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分钟读完《自卑与超越》,带你超越自我

 cntagu 2017-02-05

【精读君曰】


你是否曾有过强烈的自卑感?又是怎么排解的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作者就指出,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





《自卑与超越》丨NOTES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少穻(ID:Mr_Ungeilivable)


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中,作者阿德勒大量探究了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如我们的家庭环境、自卑情结及两性关系平等重要问题,阐明了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

 

作者什么来头

Alfred Adler,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和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古典精神分析学的三大代表人物。

.

第一章 我们对于意义的追寻

生活于你的意义

我们并不是简单地生活在环境当中,而是在不断地体验并理解环境对于我们的意义。我们通过赋予生活意义来理解所谓的现实。但意义并不等于生活本身,它是我们从生活中解读出来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推论,意义多多少少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漏洞百出的。

 

活着是为了什么?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只是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才会如此。假如生活风平浪静,谁都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无不反映着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构建在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之上。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反映着他对外部世界以及内在自我的认知与判断,而这便是他赋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义。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们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为职业、社交和两性这三类,而一个人对这三类问题的回应则可以反射出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程度。设想一下,一个人的感情生活支离破碎,工作事业毫无起色,朋友寥寥无几,人际交往也难以维系。基于他对各种生活问题的处理情况,我们不难推测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可能是这样的:“生存不易,机遇太少而障碍太多,为了少受打击,我还是尽量少折腾。”这一切皆由他赋予生活的意义所致:生活对他来说意味着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将自己封闭在心灵的围栏里以逃避一切。

 

真正的生命意义

神经症患者、罪犯、酒鬼、性变态及妓女,这些人的生活之所以一团糟,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关心他人,也不会与人合作。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从不指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在设定生活目标时,他们也从不考虑这样的目标是否对他人有益。他们口中所谓的成功仅是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他们想要高人一等,而诸如此类的目标和成就也只对他们自己有意义。

 

事实上,衡量某个目标和某种行为是否有意义,恰恰在于它对别人是否有意义。人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但人们却常常犯同样的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意义其实是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人生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全篇都在讲合作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意义,很伟大,但没证据支撑他的观点*/

 

真正的“人生意义”是具有普适性的,是可以与人分享、让人接受的共通的意义。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任何人用起来都应该是有效的。生活的意义就是“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如果早在童年时期,个体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那么,即使日后他们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时接二连三地遭遇挫折,这种错误的观念也很难被纠正。只有在个体重新审视生活,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有问题时,这种错误才有可能被改正。

 

有时候,个体可能会因为错误导致的严重后果,而被迫改变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从而走上正路。但是,如果没有社会压力,如果个体坚信自己即使不改变也能获得成功,那么他就不会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同的人对于年少时的不幸经历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有的在不幸中涅槃,有的一蹶不振,个体如何看待不幸取决于个体的经思维方式和经历吧*/个体对生活的理解会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中,如果观念没有改变,行为自然也不会改变。

 

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我们对生活经历的理解决定了我们是谁。所以,把某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当成未来人生基础的想法是错误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真正会影响人生的是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和解读。

 

童年记忆的重要价值

通过个体的回忆来发现其如何看待自己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无论是多么琐碎的记忆,既然被记住了,就一定有被记住的理由。任何一段记忆都承载着个体对生活的理解。

 

早期记忆是个体对自我及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早期记忆包含着个体最早形成的主观观点。我们可以从一些早期记忆中发现个体感受到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一方面,个体觉得自己是弱者,心中充满不安;另一方面,个体又希望成为强者,获得安全感。对于心理学家而言,早期记忆是否是个体经历过的第一件事或者记忆中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如何看待并理解这些记忆,以及这些记忆是如何影响到个体现在和未来的生活的。

 

