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意识:心静下来,意识水平才能提升

 ldjsld 2017-02-07

量子意识:心静下来,意识水平才能提升

量子NLP(朱清时) · 2015-12-19 16:59

量子意识:心静下来,意识水平才能提升

朱清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前校长

本文是其演讲《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的第一部分连载。

今天讲的题目是《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大家一听到这个题目可能觉得很玄。意识怎么会是量子?量子这个东西大家可能都觉得很神秘,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神秘。二十世纪被最精密地证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就是量子理论。二十世纪有大量的科技成就和社会的技术发展,都是跟量子理论有关的,像核能、半导体,我们现在用的手机、计算机,这些都和量子理论有关。下面我再简要介绍量子理论。

那么意识是什么呢?学自然科学的人都知道,意识是被科学拒之门外、唯恐避之而不及的东西。我们这代人都知道一句老话,叫做:“科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句话大家是不是很清楚,这是以前的老生常谈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志”就是意识,就是说自然科学把自己摆脱得干干净净的,把所有意识的东西都排除在外,它不承认自己的东西跟意识有关,所以自然科学和意识是撇得很清楚的。

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发现意识是规避不了的。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自然科学发展到后来,发现意识是怎样都规避不了的,而且意识在自然科学理论中,反而可能是最基础的。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如果大家听懂了,为什么意识是规避不了的,而且意识在自然科学理论中是最基础的,大家就可能知道自然科学最终应该会和佛学殊途同归。


佛学研究的正是“意识”(当然不能完全用意识来概括佛学),而自然科学要研究的,就是刚才说的,要和意识撇得很清楚的客观世界。它把所有意识都排除在外,它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客观世界、物质世界。那么人类另一部分的知识、宇宙中间另一部分的东西,就是意识,实际上是从释迦牟尼之前就开始研究,释迦牟尼之后就更发达,佛学研究人的意识。如果佛学跟科学研究的东西是分不开的,那么佛学和科学一定就会走在一起。果然现在自然科学就发现,意识和客观物质世界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佛学最终会和自然科学殊途同归。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也是我现在对佛学和科学的认识。


有很多人习惯说佛学是迷信,我说不,佛学不是迷信,佛学研究的东西和自然科学不同,是宇宙的另一方面,就是意识。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合的。

大家对这个说法先有了思想准备,对我后面讲的东西可能就容易接受了。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就是“心物一元”的道理。大家要接受佛学不是迷信,必须要了解佛学为什么能够发现真理,而不是胡思乱想呢?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佛学和自然科学认识真理的不同方法。

首先自然科学(以后简称科学)的方法,科学界有定论,是逻辑推理加实验。逻辑推理是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形式逻辑,实验是培根的科学归纳法的基础。还有个大前提,就是刚才说过的,假设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意识能截然分开。


佛学的方法跟科学完全不同,佛学的方法不做实验,不作推理。佛学通过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来认识更深刻的真理。什么叫提高认知能力?打个比方:一个小孩儿对世界的理解,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很幼稚。这个小孩儿要提高认知能力,要等他长大。长大以后,他的大脑已经达到更高的水平了,他就会发现他小时候不能理解的许多道理豁然开朗。这就是提高认知能力来认知真理,就是人靠自然成长,从小孩儿变成大人。另外我们人类和猿猴的脑容量相差并不是太多,但是有很多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猿猴就是怎么理解都理解不了。人类对猿猴不能理解的东西,一看就能理解,这就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比猿猴高了一等,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很多猿猴不能理解的东西。


所以佛经上经常说,有些人没有慧根。没有慧根的人很愚钝。愚钝实际上是认知能力不高。有慧根的聪慧的人,往往能够一眼看懂愚钝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佛学怎样去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呢?用的办法就是禅定,禅定让自己的大脑和全部身心细胞处于高度安静的状态。


这个时候,就像电流遇到超导体一样。电流遇到普通导体时,有很强的电阻,那是因为普通导体里的分子、原子都在扰动,扰动增加了电流流动的阻力。当把导体冷却到绝对温度附近的时候,电子通过的路径上,分子和原子的扰动全部都消失了,这个时候导体就畅通无阻了,一下子电流就极其强。人在禅定状态下,如果你能达到那种功力的话,你的大脑就像超导体一样,足够安静,一下子你的思维和你的意识就会变得比过去强大得多。


所以佛学认知真理是靠禅定,靠一个人的心静下来,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而认识到更深刻的真理。佛学认知真理是靠直觉。直觉人人有之,但直觉有大有小,佛学的直觉,是通过禅定提高之后的直觉,即是更高智慧的开启。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独立于观察者之外而存在的客观实体,无论谁去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结果都应该相同,这就是自然科学的可重复性原则。因为它摒除了主观,所以它的研究结果谁都可以重复。佛学的研究,是通过提高认知能力,那可不是任何人都能重复的了。


佛学的认知方法叫“循业发现”,就是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只有跟循自己业力的大小,业力的大小意味着认知能力的高低,发现宇宙真理的层次就不一样。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往往不能混淆。如果搞自然科学的人用自己的重复性原则加之于佛学,那就完了,佛学不可重复。一个人能够认知的东西,另一个愚钝的人永远不可能认知,要这个愚钝的人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够认知,所以是不可重复的。就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不理解佛学的方法,把佛学斥之为迷信。


这是今天我要说的第一部分,就是佛学不是迷信,佛学是研究意识的,其研究意识用的方法不是自然科学的那种逻辑推理加实验,它是靠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来达到的。认知能力提高了之后,你对意识的认识才会上一个台阶。

量子NLP(Quantum-NL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