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2015版

 刘金宸 2017-02-08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邱贵兴 裴福兴 胡侦明 唐佩福 薛庆云 杨惠林 陶天遵 赵宇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 年 12 月第 9 卷第 6 期
 Chin J Joint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 December 2015, Vol. 9, No. 6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

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指南所指的骨折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


骨质疏松症骨折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1.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易发生并发症。
2.多为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置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
3.骨形成与骨痂成熟迟缓,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4.卧床制动期将发生快速骨丢失,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
5.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6.再骨折发生率高,髋部骨折患者1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达20%。


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基本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



二、骨质疏松症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1.病史、症状和体征
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或轻微外伤史。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畸形、骨擦感(音)、异常活动等体征,也有患者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

2.影像学检查
普通X线检查:
(1)摄片应包括损伤部位上、下邻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括双侧髋关节;
(2)除有骨折征象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3)椎体压缩骨折时,有楔形变或“双凹征”,部分可表现为椎体内“真空征”、假关节形成。
CT检查:
(1)移位复杂的髋部、踝部、肱骨近端骨折,需应用CT和(或)三维成像;
(2)为明确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椎管内压迫情况等,可考虑CT检查。
MRI检查:
(1)可诊断隐匿性骨折;
(2)可判断骨折是否愈合,未愈合的骨折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或等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
骨扫描(SPECT/ECT):适于不能行MRI检查的患者,有助于判断疼痛责任椎体。

3.骨密度检查
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可行骨密度检查,也可在术后进行。

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
T值≥-1.0SD属正常;
-2.5SD<T值<-1.0SD为骨量低下或骨量减少;
T值≤-2.5SD为骨质疏松症;

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4.实验室检查
常规术前检查,必要时检查血钙磷、24h尿钙、25(OH)VitD、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根据病情需要,有条件者可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
(1)骨形成指标包括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C端肽(P1CP)和N端肽(P1NP);

(2)骨吸收指标包括晨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比值、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尿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和N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Ⅰ型胶原交联N-未端肽(NTX)等;

(3)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首选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这两项指标;

(4)低骨密度并高骨转换率提示骨折风险明显增加;

(5)骨转换指标可作为敏感的疗效观察指标,一般治疗后3个月即可见明显变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绝经史、脆性骨折史及临床表现等因素以及影像学检查和(或)骨密度检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
需注意与转移性骨肿瘤、胸腰椎结核、多发性骨髓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矿物质骨病等多种疾病鉴别。


三、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

脊柱骨折
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往往外伤较轻,或无明显外伤史,因此,易漏诊或误诊为腰背肌劳损。
1.临床症状、体征
(1)持续腰背、胸背部,可伴胸肋部痛。平卧休息时疼痛可减轻或消失,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可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和脊柱骨折骨不愈合。

(2)查体可见胸腰部活动受限,骨折责任椎压痛、叩击痛,一般无下肢神经损害表现(但如压缩或后凸畸形严重,也可出现神经损害表现)。

(3)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可确定疼痛责任椎。
2.临床分型
椎体压缩呈楔形骨折、双凹骨折和垂直压缩性骨折,Genant影像分型为:
(1)轻度压缩骨折:在原椎体高度上压缩20%~25%;
(2)中度压缩骨折:在原椎体高度上压缩25%~40%;
(3)重度压缩骨折:在原椎体高度上压缩>40%。
3.治疗
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症状及体征较轻,影像学检查为轻度压缩骨折、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2)治疗方法:
①卧床休息:一般3~4周,腰背部垫软枕,具体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决定。
②支具:下地活动时建议佩戴。
③对症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镇痛药。降钙素能减少骨折后急性骨丢失,又对缓解骨折后急性骨痛有一定效果。

微创手术治疗:
(1)适应证: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明显;不宜长时间卧床者;不稳定压缩骨折;骨折块不愈合或内部囊性变、椎体坏死;能耐受手术。
(2)绝对禁忌证:无法耐受麻醉、手术的患者;无痛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相对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身体其他部位有活动性感染;椎体严重压缩骨折。
(3)治疗方法:可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建议术中同时行活检术。

开放手术治疗:
有神经压迫症状、体征或需截骨矫形的患者,以及不适合微创手术的不稳定骨折患者,可考虑开放手术治疗。必要时可在内固定周围采用局部注射骨水泥增强技术,以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

疗效评价:可采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等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手术前后量化评估。



髋部骨折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患者。

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牵引、支具固定、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髋部骨折后有超过20%的患者会在1年内因各种并发症死亡,20%的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骨折。

1.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分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Evans分型和AO分型,骨折稳定性的判断十分重要,EvansⅠa、Ⅰb型属稳定型,Ⅰc、Ⅰd和Ⅱ型属不稳定型。

手术治疗:若条件允许,应尽早手术治疗,并推荐早期部分或完全负重活动。

(1)髓内固定:对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均可选择髓内固定;
(2)髓外固定:主要适用于稳定型骨折;
(3)人工髋关节置换:仅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例,例如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依靠内固定很难达到牢靠固定;或骨折同时伴有髋关节疾病,或陈旧性骨折患者。

