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之问 | 你这样说自己,我的心好疼

 心琳z8ruhx98mu 2017-02-04

女性心理专业平台

预约心理咨询 学习心理课程

请添加微信15611121252

 

文 | 心之助签约作者 牛杰

小编 | 心之助 牛杰 云云



答疑时间到啦!

我们学员的姿势水平真是越来越高了!

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

到底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我们的性格先天就被塑造了么?

我常常考虑别人,不自觉就忽略了自己,怎么办?

如何安抚上一段感情带来不良情绪?


你想知道这些答案嘛?

 

现在请之助签约咨询师

~~刘端海老师,来为大家解答~~

 

— 问题1


我和姐姐,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原生家庭,可我俩的人生之路很不一样,我看到都是灿烂阳光的一面,我姐姐看到的都是负面的。 请问,到底是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还是原生家庭决定了?


咨询师刘端海: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过程是复杂多元的,并没有更高的定论,一个单独的选项就能决定,你所提到的遗传和原生家庭,它们共同促成了我们现有的人格特征。

 

这其中遗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出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模式也就固定下来了,塑造了我们大部分的稳定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模式特点,我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就是在说这件事。在先天遗传上,每个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控能力也是不同的。有些人敏感多思、调控能力不强,遇事反应表现的不是很灵活,往往会生成抑郁特质。

 

我们再来看一下原生家庭的部分,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发展出不同的创造能力和互动方式,就这一点上讲,家庭给予我们行为上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间接上又影响了我们思维的成长。我们常说的对待某件的消极、积极就和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联。




有的原生家庭需要一个开心果,孩子在成长中就会带入这个角色,变得风趣幽默。有的家庭常常出现压力和负面情绪时,孩子经常面对,就会变得敏感起来,他看待事情就会比较悲观、负面。后天环境与学习影响下也会形成独特的气质,这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特征,有的人比较沉着,有些人就比较暴躁。

 

总体而言,在以上因素及其他综合条件的影响下,每个人对不同的外界刺激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人生之路不同,有些人看到的是阳光灿烂的部分,有些人看到的则是负面的部分。

 

有一个比喻我觉得说的很好,我们就像乘坐在一列时光列车上,列车左侧窗口,向往外望去有满目的果实、美好的的风景,而右侧则是杂乱的、污浊的、不愉快风景。不同的人往往处在不同的位置,有的人经常坐在右侧,有的人经常坐在左侧,大家都看不到全景,不同观察角度,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野,塑造了不同的人格。对你来说,神经兴奋度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更好的适应外界的刺激,有着很不错的心理素质,你姐姐可能做不到这一点。” 

 

— 问题2

 

性格和情绪都能遗传,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内在模板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后天的?我常常觉得先天那部分更占优势,除非发生重大事件,改变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一个人的成长或者变化其实只是在认知层面发生改变,其他的可能都比较固定了,可以这样理解吗?谢谢!


咨询师刘端海: 

“每个人内在有一个核心的部分,核心不调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来举个冰山的例子来类比这种情况:



 

水下的部分才是最核心的,改变起来比较困难,其他部分是经常变化的。每个人在成长历程里面,都对自己有一个假定,冰山的第一层,在和外界互动的时得到反馈,带来了不同的自我确认结果,对自己评价比较客观、比较正面的,自我认可也会更强。再往上层,就是我们谈到的认知。再往上层,是感受的部分,在面对焦虑,忧伤,恐惧的情绪时,每个人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最上层是应对方式,对感受是如何表达的,如何互动的,在这里,我们看到每个人呈现出不同的行为,来应对外界的关系。

 

性格的转变往往来自于大的事情对人的应激,例如汶川地震,很多人脱胎换骨,有的人从节俭变挥霍,有的人从自私变得乐于助人。地震改变了人们认知模式和行为,动摇了原有的三观,人们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我在当地的时候,观察到灾区人民一提起外地的人,就会比较感恩,他们感受到了灾难时的支持,感受到了很多温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

 

改变往往是痛苦的、不自然的,让人离开了舒适区。一个妻子很长时间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改变自己不再迎合别人过程中,她觉察到她的内心是恐惧的,她为此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努力适应不舒服的过程,坚持去表达自己,改变是需要力量坚持的。

