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边谈诗004 · 《喝火令》的写作及其他

 WENxinHANmo 2017-02-10


一、《喝火令》正格的格律要点

   《喝火令》原为宋代的一个僻调,即便是整个唐宋金元的词坛上,现在也只能看到黄庭坚的一首。然而自有网络以来,因着下片连续三叠句所产生的排比往复的艺术效果,已然成为填词爱好者最喜欢的词牌之一了,各诗词网站中,他的身影时有见之。因此,黄庭坚的原词,我们就不能不熟悉一下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舞时歌处动人心。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寻。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曾寄芳音。

《喝火令》这一词牌的特征虽然非常显著,然而在具体的填写实践中,其格律要点却每每被人忽略。很多朋友由于缺乏读谱素养,错误地将格律单纯地仅仅等同于词谱中代表平仄那些圈圈,因此眼中只见圈圈不见其它,阅读词谱自然就往往不求甚解,仅仅局限于对那些平仄圈圈的依样画葫芦,所以基本上都忽略了词谱中的题解、注释、分析、提示、例词,而这部份内容实际上恰是所谓“格律”的重要组成部份,那些圈圈本身则正是基于这些内容而来的,可以图示的那一部分。

中国最伟大的詞谱学家万树曾经批评过清代填词人,说那些只看圈圈不看词的人,就是“信传而不信经也”,这样的人今天无疑更多,我知道有不少词填得蛮不错的人,也是如此。

具体表现在《喝火令》这个词牌上,谱上有很重要的一句:“后段句法,若准前段,则第四句应作‘星月雁行低度’。今迭用三‘晓也’字,摊作三句,当是体例应然,填者须遵之。”这正是格律,是圈圈无法标示的重要内容,就是往往被大家忽略的“经”。

基于这样的技术要求,我们在填写《喝火令》的时候,后段句法就要遵循“拆开是三句,合拢是一句”的规则进行构思,因为这正“是体例应然,填者须遵之”的格律要求。

这种拆合上的要求,既要合乎可以拆合的规定,同时拆、合时又要分别符合平仄的规定,比之于信手而写自然增加了难度,但是,我们在填词的时候,先写上下句式相同的词,然后再去分解下片结拍,而不是边写边考虑合拢的“两头顾”,那就简单多了,这,也算是写这个词牌的一个小诀窍吧。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那就是:目前所有的词谱及关于词谱的规范,已然不是最初本源的那个约定了,所以,你当然可以认为《钦定词谱》中的这一个规范,也只不过是清代词谱家的一种凭自己想想出来的自说自话而已,并不就真的是原本的那个“律”,毕竟,《钦定词谱》也好,《词律》也好,乃至其他前人的其他词谱也好,里面自说自话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我对这一条还是觉得有道理的,最基本的,在本源的格律已经无法获得的情况下,“亦步亦趋”可能是一个接近本源格律的最朴素的方法。

汉诗网 · 一个人的公众号

读我的文,若无所得,请取消关注

独立见解 | 学术思想 | 深刻犀利

二、清代出现的《喝火令》变格

历史上,《喝火令》除了《钦定词谱》所收录的这个正体词格外,在清代还流行过另外一种变格,这种变格的主要特色是下片不再按照三迭句填,而是按照两迭句填。这种变格目前最早可见的是陈维崧的《喝火令 · 偶忆》,其词曰:

架上红鹦鹉,帘边玉辟邪。兜娘懒上卓金车。倭堕一窝,浓绿未成鸦。 娆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而今庭院隔天涯。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

该体与宋人的《喝火令》之最大的不同有三处:

第一个不同点在于上片尾均,这种格式有时候也可以填成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异于黄庭坚的六字一句、五字一句。经过这样的变动,可以是上下段第四第五两句变得更为整齐;
第二个不同点在下拍的排比迭句有了很大的改换,黄庭坚的为三句式同字排比相迭,而这一变体则仅二句同字反复相迭。
第三个不同点该九字在语意上更为紧密,常常是一气呵成,故不必填成四字一句、五字一句,而可径填为一个九字句。如本文所举数例,实际上都已经变化为二字逗领七字一句了,如果非要在四字后读断,反而给人做作感。

