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名家王启才:答来自日本的三大困惑

 judaifu 2017-02-04

今日头条
针灸解疑


许多从事中医、针灸工作的日本朋友在学习中医、针灸理论及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困惑难解的问题,他们一直希望亲自听到中国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和答案。前不久,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社长山本先生、《中医临床》编辑部主任戴昭宇先生亲临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笔者就针灸医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



困惑一

关于穴性问题


1. 腧穴是否有穴性?针灸学中能否以药性的模式来类比、归纳穴性?

 

答:腧穴的功能作用就是穴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每一个腧穴都有自己的穴性(即功能作用)。穴性既是对腧穴主治作用的概括,也是决定腧穴主治范围的前提和基础。腧穴好比中医治病的药物,药物有药性,有各自的主治病证,而腧穴也有自己的主治病证,又怎么能没有穴性呢?

 

笔者认为,针灸医学中完全可以用药性的模式来类比、归纳穴性。诸如百会能救治昏迷、休克,即有“醒脑开窍、回阳固脱”的穴性;风池能治疗风寒和风热感冒,并用于耳鸣、耳聋、近视、目翳等,即有“疏风解表、聪耳明目”的穴性。反过来看,知道了一个腧穴的穴性,也就知道了它的主治范围。

 

如内关的穴性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即可用于治疗因心肺疾病引起的胸痛、胸闷、心悸、咳喘,因胃肠病导致的胃痛、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反酸等;阳陵泉的穴性是“疏利肝胆、舒筋通络”,即可用于治疗肝胆疾患引起的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及一切与“筋”有关的病变如肢体痉挛、角弓反张、落枕、急性腰扭伤、关节扭挫伤等等。穴性与主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关系。

 

2. 穴性与药性有什么关系?穴性药性化,是否会将腧穴与经络割裂开来而影响针灸医学的发展?

 

答:药物治病,基本上是发挥单一的治疗作用。如发汗药只用来发汗,止汗药只用于止汗;止泻药绝不可用来通便,通便药也绝不可用来止泻。但腧穴的治疗作用就有所不同,绝大部分腧穴对人体都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如合谷与复溜,既有发汗作用,又有止汗作用;内关既治疗心动过速,又治疗心动过缓;天枢、足三里既可用于止泻,又可用于通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穴性的这种良性双向调节作用,也正是针灸治病与药物治病的本质区别所在。

穴性药性化是否会将腧穴与经脉割裂开来?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每一条经脉所属腧穴的穴性本来就是与该经脉的生理、病理相一致的。例如肺(经)的生理是主气、司呼吸、系

于咽喉、开窍于鼻,当生理功能变异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风寒束肺或邪热壅肺,会使肺气不宣、肃降失职,而生寒热、咳嗽、气喘等。取太渊、列缺穴治疗,就是发挥二穴的宣肺解表、止咳平喘作用,恰恰体现了穴性与经脉生理、病理的一致性。其他经穴均可依此类推。所以说,研究穴性,非但不会阻碍针灸医学的发展,反而更加有利于开拓腧穴的主治范围,有利于针灸临床辨证论治、选穴配方。

 

困惑二

关于针灸临床辨证论治问题

 

3. 针灸临床有没有必要强调辨证论治?是否对有些病证(比如痛证)可以不辨证论治?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之一,适宜于中医临床各科,针灸临床也不例外。理由很简单,针灸医学是建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上的,也就不能脱离中医理论的指导。例如感冒,穴取大椎、风池、风门、合谷,风寒宜针灸并用,重用灸法;风热宜针刺泻法或点刺出血。胃痛之饮食积滞型宜取中脘、建里、足三里,只针不灸,泻法;脾胃虚寒型宜取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针灸并用;肝气犯胃型宜取期门、梁门、太冲、行间,只针不灸,泻法。肾虚腰痛的患者,宜选用委中、气海、肾俞,针补加灸;急性腰扭伤者就应以委中、腰阳关点刺出血。试想,对于外感表证如果不进行辨证论治,风热误用针补加灸,无异于火上加油;风寒反用“透天凉”手法,岂不是雪上加霜?这就违背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温之”的针灸治疗原则,误犯“虚虚实实”之戒。