我治疗过一个患有遗尿症的男孩,他向我讲述了这样一段早期记忆:“妈妈以为我走丢了,跑到大街上大叫着找我,其实我一直躲在厨房。”对他而言,生活就是不断地制造麻烦以获得关注,他可以通过欺骗来获取安全感,要是有人忽视他,他就会好好地耍耍对方。他的遗尿症就是一种让自己一直被人担心和关注的方式,而他母亲的担忧则又强化了他的这种错误方式。在这个男孩的心里,世界充满了危险,他需要通过被别人担心来确保自己的安全,只有让身边的人时刻都担惊受怕,他们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随时现身。

 



第二章 心灵和身体

心灵和身体的联系与冲突

精神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预测事态的发展并引导个体的行为,而精神就是通过设置行动目标来支配肉体的。仅凭本能做出的毫无目的的随机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个体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精神支配着肉体的活动,所以精神在个体的生活中处于主导位置。但同时,肉体也影响着精神,因为行为最终是发生于肉体的。

 

情感影响发展

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一个能够给予自己安全感的地位。而安全感,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解脱的感觉,是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把控而获得的安全和荣耀感。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我们所有的身体活动和表达都必须相互协调,结合为一个整体。

 

人人都在寻求安全感,但有些人却弄错了安全感所在的方向,一旦方向错了,行为也就错了。当我们只看到行为的表象,却不明白其背后的意义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忽略那些细枝末节,将其简化成行为本身。


举例来说,偷窃就是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如果分析偷窃行为的目的,我们会发现偷窃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财富越多就越有安全感。也就是说,偷窃是由个体内心的贫穷感和剥夺感所引发的。接下来,我们需要弄清楚个体究竟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会产生贫穷感。最后再了解个体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克服内心的贫穷感/*透过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的情感及精神因素,找到触发这种心理状态的场景,最后通过改变场景和引导情感,影响其行为,做产品应该这样*/

 

我们虽然无需评论个体的目标是否正确,但却可以判断个体用以实现自身目标的方法是否正确。人类在对生存环境的改造中孕育了自身的文化,而文化则是通过人类精神引导肉体行动产生的。精神活动为最终成果的实现提供灵感,也为肉体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帮助。说到底,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精神活动的结果。

.

身型、性格与心智

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可以透露出很多信息,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个体不同感官的发展和使用模式,以及个体如何利用这些感官来理解环境。而肢体语言一般都包含着特定的心理意义。由此,我们也就得出了“心理”的定义。心理,就是个体对身体器官所感受到的外部环境的理解。

 

精神会影响身体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而身体则会反映出精神的错误和缺陷。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痛苦的生理症状其实都是心理失调的结果,因为个体无法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致心理的平衡被打乱了,并最终表现为外在的身体症状。

 

精神是一个整体,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会贯穿他的一生,而个体的所有情感和思想则会和他的生活风格保持一致。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某种情感出现了问题并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发展,那么,仅仅改变这种情感是没有用的。情感是生活风格的相应体现,只有改变了生活风格,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单就某种症状或者行为进行治疗,我们必须找出患者在整体生活风格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对于自身生活经历的解读、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周围环境做出的具体反应。这才是心理学的真正任务。

 



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自卑情结

如果一个人看上去狂妄自大,他也许是这么想的:“不能让你们小瞧我,我得让你们见识到我的厉害。”而如果一个人讲话时手势太多,他可能认为如果不用手势加以强调,别人就不会在意他的话。任何试图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行为背后,其实都可能隐藏着深深的自卑。就好像一个矮子总是踮着脚走路一样,因为他想让自己看起来更高。

 

自卑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有三个孩子第一次去动物园,当他们走到狮笼旁边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躲到妈妈背后说:“我要回家。”另一个孩子站在原地,吓得浑身发抖,嘴上却说:“我一点也不怕它。”最后一个孩子则瞪着狮子说:“妈妈,我可以朝他吐口水吗?”实际上,这三个孩子都很害怕狮子,但表现方式却各不相同,而这些方式都取决于他们各自的生活风格。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所以我们总能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需要改善和提升。如果我们保持勇气,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去提高自我,自卑感就可以慢慢消除。但如果一个人整天垂头丧气,觉得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处境,那他就很难承受内心的自卑感,即使他仍然想方设法地摆脱自卑,结果也会越陷越深。