这种填法,自迦陵滥觞之后,在清代引起的跟风之作还是不少的,基本就占了半壁江山。周寿昌、奭良、吴重憙、程颂万、樊增祥、孙荪意等等都填过,直到民国,还有余绪,弘一法师就有这样体式的一首:

故国鸣鸲鹆,垂杨有暮鸦。江山如画日西斜。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纱。  陌上青青草,楼头艳艳花。洛阳儿女学琵琶。不管冬青一树属谁家。不管冬青树底,影事一些些。

这种运用反复进行渲染的修辞手法,相对于黄庭坚式而言,句式上更工整些。同样的例子还有清人吴蔚光的“笑说今宵明月十分圆。笑说今年明月,犹有一回圆。”和清人龚元凯的“可奈新花不上旧年枝。可奈旧年枝上,又到落花时。”

细玩这几例可发现,下片除了只有两句反复外,第五拍的反复句中,作者都有意在起首二字的反复之余,还会特意重复前一句的某几个字,如陈维崧的“花”、吴蔚光的“明月”、龚元凯的“旧年枝”以及弘一的“树”,从一字到多字不等。这个特点我们还可以从文后所附的作品中体味这样的手法,且不妨作为一种规则处理,以得其味。

此一格,综合前人作品,且拟谱如下,以供同好使用:

●●○○● ○○●●△ ◎○⊙●●○△ ○●◎○ ◎●●○△   ◎●○○● ○○●●△ ◎○⊙●●○△ ●●○○◎●●○△ ●●⊙○◎● ◎●●○△ 

我们也邀请填词爱好者根据这个谱式来创作一个你的《喝火令》,可点击底部的“写留言”赐稿,本号将择优集中发布,优秀作品同时将编入我的诗艺杂著《门边谈诗》一书中。

附录:部分清人《喝火令》

喝火令(清·周寿昌)  

绿软苔梳鬓,红酣豆点唇。一帘风雨荡吟魂。待把桃花作酿,和醉咽将春。 酒重愁无力,衫轻泪有痕。一春情绪费温存。便到灯时无奈得清晨。便到清晨时候,怎地得黄昏。


喝火令 题扇(清·奭良)

砑纸调铅粉,凝妆却翠钿。不知雕饰本天然。祝取千红万紫让伊先。 华月三更影,行云一朵鲜。春光已是十分妍。记否银丸晶烛在当年。记否当年,百花头上意绵绵。


喝火令 前题(清·吴重憙)  

山色轻于茜,溪光碧若罗。谁家水榭瞰清波。试问严陵风景,较此果如何。 远水田千罫,平桥雨一蓑。几株春树绿婆娑。记得富春江上画船过。记得画船窗里弦索,玉人歌。


喝火令(清·程颂万)  

香雾帘前湿,娇云梦里逢。欢期如梦太惺忪。那更海棠幽怨,独自泣愁红。 酒醒黄昏后,人来小院中。夜寒香软薄罗重。记得小鬟低语下帘栊。记得小鬟低语,帘外月如弓。


喝火令 题浣纱士女册子(清·程颂万)

提窄难妨马,阑空半占花。夕阳如网堕溪斜。浸透一重帘子,吹泪阁窗纱。 小影眉边月,啼妆脸上霞。西施生小苎罗家。那日门前一树柳阴遮。那日柳阴深处,晓梦破啼鸦。


喝火令(清·程颂万)  

屏角回烟视,楼阴减梦痕。一双飞燕赵家邻。那夕晕红灯背,恁道不销魂。 鸳帖金泥湿,鸾鬟玉剪分。吟边小字唤梅君。生怕冬来瘦损病中身。生怕病中诗句,不寄岭头人。


喝火令 其一(清·樊增祥)  

蜡面深钤印,香心半作灰。刺桐花下绣帘垂。总把闲愁付我,欢喜恰归谁。 日晏才梳髻,春深懒画眉。从花开日到花飞。道是无情不合寄当。道是仲春也,因甚负蔷薇。


喝火令 题许玉年茂才亡室照(清·孙荪意)

明慧同徐淑,才华似大家。春风容易落昙花。试问欢期几许,屈指半年赊。 妙倩传神手,描来萼绿华。生绡依旧脸如霞。比似年时略瘦一些些。比是年时初见,无语翠鬟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