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准备要吃的水果,一不小心,放置时间长了,有几个部分坏掉了,但是其他地方还是好的,全部扔掉,感觉好可惜。这时候,水果没坏的部分还能吃吗?或者有时候,家里买的面包,上面一部分长霉了,但是下半部分还是完好的,那么面包的下半部完好的部分还能吃吗?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食物变质了,剩下的还能吃吗?一起来看看吧。 【食物为什么会发霉】 发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多出现在食物中,食物中含有一定的淀粉和蛋白质,而且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水份,而霉菌和虫卵生长发育需要水的存在和暖和的温度。水份活度值低霉菌和虫卵不能吸收水分,而在受潮后水分活度值升高,霉菌和虫卵就会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进而分解和食用食物中的养分。木质家具、衣物等受潮时间长后也容易导致发霉。 【发霉的食物,好的部分能吃吗】 如果家中一时吃不完的苹果,经一段时间后,有些苹果霉变。老人往往将苹果腐烂部分削掉,吃未烂部分。很多人以为发霉的苹果只有烂掉的部分被霉菌感染了,只要把这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还是好的,也可以继续吃。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剩下的“未腐烂部分”已浸入了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只不过肉眼看不出来而已。气温达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霉菌便大量繁殖并产生有毒物质,如有一种展青霉素,这种毒素对人体有较强的危害,吃下去将留下后患,产生神经、呼吸和泌尿等系统的损害症状,使人神经麻痹、肺水肿、肾功能衰竭,甚至具有致癌作用。有些甚至会在几个月后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黄疸、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还可能出现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在死后会有直肠大出血现象。所以,苹果腐烂或虫蛀超过三分之一时不宜食用,特别是有苦味的苹果。在一些地方人们称冬天的发霉,叫做发冬霉;在一些情况下霉菌自然凋谢时,人们俗称谢霉。 对于已经发霉的食物,我们也要区别对待。明显发霉的食物绝对不要食用, 尤其是花生、玉米、瓜子、核桃等。即使是偶尔吃到一个有霉变味道的坚果,也要马上吐掉并认真漱口,因为黄曲霉毒素在人体内是可以蓄积的,千万不要嫌麻烦继续食用。 【如何判断食物新鲜度】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食物一旦发霉变质,就要全部扔掉,不能认为,有些部位没有发霉,就是健康的可以食用的。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是有些时候,食物的表皮上并没有很严重的发霉现象,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霉菌,但其实这个食物也已经变质,不能食用了。我们该如何判断呢? 1、颜色:颜色的变化是霉变食物外观形状上最重要、最直接的可以观察到的方面。 2、质地:以较为常见的几类易霉变食物为例:霉变大米表面呈浅黄色、浅灰色或绿色等,其质地也变得松软,易于捏碎;吃剩的馒头、饭菜保存数日后,其表面可能长出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绒毛样霉菌;存放时间过久的糕点,其表面可能出现绿色、白色或黑色的斑点;花生米发霉后,剥去红衣,颜色变黄。 3、气味:许多发霉的食物均可以闻到一股霉味。 【粮食有霉味怎么办】 我们生活中还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里的粮食,在密封的状态下,几天没有吃完,虽然表面上没有明显的霉菌出现,但是粮食里会有一股轻微的霉味,其实这时候,我们家中的粮食已经有发霉的情况了,那我们要将粮食全部倒掉吗?这实在太可惜了。下面小编教大家,如何处理有轻微霉味的粮食。 方法:平时存放粮油和其他食品时必须保持低温、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不用塑料袋装食品。如果发现家中的大米有了轻微的霉味儿,那么在蒸煮前一定要充分揉搓,淘洗干净,因为黄曲霉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搓洗可以去除粮食表面的大量毒素。用高压锅煮饭也比较适合去除大米的毒素。但是,对于已经出现明显发霉现象的粮食,大家是不可以再食用的。 【如何预防食物发霉】 食物发霉是非常令人头疼的,平常我们食用的水果等食物,一旦发霉,就要全部扔掉,实在是非常可惜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食物发霉,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避免浪费呢? 1、密封保藏防霉:霉菌多属于需氧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氧气,所以瓶(罐)装食品在灭菌后,充以氮气或二氧化碳,加入脱氧剂、将食物夯实,进行脱气处理或加入油封等,都可以造成缺氧环境,防止大多数霉菌繁殖。 2、加热防霉:对于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杀灭;但黄曲霉毒素耐高温,巴氏消毒(80℃)不能破坏其毒性。 3、保持食品干燥:晒干、风干、烤干、烘干都可减少食品中水分;食品密封保存是防止黄梅天空气环境中水分被食品吸收的好方法;用干石灰吸潮的“传统方法”对防止香菇、木耳、花生、红枣和其他食品霉变是最经济实惠的。 4、低温保存:霉菌在低温条件下繁殖速度会减慢,所以可以把食品放到冰箱里去。由于冰箱是一种特殊的“干燥箱”,故而既有保持低温,又有干燥的双重作用。 5、通风:保持米、面粉等食品储存处的通风也可大幅度降低霉菌产毒的数量。 |
|
来自: 昵称35877444 > 《居家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