 

综上所述,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内心感受、塑造不同的期待和面貌,都是要触动内心里最核心,最底层的部分。心理咨询中,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着很不同的调整方式。

 

在行为疗法中,通过调整行为方式的转变,来调节心理应对外界的方式、对外界期待,从而促进认知的改变;

精神分析流派中,关注意识更深层面的部分,注重对自我意识的觉察和醒悟;

人本主义的部分,塑造个体对自我真正的尊重,对多年形成的认知进行重构。”

 

— 问题3

 

我很怕别人评价我不行,否定我,这几天群里说读书会如何如何(有些朋友),我就猜想老师会如何难过。想从低自我价值感到成长为老师那样即使别人否定自己,仍然能欣赏自己的人,如何修炼?

 

总说要共情别人,可是自己的需要怎么办,这样不是总处于下位吗?


咨询师刘端海:   

“这位同学比较敏锐,善于扑捉别人的感受,有很好的共情能力。

 

但其实人对他人的理解是应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觉察的基础上的。老师的难过,应对了她内心的观察,她做了充分的做了共情。但由于她对自我的评价是否定的,就很容易只扑捉到外界负面的信息。带着这样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很容易陷入负面求证的处境,觉得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才是最客观真实的反应。




人的观察角度分为以下四种,带来了不同的行为模式:

 

我好,你不好,容易攻击别人;

我不好,你好,常常指责自己;

我不好,你也不好,陷入抑郁的状态,比较绝望;

我好,你也好,积极乐观,人生顺畅。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不足,对外界就很不满意,不敢呈现自己,压抑自己,很少展现自己,这又印证了自己是没有能力的,于是和外界又断绝了更多的互动。

 

通过你提出的问题我能感觉到,你有很强的成长力量,看来是一个年轻人,有意愿发出声音,自我觉察也很细腻。确实,自我否定的成长经验是一个紧箍咒,你需要慢慢的解脱出来,多进行自我探索,找到满足自已的心理方式,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朋友,帮助你去探索,当你对自己探索的部分越多,对自我的认识也就越清晰,内在的力量感就会越强,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这样才能慢慢的欣赏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呢,就是先要滋养自己,进行自我照顾,要善待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有更多的变化和发展。你对自己觉察了那么多,要慢慢多发现自己优点,你善于觉察到周围人的感受,希望你以后把这份出色的能力多用在自己身上,关照自己内在的小孩健康成长。”

 

— 问题4


我想提交两个今晚答疑会的问题:

 

1.在感情关系中,如何让自己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可以拥有一份温暖稳定的感情?谈过多次恋爱,现在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很害怕后期会发现很多不合适的地方,或者自己处理不好关系,又导致感情结束。

2.当自己被强烈的不安全感控制时,如何安抚自己的内心,使情绪平静下来?谢谢老师!


咨询师刘端海:

“通过问题可以看出,你对情感非常的不自信,以往感情经验也给你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你迫切需要一段稳定的感情。你可以尝试回忆下,过去良好亲密的关系中你是如何做的,和今天进行对照,看自己是否能够回到以前的相处方式,仔细思考关联。

 



你内心的不安全,害怕被伤害、被抛弃、被欺骗,源于过去的负面的情感经验,你自己一直无法释怀。我们有时候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戒备就存留了下来,过去某段不快的经历,没有处理完成,就搁置了下来。

 

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觉察,看看自己现在是否有能力梳理和解决。你可以做一个自我对话当你不安全感严重的时候,心跳比较快的时候,按压心脏,安抚自己让情绪稳定下来,并对自己的心脏说:“你是不是在用自己的办法,在向我发出什么信号,你是不是要帮助我啊,小心脏,不要太担心啦!”通过多次对话,就会有很大缓解。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都是在一定范畴内活动的,都是在两种张力的平衡下处在某个位置,当一个人过于专注于自己的需求,就容易忽略别人的需求,过于关注别人的需求,就会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不要因为你善解人意,就埋没了自己

 




心之助云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