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倒过泡了两天的木耳 扔过存放三个月以上的鸡蛋 将有霉斑的橘子一颗一颗丢进垃圾桶 ……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有了孩子后,生活中有些事情真的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对吃的东西更加的在意,态度也更加的明确! 一大家子在一起,老人节俭不浪费,年轻人探寻真相果断出手,如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今天正大光明的告诉你: 科学真理,才是打败天下无敌手的主儿! 发霉的食物,切掉坏的部分,到底还能不能吃?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疑问,今天告诉你: 答案是:发霉的食物,最好赶紧扔掉! 以前吃过的现在想起还会瑟瑟发抖,这种“节俭”的传统不该再往后延续了 但最节约的意见在下面:
这是最节约的建议,但是对于有些发霉的硬质食物我们一般人还是无法估计它的危害,因此,以健康为重,发霉食物该扔就扔,别舍不得,尤其是对小孩子! 一、食物为什么会发霉?通常,我们认为食物发霉就是变质了,坏掉了,但是农学或植物学或者农学把这种现象叫“采后病害”,大多数“采后病害”的病原体都是真菌类的微生物。 霉菌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菌丝较发达,分支繁茂,它的孢子是它的「种子」,体小身轻,一般很容易飘散传播,寄生和腐生能力强,一旦环境适合,繁殖速度也非常快。 霉菌生长要符合三大要素:湿度>营养>温度。 而这食物恰恰是多数食物都能给予的。同时,与食物自带的营养成分不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是相对人为可控的两个要素。一般认为,一旦食物的水分含量超过10%,即进入了易霉变状态。梅雨季节,空气中的湿度常常会超过65%。控制温度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冷藏,但霉菌的世界太多样了,无论是冷藏还是常温,都有不同的霉菌可以生长。 因此,食物存放过程中所以长霉是很正常的呀。 二、食用发霉食物的危害其实我们细细想来,发霉食物的感官性状会悄悄变化,这个过程也会破坏食物的营养价值,最重要的是:会产生有毒代谢物等,食用后容易危害健康。 生活中常见的引起食物发霉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青霉菌、灰霉菌等,已知的霉菌毒素有200余种,发生霉菌中毒,可能会出现瘙痒、呕吐、出汗、头痛、颤抖、肌肉无力、抽搐、发烧、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甚至产生细胞毒素,直接危害到生命健康。 霉菌的孢子可以在空气中飘散,因此,也最好不接触长满霉菌的环境,否则也可能出现过敏或者呼吸道症状。
如果误食较多,可能发生急性中毒,损伤肝脏,引发急性肝炎、肝出血、出血性坏死等病症。如果少量但却长期都有摄入,可能会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等。 临床症状表现可能出现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 有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膳食摄入黄曲霉毒素是原发性肝癌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发现坏的发霉的粮油、坚果及制品,一定不要再吃了,偶尔吃到嘴巴里的发苦的瓜子花生等仁赶紧吐掉!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发布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中展青霉素的解读》中指出,动物摄入大量展青霉素,可损伤肝脏、脾脏、肾脏,以及免疫系统。至于人类,有报告指会出现恶心、胃肠道不适及呕吐症状。虽然展青霉素被认为破坏基因,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表示由于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可致癌。
西红柿中出现的黑斑病,通常含有链格孢霉毒素,而它有致癌作用。 还有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会在泡发不当或者变质的木耳、银耳中出现,严重可能导致肝肾损伤,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这两年新闻中也会报道 霉菌体系庞杂,有特别多的致病菌,但它也有一类[友好霉菌],这种霉菌会产生各种酶来分解食物,为人类提供风味各异的发酵食品,比如黄豆酱,腐乳,臭豆腐等,这些食物是经过质量标准、特定工艺制作而来的,杀死了有害菌,保留了有益菌。 不但是这类发酵食品不建议在家自制,因为如果你掌握不了适当的条件,等长出菌丝的时候,你根本无法分辨出它是「友好霉菌」还是「致病霉菌」,所以,为了安全当然也就不能吃了。 三、切掉坏的部分剩下的清洗、加热后能吃吗?发霉的食物,去掉坏的部分,并清洗或者加热后,能吃吗? 答案是:不行! 一般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发霉部分,其实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而霉变的附近甚至再远一点,也许还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霉菌存在了。 霉菌产生的细胞毒素会在食物里扩散开来,范围取决于食物的质地、含水量、霉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一般硬质奶酪质地较密,内部水含量低,所以往往发霉部分可能只出现在表面,不太容易扩散到内部。
而在这些密度小,水分多的食物中,如:酸奶、面包、软蔬果等,霉菌繁殖的更多更快。
而粮食、坚果等出现的黄曲霉更厉害,它要在 280 ℃ 以上才会分解,而我们平时接触蒸煮温度100℃,油炸温度不超过200 ℃ ,都很难完全让它消失。 因此,为了保证安全,一旦发霉也最好全部扔掉。 而且,大多数霉菌通过冷冻、高温烹煮等方法无法完全杀死! 所以,还是眼不见心不惦记-扔! 不要原本只是想节省重新买水果的钱,万一要是去一趟医院,不知可以重新买上多少水果了~所以,别抱有侥幸心理~ 四、如何辨别发霉食物?一般肉眼可见的毛毛的,颜色发绿、发灰、发白、发红等,带着霉味的、酒精味的,你不会判断的,都丢了吧! 但是对于这两类受伤的“烂水果”,区别对待,它是可以吃的!
碰伤的苹果 这种受伤的水果比如香蕉,芒果变黑,西红柿变软等,但短时间内吃完,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注意:上面这两种碰伤和冻伤的水果,一般只是外观变化,口感变差,对健康没有害处,如果这个你不能接受,是可以切掉伤处,吃剩下的! 但是要尽快吃,否则会减少营养,也会使得一些营养物质流出,如糖、氨基酸等,容易让细菌、真菌滋生,发生腐烂。 一旦受伤处开始有霉变腐烂的斑点了,放弃! 如果有时候在存放过程中,你实在也无法分辨出坏掉的部分是撞伤磕伤还是发霉了,最好的办法:不要犹豫,扔掉吧! 为了吃新鲜营养充足的食物,这些建议很实用: 1.一次性别买太多,吃不完放着变坏更浪费; 2.选择食物尤其是水果时,有破损的就不要啦; 3.买完食物尤其是水果时注意对它“温柔些”,别让它磕伤碰伤; 4.分类储藏,如容易冻伤的果蔬,如香蕉、芒果、西红柿、黄瓜等建议不要放冰箱,容易坏的如草莓、樱桃、叶菜类等建议冷藏保存。 5.给宝宝尤其是月龄小的宝宝最好不买外面卖的切好的水果 6.泡发木耳应当勤换水或者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避免久泡(尤其是高温天气);如出现浑浊、发粘和异味(尤其夏秋季),果断扔掉! 7.吃了某种发霉食物后身体感觉不适,尽快催吐,建议求助医生,并将饮食告知。 |
|
来自: 昵称32555205 >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