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古代诗歌的柳意象(2)

 拈花一笑诗词 2017-02-08

导读:柳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丰富的含义,柳作为一种意象在古代诗歌中拥有诸多的含义,常新:《古代诗词名句赏析》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商光锋:《“折柳”与送别诗词中的杨柳意象》,12、黄松毅:《论<诗经>的“兴”与古典诗歌“情”“景”关系的演变》,13、张艳君:《意象:“另建一个宇宙”的基础——诗歌意象多样性功能散》,14、祝菊贤:《本真的意象与装饰性意象——魏晋南朝诗歌意象美

论古代诗歌的柳意象(2)

人的春季发生,树茂景荣的景象让人反思情感上的无可寄托,于是想起杨柳就醒悟到原本应该留在故土,谈到柳就如同精神上复归故土怀抱。因此,诗人很愿意通过杨柳来表达思乡之情。

诗人之所以会产生思乡之情,关键在于他们背井离乡,他们或是因为兵役离家,或是因为国家灭亡而被迫离家。明清诗人钱谦益遭遇亡国之灾,身为明朝人,却不得已为清官,那种无奈的痛苦难以言表!一首《河间城外柳》充满着心酸。“日炙尘霾辙迹深,马嘶羊触有谁禁?剧怜春雨江潭后,一曲清波半亩阴。”柳树的姿态虽然那么美妙可爱,可是那江南之柳才是诗人故乡的柳,象征着诗人安居故乡;那城北河间的柳只是官柳,象征着诗人奔波在仕途中,诗人是多么希望看到故乡的柳啊!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思乡与愁苦。 结语

柳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丰富的含义。一方面,它象征着美好,可以借指春天,借指美女的柔情蜜意,婀娜多姿。另一方面,它又带有一些伤感,象征着离别,思乡,更有对于韶华易逝的感叹。而且在一些诗人的眼里,柳又成为砭世寓志的寄托。总之,柳作为一种意象在古代诗歌中拥有诸多的含义,也正是这种含义使柳的形象更加的饱满。

谢 辞

本论文是在翟景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翟老师无论是从论文选题还是论文的写作上都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指导。他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仔细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翟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学习中的榜样。在此,谨向翟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杨金华:《<毛诗正义>研究:以诗学为中心》,中华书局2009年版。

2、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2011年版。

3、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 2003年版。

4、傅璇琮:《全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陈元龙,常新:《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7、若文:《“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辨析》,《中国文学研究》, 2004年1期 。

8、刘凌:《诗词与柳》,《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2期。

9、陈晓龙: 《送别缘何须折柳》,《语文世界(初中版)》,2002年04期。

10、李继光,黄安幸:《杨柳情思——记华宇实业董事长郇春柳女士》,《华人时刊》,

2000年16期。

11、曹瑞娟,商光锋:《“折柳”与送别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4期。

12、黄松毅:《论<诗经>的“兴”与古典诗歌“情”“景”关系的演变》,《广西民族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4期。

13、张艳君:《意象:“另建一个宇宙”的基础——诗歌意象多样性功能散》,《山东教育学

院学报》,2004年2期。

14、祝菊贤:《本真的意象与装饰性意象——魏晋南朝诗歌意象美学风貌之比较》,《 西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

15、张天辉:《浅析宋代别离词中意象“柳”的运用》,《辽宁师专学报》,2003年4期。

博泰典藏网包含总结汇报、农林牧渔、自然科学、经管营销、出国留学、工程科技、医药卫生以及论古代诗歌的柳意象(2)等内容。

本文共3页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