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马塘古村落

 合生外公 2017-02-06
据说,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宁波的“走马塘古村落”曾被评为首届“发现中国·魅力小城”中的首批18个魅力小城之一。前几天得知那里还是欣赏荷花的好地方,嘿嘿,那就走一趟呗!既能探究古村的韵味,又能欣赏到荷花,何为不乐,一举两得啊! 当你穿过村口标有“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牌坊,步入走马塘村里,你会被眼前的古建筑群所惊讶,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风情扑面而来。
想不到走马塘离我们居住的小区只有三十来公里的路程,如是自驾车的话,半天时间就搞定唻!
在江浙两省,有周庄、乌镇、西塘等不少大牌古镇,然而,有古村落韵味的地方好像不多。这是由于古村落没有涂脂抹粉般的装扮,小巷里也没有车水马龙和铜臭味十足的商业推销,有的是沉淀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走马塘就是这样的古村落,除了村口的牌坊等设施是近年来新建外,其余民居、祠堂、老街、古树等都是古代祖宗遗留下来的,有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且保护得还不错。
瞧瞧!五座相同风格的古建筑一字排开,高耸的马头墙与四周的灰墙黛瓦交相映辉。在屋前的池塘里,尽管目前还没有长出怒放争艳的荷花,但是碧叶亭亭、玉洁冰清,微风吹来轻摇曼舞。
大凡无论是在远离大陆的海岛,还是在冷落偏僻的乡村,或者是山峦深处的民居,那里的民风必定是淳朴的,乡民们也一定是好客的。这次我们在走马塘又一次深深地感触到了这种氛围。 “阿姐人,快进来~ 快进来呢!阿拉里头拍拍照相交关好唻!”当我和夫人走进一条小巷,耳边传来旁边的庭院里一位大姐发出吆喝声。见我拿着单反机走进了庭院,大姐马上放下家务活,热情地说:“来~ 来~ 来!阿拉墙门里有交关多地方可以拍照相,有人拍出的照片还得过奖咯,侬在网上看到过伐?” 看得出这是一位相当好客的女主人。
这位五十多岁的大姐名叫胡慧娣,确实是一个热心人,当我们在庭院里拍照时,她一会儿在水缸里投入几朵鲜花来给我们作点缀,一会儿又从屋里拿出簸箕来给夫人当道具,而且还摆出一个又一个卖萌Pose来给夫人做示范。 看着她变换的一个又个时尚姿势,我连声说:“大姐,你家的庭院里能取景的画面太多啦!你完全可以当个摄影模特导演。如果你再打打广告,收收门票,办办农家乐,那可是财源滚滚,发大财啦!” 听了我的忽悠话,胡大姐腼腆地连连摇头:“那不行!那不行!我做不来生意,难为情咯!”
走马塘位于宁波南边的村落,只有0.1平方公里的面积(约1500人),村里河道环绕,名人辈出。据记载,在宋明清时代,那里贡献出了76位进士,153个官吏。 好家伙!看来你自夸的“中国第一进士村”没有一点炫耀成分哈!
据说在光绪年间,这条百米长的老街有元顺、森茂、恒昌、公和、同和等二十多家店铺,专卖绸布、零货、百货等,相当热闹。 不过,现在的老街已经显得有点冷清了,更不要说开张店铺了。
“三位老哥,为啥这个地方叫走马塘?是以前养马的?”见到老街旁有三位老哥聚在一起唠嗑,夫人也走上前去凑个热闹。 “哈哈!咱这里是中国进士第一村啊!”一位老哥满脸自豪地告诉我们:“古时候,任何一位官吏来我们这里,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一律徒步进村,所以马匹都是从村口池塘边的石板路走进来的,不是被人骑进来的,那是敬重咱村啊!” 呵呵,原来走马塘的村名是这么得来的呀!
获悉,在宁波周边还有一些明清建筑的村落,可惜不少已被商业化了。最典型的是镇海蟹浦街道郑氏十七房的遭遇了,好端端一个有着三千多平方米的古代宅门建筑群,几年前被开元集团改建成度假村了,真是罪过啊! 好在走马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韵味还在,无论你是喜欢探究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对古代老宅、祠堂等建筑感兴趣,那去走马塘看看是有益的,如你还喜欢摄影的话,那更值得要去采风一次唻! 友情提示: 宁波公交车直达,古村落随便进,不需要掏买路钱的哟!图文: 事在人为 2016-06-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