无论是对西方人,还是西方文化,都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这给我的工作以很大帮助。我想,我们的这些长处,也许是缘于祖上基因的传承。” 

  “当自行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学校第一个买它的是吴仰曾。他骑着这奇怪的家伙在避难山路上走。”“在棒球场上,吴仰曾是最佳投手,他投的球,几乎没有能被击中的可能”…… 

  从这些记载祖父的文字资料中,吴守浩仿佛看到了曾祖父年轻而矫健的身姿。他总觉得,曾祖父从不曾远离,他们心心相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