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师说:警惕 “惯性暴力”影响孩子性格

 和风之旭 2017-02-08

订阅“超级育儿师”,贴身育儿管家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努力探索自身能量,两三个月左右就发觉了“手”的存在,并一发不可收拾。


从最初的握拳、抓握,到吃手、咬人,再发展到拍打、推搡、挥拳等动作,也偶尔会用拳头和牙齿跟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交流”。面对这样的热情交流,家长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如何应对孩子的暴力倾向?


不同年龄段“打人”心理

1岁左右:

宝宝通过各种感知觉来进行探索和学习,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具备打和咬的动作机能,却没有打人和咬人的意识。


3岁左右:

自我意识萌发,是培养宝宝独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时期,这阶段的宝宝遇到不顺意的事情会引起应激反应,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产生攻击性行为。


6岁左右:

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较充分,心智发育基本稳定,此阶段的打人行为是有意识行为,甚至携带暴力因素。


孩子暴力倾向来源

遗留问题:

孩子的打人行为可能是从小没有规范好,幼时的行为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形成惯性暴力行为。


环境影响:

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父母对孩子的打骂、孩子之间的打闹、电视里的暴力行为等都给孩子传递出打人的信息,诱导孩子产生暴力行为。


孩子“打人”传递的信息

误解“打人”为表达兴奋或喜爱的方式

孩子之间争夺玩具,对自我领地的保护

通过打人方式引起他人关注,缺乏社交经验

模仿电视节目中的行为,觉得好玩、刺激

宣泄内心的不满,缺乏理性情绪表达方式


理性看待孩子“打人行为”

当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父母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批判,孩子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一直在他耳边强化“打人、攻击”等敏感词汇,负面强化了不良行为。


父母注意要点

不随意训斥。

如果孩子没有觉得打人的行为是错误的,父母对孩子的训斥,只会让他觉得委屈,起不到教育意义。


不以暴力方式教育孩子。

宝宝打人不对,父母打孩子就更不合适,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身心伤害,也给孩子塑造不良影响。


不鼓励报复。

宝宝被打之后绝对不能让他去报复别人,一来二去,只会加强孩子对暴力的错误认知,灌输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对症下药纠正孩子行为

如果孩子的打人行为已成为习惯,父母要给与他一定的时间去改正,不要求他三五天就能完全转变过来,习惯的纠正与习惯的形成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改变孩子的方法

注意自我言行:家长注意自身言行,绝不能和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不看暴力电视:家长严格过滤电视内容,不让孩子看暴力电视,减少不良影响。

注重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能力,通过内在完善改变孩子的气质和行为。

学会情绪管理:对于孩子的不满情绪,及时疏解、合理转化,避免负面情绪恶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