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小编带大家游留园,从门厅入轿厅再至过厅,一路走一路看。今天小编接着带大家往下走~ 涵碧山房,位于中部西区,毗连明瑟楼,南北朝向,北面山水,南有,为中部主体建筑。 面阔三间,进深五架,回顶圆作梁架,黄瓜环脊硬山顶,建筑面积94.62㎡。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改名“涵碧山房”,因北临荷池,又常称荷花厅,取自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 南北各置18扇棱花长窗,十字海棠图案,上置横风窗。厅南小院前是原盛家住宅,故院东侧建有走廊,东、南分别辟小门,分别通往祠堂后天井和住宅。 五峰仙馆,位于中部东区,为留园主要建筑,也是全园面积最大的厅堂。 座北面南,五开间九架进深,硬山顶,建筑面积265.41㎡。梁柱为楠木,故称楠木厅。馆内以纱槅式屏风将其分成前后主次两部分。厅堂宏敞精美,陈设古雅齐整,有“江南第一厅堂”之称。馆南庭院有厅山,为写意庐山五老峰。 北面回廊曲幽,筑有湖石假山、花径。此馆旧为徐氏“后乐堂”,刘氏时扩建为“传经堂”。盛氏时因得文征明停云馆藏石,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诗意,更名“五峰仙馆”,吴大澂为其题额。厅内置有留园三件宝石之一的大理石座屏。 馆南面正(明)、次间共置棱花长窗20扇。边间各有长方形砖框木棱花窗1个,十字海棠图案。北面正(明)间置木棱花落地长窗8扇,次间半墙置木棱花半窗各6扇。边间各有长方形砖框木棱花窗1个,十字海棠图案。 正(明)间后步柱间中间为4扇红木银杏屏门,与之并排,两侧各为一扇纱槅。屏门南面刻《兰亭序》全文。落款:宣统二年,岁在庚戌暮秋之杪,将三鲛门道经海上,玉书仁兄观察大人嘱书此序,倚装应之。吴陵弟衍桐马锡藩。北面刻《书谱》180字。落款:玉书仁兄大人雅鉴。宣统辛亥三月二十五日渊若汪洵题。纱槅芯仔嵌古铜器拓片,裙板镂刻万字纹及云龙图案。 东、西次间金柱间各安5扇楠木纱槅,东西共10扇。芯仔嵌有张辛稼绘绢本花鸟,夹堂板及裙板上刻有暗八仙、花篮、博古图案。 正(明)间两侧的后步柱和金柱间,各有两扇纱槅,次间外侧后步柱和脊柱间,各有4扇纱隔,共计12扇,芯仔和正间两扇类似,嵌古铜器拓片,裙板镂刻万字纹及云龙图案。这些屏门和纱隔,使前厅内四界形成一个“凹”字形。 东、西边间后步柱间各有飞罩居中,飞罩两旁各置一扇纱槅,上刻有花篮博古及戏文人物图案,东西共4扇。东西两壁各装半窗6扇,共计12扇。 跟着小编的游园路线,我们又逛了两处景点。 接下来会走到何处,大家知道吗?留言告诉小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