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日本军的所作所为,必须首先弄清楚一系列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究竟为什么日本士兵的行为竟然完全脱离人类的基本行为规范?为什么日本军官允许甚至鼓励这种失控行为的发生?日本政府是怎样参与其中的?日本政府对于从本国渠道获得的前线报告,以及南京大屠杀现场的外籍人士的消息,究竟有什么的反应?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日本的历史谈起。 20世纪日本人的民族特质是由千年的社会制度锻造出来的,在这种制度下,社会等级的确立和维系是通过军事斗争来实现的。千百年来,日本列岛上强大的封建诸侯雇佣私人军队,彼此征战不息。 到了中世纪,这些军队逐步演变为日本社会独特的武士阶层,他们的行为规范被称为武士道。武士道的精神是为主人效忠而死,他们把这种精神作为武士一生中至高无上的荣誉。 日本武士的哲学,对军事义务的界定远远超过了正当和适宜的程度。日本武士的行为规范极为严苛,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道义上的强制性,即如果没有完成军事上交代的任务,就要自杀谢罪。通常情况下武士需要在多个证人面前实施高度程序化而又极其痛苦的剖腹仪式,大无畏的自杀身亡。 到了12世纪,在征战中获胜的家族首领成为幕府将军,他雇佣武士向天皇提供军事保护,作为交换,武士阶层获得了整个统治阶级的神圣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只有少数人遵循的武士行为规范逐渐渗透到日本文化中,成为所有年轻男子的尊崇的行为规范。 武士道的精神力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这种精神在18世纪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现代战争实践中趋于极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臭名昭著的神风突击队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受过正规训练的日本飞行员驾驶飞机直接撞向美国战舰,日本青年这种誓死效忠天皇的行为给西方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中塑造日本特殊行为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孤立,既包括地理上的孤立,也包括它自身的选择。15世纪末16世纪初,日本和当时的中国一样,同样是个闭关锁国的国家。闭关锁国的政策目的是避免外部的侵扰,一种自保行为。但是事与愿违,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因为日本的闭关锁国,新技术无法传入,进而威胁了国家安全。 到了19世纪,美国对日本的闭关锁国、拒绝开放口岸的政策极为不满,于是派海军前往日本,以终结日本的孤立状态。美国海军将领马修·佩里仔细研究日本历史后,决定大规模的展示美国武力,日本人第一次见识了蒸汽动力。最终日本人别无选择,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军事优势,接受美国代表团的要求。 仅此一次造访,佩里不仅迫使德川幕府与美国签订了各种条约,而且为英国、俄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打开了与日本通商的大门。 1868年日本政府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的帝国政府的决心最终战胜西方,因而将武士道精神作为全体公民的道德准则。 日本政府经过一系列改革后,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得到飞跃的提升。 1937年,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就放言三个月内征服全中国,但是征服全中国的困难远远超过日本的预期。仅仅征服上海的战役就从夏天托到秋天,又从秋天托到冬天,当11月份上海最终沦陷时,恼羞成怒的日军心态趋于邪恶。 他们许多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复仇之火向南京进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