 

当感受到自己的无能时,他就会逃避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看似强大的环境中去。他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强,而是自欺欺人地让自己“显得强大”而已,而这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

 

当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个体产生的那种“问题永远无法被解决”的无力感就是自卑情结。自卑的人经常会很紧张,而人一紧张就会下意识地用一些代偿性行为来掩饰,进而让自己产生优越感。存在自卑情结的个体往往对亟待解决的真正问题置之不理,终日沉迷在自己营造的虚幻的优越感中。

 



第五章 梦

关于梦

梦是一种创造性的大脑活动,当我们发现人们在梦中有何期待时,也就知道了人们做梦的目的。人们似乎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梦预示着未来。人们觉得某些神明或者先人会在梦中为他们指点迷津,帮助他们克服苦难。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是荒唐的。我在一开始研究梦的时候就非常确定,与做梦的人相比,一个清醒的人能够更准确地对未来作出预测。我们很容易发现,与清晰时的思维状态相比,我们在梦中的思绪通常都更加混乱、晦涩。

 

个体心理学派与梦

我们经常会在早上醒来的时候忘记晚上做过的梦,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吗?当然不是。无论我们忘得多么彻底,梦境唤起的那些感觉还是会留在我们心里。虽然完全忘记了梦的内容,虽然根本不理解梦的意义,但我们却记住了在梦中产生的情绪和感觉。所以,梦只是引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这种情感才是我们做梦的真正目的所在。

 

个体的情感与他的生活风格必定是一致的。个体在梦中的想法与其日常的想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两者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线。如果一定要总结出它们的差别,那就是,在梦中我们会简化掉很多现实的社会关系。如果在生活中我们正受到某个问题的困扰,那么我们的睡眠也会受到牵连。事实上,我们会在睡觉时自动调整身体以防从床上掉下来,这就足以说明我们在睡眠中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

 

做梦时,我们都是独自一人,各种社会压力不会再步步紧逼,我们的想法也就不必那么现实。只有在我们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真正地放松下来以后,我们才有可能彻夜安眠。所以说,在我们还没有把事情处理妥当之前,面临重大压力和重重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做梦。这就是梦的职责,它要帮助我们应付当下面临的困难,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梦的构成

做梦的目的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活风格免受常理的挑战。如果一个人不想遵循常理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他就会在梦中获得支持,继而坚定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梦是常理的敌人。那些不轻易受情感蒙蔽、只遵循理智办事的人,往往很少甚至从不做梦。

 

遵循常理是合作的一部分,不喜欢常理的人可能也不善于合作,这类人就经常做梦。他们迫切地想要维护并证明自己的生活风格,同时又极力回避现实的挑战。个体试图通过梦境将自己的生活风格与面临的现实问题连接起来,通过这种连接,个体就不必再调整自己的生活风格了。做梦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我们做的每一个梦其实都是自我陶醉、自我催眠,其目的就是让我们产生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眼前的问题了。

 

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我们会在回忆中对自己经历过的场景和事件进行整理和选择。人的选择总是有倾向性的,为了实现自己的优越目标,我们总会选择记住那些支持自己的优越目标的事件。同样,在梦的构建中,我们只会选择那些符合我们的生活风格、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当前问题的场景和事件。这种选择反映的不过是个体的生活风格与其当下所遇到的困难之间的关系。

 

梦境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梦境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当我们感到自己生活风格的某个方面岌岌可危,必须加以强化时,便会产生相应的梦境。梦是个体生活风格的产物,不同的梦境源于个体对其所处环境的不同理解。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

生活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竞赛,人人都需要披荆斩棘。有些人之所以会沦为罪犯,不是因为他们奋斗的方式不对,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方向不对。罪犯们往往不明白社会生活需要合作,对身边的人也毫不关心/*原来我是罪犯*/