 

痛证是否可以不辨证论治?回答是否定的。内脏疼痛应辨虚实,如胃肠实热积滞而痛,当用清泻法;而虚寒性腹痛则当用温补法。体表疼痛也应根据经络分布进行经络辨位归经,如前额痛治在阳明,偏头痛治在少阳,后头痛治在太阳,头顶痛治在厥阴。坐骨神经痛沿下肢后缘放散的治在足太阳,沿下肢外缘放散的治在足少阳。

 

4. 针灸临床中,理、法、穴、方、术能否贯穿一致?辨证论治与非辨证论治疗效有无差别?

 

答:理、法、穴、方、术是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一套方法。理,既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气血,又有针灸医学的核心理论经络、腧穴;法,既指中医治病大法,又指针灸治疗方法;穴、方,即选穴配方;术,即针灸操作技能。

 

理、法、穴、方、术应该贯穿于针灸治病的自始至终。纵观古今针灸临床实践,遵循辨证论治与不辨证论治在治疗效果上是大不相同的。辨证论治是有的放矢,针对性强;非辨证论治则带有极大的盲目性,碰上对症的,疗效就好,否则,疗效就差。如前所述,对风热证用灸,对肾虚腰痛刺血,都是与针灸治疗原则背道而驰的。不但治不好病,甚至还会加重病情,《黄帝内经》称之为“补泻反则病益笃”。笔者在临床中曾遇到这样一个病例:患者右小腿痉挛性疼痛,在一家医院行针灸治疗,医生为之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治疗数次疼痛也未见减轻。后由笔者接治,经详细询问病史,并让患者指出疼痛的具体部位,发现疼痛是沿足太阴脾经走窜的,诊为“足太阴脾经经脉病”。经针刺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3 穴,强刺泻法,治疗 1 次就豁然而愈。这体现了按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5. 针灸学中的辨证论治与内科学中的辨证论治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针灸学和内科学都是中医的临床学科,其辨证基础都离不开脏腑气血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内科中的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针灸临床关系不大,但八纲辨证、脏腑气血辨证针灸临床必须遵循。只不过,针灸临床诊治疾病是以八纲辨证为总纲、脏腑气血辨证为基础、经络辨证为核心的。针灸临床必须突出强调经络辨证这个核心。

 

6. 针灸临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

 

答: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包含辨证和论治两大部分,辨证实际上是一个对病症的诊断过程,论治也就是根据诊断结果决定治法,选穴配方。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必须特别强调经络证治这个核心,通过望诊(望络脉和望皮部)、切诊(切按经脉和腧穴)、辨证归经(体现脏腑气血和八纲辨证)、辨位归经(按经络分布和体征表现)、经络电测定、知热感度测定等方法进行辨证诊断,然后酌情按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交会经等选穴配方施治。在上述各项针灸辨证论治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贯穿理、法、穴、方、术这根主线。

 

困惑三

关于针刺得气问题

 

7. 针灸临床从古至今都十分强调针刺得气的重要性,把它视为针刺取效的关键。然而也有一些针刺方法并没有(甚至不要求)得气,同样有效。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现象?

 

答:得气,古称“气至”,现称“针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记载。气至,不仅仅指针刺局部的酸、麻、胀、重等感觉,更主要是指“气至病所”。对于针灸临床而言,这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但现代的皮肤针、皮内针、腕踝针、浮针、腹针、激光针以及一些浅刺透针法不产生(或不要求)得气,也能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这一明显与古代文献记载相违背的临床现象,从目前的认识水平来看,的确令人费解,这是针灸工作者今后应该深入探讨、研究的一个课题。如果我们从中医学的皮部理论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相关”学说来讨论,也许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皮部也属于经络系统,也与六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相连通,当皮部接受一种刺激(哪怕是轻微刺激),也都会通过其与有关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产生某种效应(即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