2.股骨颈骨折
临床分型:股骨颈骨折通常采用Garden分型。GardenⅠ型及Ⅱ型为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Ⅲ型及Ⅳ型为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1)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适用于没有移位或低移位倾向的稳定型骨折;
(2)动力髋螺钉:适用于骨折线近乎垂直、移位倾向大的患者;
(3)髋关节置换:用于移位或不稳定型骨折。
对于高龄、活动量不大、身体条件差、合并症多,髋臼无明显退变的患者推荐采用半髋置换。其他患者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桡骨远端骨折
常呈粉碎性、累及关节面,易残留畸形和疼痛,造成前臂、腕关节和手部功能障碍。

1.临床分型:
常用人名分型,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等,近年来AO分型应用更为广泛。

2.非手术治疗:
对于可恢复关节面平整及正常掌倾角和尺偏角、以及能够恢复桡骨茎突高度的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
对复位后桡骨短缩超过3mm、侧位X线片示背侧成角超过10°、关节面台阶超过2mm的患者推荐手术治疗。

其目的是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相邻关节面之间的吻合关系,重建关节的稳定性以及恢复无痛且功能良好的腕关节。

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骨折髓内钉等技术。


肱骨近端骨折
1.临床分型: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Neer分型。
2.非手术治疗:
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或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的体弱患者可选择颈腕吊带悬吊治疗。
3.手术治疗:
有移位骨折,目前主张早期手术。包括张力带、拉力螺钉、经皮克氏针、锁定接骨板固定、髓内钉内固定等。

对于老年高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肱骨头骨折的患者,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肩关节应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其他治疗

系统性管理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必须对其全身状况、器官功能、风险及预后做全面评估,实施手术或非手术的综合处理。


抗骨质疏松治疗
重视围手术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现有的多数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折修复和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

抗骨吸收抑制剂可能会使骨折修复过程中的骨痂变大,此种大骨痂也可能提供了更高的生物力学刚度和强度。规范化的常规剂量的双膦酸盐对骨折愈合无不利影响,可考虑序贯治疗,疗程3~5年。

甲状旁腺素(PTH1-34)和维生素K2有利于成骨。鲑鱼降钙素能减少急性骨丢失、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必要时可采用间歇性重复给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松质吸收迅速,骨代谢转换率高,为高转换型,治疗可考虑应用骨吸收抑制剂;部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低转换型,可考虑联合应用骨形成促进剂,以改善骨微结构及促进骨量形成,降低再骨折风险。患者具体属于何种转换类型,可通过测定骨代谢指标帮助判定。

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药物如表1所示。

1.药物治疗
(1)基础治疗药物:维生素D、钙制剂。建议每日额外补充元素钙500~600mg。或以含钙中药(如天然骨粉)替代。每日补充普通维生素D800~1000IU。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及1α羟化酶缺乏者,应补充活性维生素D,注意监测血钙与尿钙。
(2)抗骨吸收药: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3)促骨形成药:DTH片段、雄激素、活性维生素D等。
(4)中成药或中药:例如补肾壮骨类药物、含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等中药。

2.用药原则
骨折前已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可继续应用;骨折后需长时间卧床者是否加强抗骨吸收药物,根据骨折后骨转换指标确定。

骨折前未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根据患者情况分两类进行选择:
(1)骨折后急诊或早期进行内固定手术者,在手术后患者全身情况稳定时,建议适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2)骨折后暂时不做手术或保守治疗患者待全身创伤反应稳定时,建议适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3.用药注意事项:
(1)骨折早期应选用基础药物加抗骨吸收药物;
(2)中晚期应继续应用基础药物加抗骨吸收药物或选用促骨形成药物;
(3)用药前应参照药物说明书,遇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处理,或更换不同药物。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简便、无创、有效而安全,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脉冲电磁场(PEMF)、体外冲击波(ESWT)、功能性电刺激(FES)和振动波等多种物理治疗方法均可选用。


康复训练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恢复慢,康复期长。在不影响骨折制动及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目的是恢复关节运动功能,减少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和防止再发骨折。建议采用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以主动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避免粗暴操作。


运动疗法
以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为主,如:快步走、哑铃操、举重、划船、蹬踏运动等。通过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增加肌力,改善姿态和平衡,减少摔倒和骨折的风险。注意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因人而异的选择运动方式,频率,时间,以及强度。



本指南制定专家团队共55人,各位专家在指南制定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建议,才使得本指南达到了更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向各位专家致以衷心地感谢!

(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远征 王以明 王 钢 王 储 付 勤
邢小平 朱汉民 刘 强 刘兴振 孙天胜
严世贵 李中实 李建民 杨述华 杨惠林
邱贵兴 沈惠良 宋跃明 张英泽 张 嘉
陈允震 林 华 林守清 罗卓荆 金大地
周东生 周 跃 郑秋坚 郑燕平 赵东宝
赵 宇 郝永强 胡有谷 胡侦明 姜保国
贺 良 秦 岭 夏维波 徐 苓 翁习生
高 鹏 唐佩福 陶天遵 陶树清 黄公怡
曹 力 盛伟斌 章振林 董 健 蒋 青
雷 伟 裴福兴 廖二元 廖威明 薛庆云

邱贵兴,裴福兴,胡侦明,等.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 志:电子版,2015,9(6):795 -798.



来        源:《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页面编辑:酸奶
审校:救赎之力
医学道路的发展
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