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肝护肝顺应春季阳气的升发——身识与口识的养生

 天山玉狮子 2017-02-08

干支纪年:丁酉年 壬寅月 壬戌日


 

身识养生


《摄生消息》: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春天风和日丽之时,应当主动登高望远,用外环境调适肝木喜疏达的需求,舒畅体内的生气,使其活跃而生机盎然。肝开窍于目,应主动开阔视野,多视空旷之地,并且关注疏肝理气,主动吸收天地间的生气,使木德能量进入到自己体内。穿着应当选择宽松的衣服,不要为了爱美而穿得束腰紧带的,那样将会影响生气的生发和运动。而且不可以久坐,影响体内气机的运行。所谓生气就是一种动态的能量,《黄帝四经》中说动有害,要想动而不生害,就需像老子所说的正善治,进行正确的有为而治的动,才能与自然界的信度数高度吻合。


1.肝臟导引法(正、二月、三月行之)


《遵生八笺》:治肝以两手相重,按肩上,徐徐缓捩身,左右各三遍。又可正坐,两手相叉,翻覆向胸三五遍。此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不令病作。一春早暮,须念念为之,不可懈惰,使一曝十寒,方有成效。


 

2.《灵剑子》导引法(补肝臟三势春用之)


一势。以两手掩口,取热汗及津液摩面,上下三五十遍。食后为之,令人华润。又以两手摩拭面,使极热,令人光泽不皱。行之三年,色如少女,兼明目,散诸故疾。从肝藏中出肩背,然引元和,补肝臟入下元。行导引之法,皆闭气为之。先使血脉通流,从徧身中出,百病皆痊。慎勿开口,舒气为之。用力之际,勿以外邪气所入于臟腑中,返招祸害,慎护之。


二势。平身正坐,两手相叉,争力为之。治肝中风,掩项后,使面仰视之。使项与手争力,去热毒、肩疼痛、目视不明。积聚风气,不散元和,心气焚之,令出散。然调冲和之气补肝,下气海,添内珠尔。

三势。以两手相重,按陛拔去左右,极力去腰间风毒之气及胸膈,补肝兼能明目。


 

3.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立春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


坐功:宜每日子、丑时,叠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


即:每天23时至凌晨3时之间,盘坐。两手相叠按左大腿上。上体连头向右转。目视右后上方。呈耸引势,略停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右。左右各十五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三十六次,漱津数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观想把津液送至下丹田。如此漱津三次,一呼一吸为一息,三十六息而止。


主治:风气积滞,顶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口识养生


 

1.立春宜食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气候差异很大,使得各地出产的应时新鲜果蔬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内蒙古,传统上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只有土豆、大白菜、萝卜等冬储菜,水果也是冬储的苹果和梨子等。人们把大蒜种在花盆里,或者放在盘子里浸上水,生一些蒜苗;或者用黄豆、绿豆生些豆芽,就是最新鲜的绿色蔬菜了。而到了南方,立春时节不仅能种植一些新鲜蔬菜,而且还有一些应季的水果,如在台湾地区,立春就是吃草莓的好时节。


饮食养生讲究食用当季果蔬,南方的果蔬可以通过交通运输而运到北方,在选择时,也可以选择这一类的果蔬,如此才符合养生之道。香菇、木耳之类的干货,则另当别论,只要是在当季进行晒干加工贮存并且是在保质期内的,也可以作为养生食材。


从传统文化养生的角度而言,春季饮食,以保肝护肝为要,应顺应天时吃一些养肝益肾、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物。春季阳气开始升发,还适宜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


1-20白萝卜


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适宜蔬菜,有油菜、香菜、白菜、菠菜、芥菜、白萝卜、大头菜、蕨菜、竹笋、黄花菜、韭菜、洋葱等。


适宜的调味食物,有胡椒、豆豉、香菜、生姜、葱、大蒜等。


适宜吃的甘味食物,如大枣、百合、荸荠、梨、桂圆、银耳、花生等。


适宜食用的药材,有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砂仁、桂皮等。


1-21枸杞


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就有吃春盘的习俗,所谓春盘就是将春饼与春菜同放在一个盘子里,赠送亲友或者自家食用。春盘里最佳的蔬菜是豆芽,取其生发之性;最不适宜的食材是肉类,因为春天的重要任务是消化一冬积攒下的能量,不能再使劲儿吃肉加重肝与胆的工作负担了。宋代诗人朱淑贞用诗句形象地描述了春盘的吃法: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立春节,民间还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有的地方也叫做啃春。老北京有一句俗语大红门的萝卜叫京城,说的是过去在立春时节,小贩常常挑着萝卜串胡同叫卖,待人们挑好萝卜后,一些小贩还会用小刀把萝卜雕成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用来装饰春盘。这时的传统美食还有炸春卷,古时候常用香椿芽做馅料,现代人多以豆芽、韭黄替代,外焦里鲜。



《千金方》中记载,春季七十二日,少吃酸的食物,多吃甜的食品,可以调养脾臟之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这天喝桃仁汤,可压服各种邪气。


立春时要注意少吃生冷粘杂、过于辛辣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以防伤及脾胃。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所以不适宜食用。具有酸收性质的食物,有柑、橙子、橘、柚、杏、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2.养生食谱


唐代孙思邈《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取防风一份,煎汤去汁煮粥。三曰紫苏粥……”制作春季药膳粥品,可以帮助我们养护身心。


1-22正月食粥


枸杞党参粳米粥:


食材: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粳米120克。


做法:将党参洗净切末,枸杞子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共煮成粥即可。


功效:补肝健脾益肾。


地黄粥:


食材:鲜地黄150克,粳米_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鲜地黄泡软切碎,捣汁备用;粳米洗净,冰糖适量,同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文火煮20分钟即好。


功效:滋阴补肾。


防风粥:


食材:防风50克,粳米70克。


做法:将防风用水洗干净,浸泡软以后,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祛除四肢、骨头、肌肉、关节、肌腱内的寒风。


紫苏粥:


食材:紫苏160克。


做法:将紫苏在锅里焙炒到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


功效:降血脂,抗衰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