 

个体的典型生活风格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在个体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生活风格的主要特点。因此,改变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非易事。生活风格决定了个体的性格特征,除非个体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否则他的性格是不会改变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罪犯虽然被多次惩罚,并且被剥夺了各种社会权益,却还是屡教不改。

 

罪犯不关心他人。他们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与人合作,可这种合作一旦超出了他们的极限,他们就会选择犯罪。一般来说,当他们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出现这种反应。对于罪犯来说,一些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却犹如世界末日,令他们手足无措。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社交问题,而社交问题只能通过社交手段解决。唯有试着关心他人、善待他人,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的孩子既变态又懒惰,我只能把他毒死。对于一个不懂得合作的人来说,她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她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看待事情的角度与常人不同,做出的判断也自然不符合常理。罪犯的世界观是扭曲的,他们总是过于重视自己又过于轻视他人。

 

所有的罪犯都是懦弱的。在面对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的第一选择永远是逃避。从他们的犯罪行为和应对方式中,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这种懦弱。他们总是独自躲在暗处,他们会突然袭击别人并且早早地亮出武器保护自己。他们为了一个虚无的优越目标而奋斗,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是伟大的英雄。而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此荒谬的想法和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的认知系统存在偏差,并且缺乏基本的常识。

 

在错误的人生态度形成之后,个体就会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态度的正确性。而如果实际经历不符合自己的认知框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让两者保持一致。如果一个人认定所有人都在侮辱他、嘲笑他,他就会主动地寻找证据来印证自己的想法,而那些违背这一想法的事实则会被他自动忽略。因此,我们只有弄清楚罪犯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了解他们态度背后的经历,并找到这些错误态度的最初表现,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造他们。

 

第十章 职业问题

要想顺利解决职业问题,我们必须先处理好人际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努力使自己适应群体、关心他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积极结交朋友,培养自己的社会情感并学会与人合作共存。如果人际问题解决了,职业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很多。

 

有些人会试图逃避自己的职业问题,他们既不想工作,也不关心全人类的利益。但我们也发现,他们虽然不愿意面对职业问题,却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在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自己又不愿意付出。

 

当我们问孩子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出回答,但实际上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找出他们立此志向的内在动机,发现他们的前进动力和具体的优越目标。虽然这些答案只能反映出在他们心目中哪种职业最有成就感,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发现他们的职业兴趣,并从其他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

 

有些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会感到满意。他们其实并不想认真工作,只想通过简单、安逸的方法维持自己的优越感。他们从来不去面对和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觉得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不公平的。他们从不指望自己,总是期待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第十一章 个体与社会

宗教信仰

任何一个人类个体都在努力让自己融入到群体之中。正是因为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关心,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并走到今天。而家庭,就是这样一个组织。

 

在原始部落中,人类会以某个图腾作为标记,以此来辨识自己的族人,并建立互助互爱的紧密关系。 宗教信仰的雏形就是原始部落中的图腾崇拜。

 

利己主义

被溺爱的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我要爱身边的人?他们会爱我吗?这反映出他缺乏合作精神,只知道关心自己。这种待人冷漠又自私自利的人不仅会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极大的困难,同时也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而他们的人生也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妄想症患者会谴责其他所有人,觉得他们都是串通一气来陷害他的。而抑郁症患者则总是过于自责,他们会说“我毁了我的家庭”或“我把钱都弄丢了,孩子会饿死的”。他们看似在埋怨自己,但其实是在抱怨他人。

 

合格的人:

  • 在工作中,他是一个好员工;

  • 在友谊中,他是一个好伙伴;

  • 在爱情和婚姻中,他是一个好伴侣。

 


第十二章 爱与婚姻

爱情以及爱情的实现形式-婚姻,是异性之间的相互付出,它表现在生理上的互相吸引、心理上的互相爱护,以及对生儿育女的共同决定之中。爱情和婚姻是合作的一个方面,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两人的幸福,更是为了整个人类的发展。

