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为什么?

 修和 2017-02-04

   “好事”为什么不能出门,“坏事”为什么能传千里,有心理学因素,也有生理学因素;受传播原理影响,也受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学认为,负面消息更能迎合公众好奇心理和社会诉求;传播学认为,由于生存压力,媒体把眼球效应当成第一追求,使负面消息不断“膨大”;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矛盾的集中显现给不良情绪发酵提供了土壤,加剧了负面消息的传播。

  传播负面消息主因是人性不完美吗?

  关注负面消息是不是好奇心理所致?

  负面消息能迎合公众的社会诉求吗?

  心理学认为,人都有准确决策欲,都会想办法避免犯错。别人决策错误,自然可以提高自己正确性,因为对自己利好,因此也就乐得宣扬别人的“错误”。这种 “人性不完美”,使我们更愿意接受和消费负面消息,继而体会到置身事外、幸灾乐祸的“幸运感”。

  其次,优先占有负面消息,显得很有“能量”,会使人产生优越感和成就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认为,因为普通中国人关心的事,更喜欢人际传播,比如跟亲朋好友求证,或在公众场合谈论,在消息的口口相传中维系着人际关系和获得共同的社会认知。由于被需要,掌握负面消息的人就会有特殊的优越感,并会引起他人效尤,因此,这种人际传播偏好极易导致负面消息蔓延。

  心理学家卡乔波认为,人的大脑有个“负面偏好”机制,使得大脑对令人不快的消息更为敏感,并认为坏消息比好消息重要。于是,负面信息就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注意,更彻底的分析以及更广泛的联想。比如,人所共知,即别人说你一箩筐的好话,你记住的不多,但是别人说你一句坏话,你或许久久难忘。

  大众热衷传播负面消息,也是由好奇心理所致。管理学有种现象叫黑箱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人存在着“偷窥”心理。由于负面消息本身具有反常性,因而加剧公众好奇心理的滋生。正因为如此,花边新闻、小道消息等才能够像光速般传播。

  美国尼尔森公司曾发布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六成多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现实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对暴力、色情、凶杀津津乐道,难道我们只对负面或隐秘消息感兴趣吗?其实真正根源在于公众表达空间的匮乏,负面消息或情绪更能迎合部分人的社会诉求而已。

  各种媒体对传播负面消息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媒体生存压力是负面消息快速传播的罪魁吗?

  眼球效应至上对公众理性都有哪些不良影响?

  负面消息经过媒体这个公共平台的提升和媒介自身特殊功能的催化,会引发一系列公众效应。尤其是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手机新闻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大量出现,其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快速性和延展性等使得各种负面新闻以极快速度在极大范围内传播。经过媒体传播的负面新闻,不仅会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短时间内形成很强的舆论场,还能通过后续报道、议程设置等,赋予其显著性,使许多人成为负面消息推动者。

  随着舆论开放度的提高,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在同业竞争中更吸引受众的眼球,一些媒体的报道常常呈现“病态”一面——对某些新闻事件往往未经核实便盲目跟风,经常出现信息的偏差、言论的失实、细节的谬误,偷拍恶搞、恶意炒作、虚假新闻也是屡见报端。由于传媒具有高度的社会聚焦功能,负面新闻一旦进入传播过程,就会被定格成特写镜头,使受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社交网络研究专家丹娜·波伊黛表示,“眼球经济为负面消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让世界变得可怕。”诚然,负面新闻经媒体报道,形成了二次传播,随着传播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就会引发广场效应和连锁效应,把负面消息的不良影响放大到极致。

  媒体被不少人誉为社会监测者或灵魂工程师,如果我们不能履行职责,只知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来牟利,通过眼球效应来制造“卖点”,透支新闻资源来获取经济利益,那么就会背离新闻价值取向,降低自身公信力,并极大影响社会公众的理性建设。新闻学学者康拉德·芬克在《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一书中建议:“在攻击邪恶和黑暗时不要留情,但要腾出时间为善行鼓掌,为光明喝彩。 ”

  社会矛盾集中显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不良情绪是负面消息传播的药引子吗?

  负面消息泛滥会加剧不良情绪产生吗?

  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开始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急剧而持续的社会变迁使得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并集中显现,诸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腐败、拼爹、不公正待遇等。尤其在相关政策规范尚未建立或不完善时,利益群体因缺乏有效的表达渠道而利益受损时,社会矛盾就会反复堆积,这为公众不良情绪发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人民网、新浪网曾经对5420人进行过调查,结果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动辄就“骂”是“压抑”等社会情绪不断蔓延的结果,而“官员贪腐”、“贫富分化”等消息最易传染负面情绪。由于不良情绪的积聚和感染,公众大多陷入了“习惯性质疑”的漩涡,比如国家每有新的政令出台,招来的必是喊打之声;突发事件进展中,官方通报往往不能成为令人信服的定论。于是,部分公众就会过度关注、传播、分析、散布、评价负面消息,从中找到同命相连感、一时优越感以及痛快宣泄感,从而产生非理性共鸣。可以说,不良情绪就是“药引子”,它会催化和辅助负面消息更大程度地传播。

  负面消息肆意泛滥时,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疏导途径,就会加剧不良情绪的堆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后果就是容易使人丧失安全感,并导致过度防御或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对不健康的社会心理,个体需要正常化矫正,社会需要理性化回归。只有理性才是剪除一切浮躁杂萆的利剑,是衡量问题轻重和事体大小的秤砣,它使飘浮和愤懑的心不再飞翔。 □本报记者/周立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