 

夫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如果每个人对配偶的关心都多于对自己的关心,那么两人在爱情中的关系必然是平等的。如果男女双方都全心全意地为对方付出,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是受制于人。只有双方都保持这样的态度,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只有我们真心为对方付出了,对方才会有安全感,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人需要的。

 

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你知道自己的价值,你感到自己是无可代替的,你确信对方需要你,你相信自己在婚姻中的表现无可挑剔,你既是对方的伴侣,也是对方的挚友。在婚姻中,任何一方都不愿意屈从于对方,让自己处于附属地位。对于一起生活的两个人来说,如果其中一方总想控制对方,那他们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不适合结婚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男孩子和母亲有矛盾,女孩子同父亲有矛盾,他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就会寻找与父母截然相反的类型。比如,如果男孩的母亲总是唠叨或是欺负他,而他又刚好性格软弱,讨厌被人控制,他可能就会觉得那些柔弱顺从的女孩更有吸引力。他可能只会寻找愿意屈服于他的女性作伴侣。

 

绝大多数生活出问题的人,都出生于婚姻破裂或是不美满的家庭。如果父母本身就不能合作共处,他们自然不可能教会孩子如何与人合作共处。我们在考虑一个人是否适合结婚时,一般都会看他的成长家庭是否正常,看他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看法是否正确,而最重要的是看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在爱情和婚姻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他所考虑的就只是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快乐和刺激。他总在琢磨如何摆脱婚姻的束缚,却从来不考虑如何让伴侣生活得更舒心更快乐。面对爱情和婚姻,我们不能总是寻求安逸或是逃避责任。婚姻中的合作需要持续一生,只有双方都保持永恒不变的决心,才有可能共同营造真正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那些从小被溺爱的个体在结婚之后往往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他们不懂得怎么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生活,只会像暴君一样蛮不讲理,而另一方则深受其害,只能奋起反抗。而如果夫妻双方都是这种类型,他们会逃避问题,可能会发生婚外情,希望在婚姻之外获得更多的关注。他们也可能无法专一地爱着对方,而是脚踏两只船,似乎只有这样才会觉得自由。

 

还有一些人总是沉浸在对爱情的种种幻想当中,他们觉得爱情应该是浪漫的、理想的。他们在脑海中幻想着真爱的感觉,却从来不肯在现实中认真寻找伴侣。这种过于浪漫的爱情幻想很可能会阻碍个体对婚姻问题的处理,因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浪漫完美的婚姻。

 

婚姻观与人生观

我认为,婚前不发生性行为是对爱情和婚姻的最大保障。事实上,很多男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妻子在婚前就已经失身于别的男人的事实。有时候,他们会认为对方水性杨花。而且,就我们目前的社会文化而言,如果女性在婚前已经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她的心理压力往往会比男性更大。

 

两人在婚姻中的合作基础应该是勇气而非恐惧,如果个体是出于恐惧才选择了自己的伴侣,这就意味着他并不想真正地与其合作。如果个体选择的伴侣是酒鬼或是比自己的社会地位、教育水平低很多的人,这也说明他可能并不打算真正地与伴侣展开合作。在内心深处,他是恐惧婚姻的,所以才会选择与自己差距较大的人结为伴侣,希望可以借助这种差距来赢得对方的尊重。

 

人类的性欲是持续不断的,而动物则存在特定的发情期。这不仅保证了个体的婚姻幸福,也促进了人类的繁衍发展。人类的寿命得以不断增长,并且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础历经种种灾难而存活下来,而动物则通过其他方法来确保种族的延续。

 

人类并不是天生喜欢一夫一妻制或是一夫多妻制。我们活在地球客观条件的限制之中,活在同他人的联系之中,活在男女两种性别之中,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并解决现实给我们带来的三大人生问题。而现实则告诉我们,只有一夫一妻制才能确保所有问题的顺利解决。


↓点击直达《成长日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