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河现已成“坏河” 整治20年为何污染还在继续

 牛人的尾巴 2017-02-10

淮河现已成“坏河” 整治20年为何污染还在继续

2015年09月08日 16:48中国环保在线编辑:小晴人气:43015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淮河和沿岸人民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正经历着切肤之痛。20年治污之路,为何污染还在继续,经济的增长真的要以牺牲环境和这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健康为代价?
  


淮河现已成“坏河” 整治20年为何污染还在继续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在有关淮河的作品中引用最多的一句民谚,这句民谚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淮河流域人民安居自得的情形。
  
  淮河,中国第三大河流,介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的40多个地(市),180多个县(市),供养着流域内的1.7亿人,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7倍。可是如今这条曾养育两岸人民的河却成了杀人无形的凶手。
  
  往日风采已不复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这些曾经真实的存在,现在却成为淮河流域人民的期盼。“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一段民谣真实反映了淮河饱经沧桑的历史,淮河和沿岸人民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着切肤之痛。
  
  淮河流域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主管淮河水利的淮河水利委员会,早在1978年就制定了《淮河流域水源防治污染规划要点》,1995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治污史上的第一个重大工程——淮河污染治理启动,同时进行水质监测网络建设。20过去了,为何污染还在继续,旧污未除新污又至,淮河治理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在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淮河污染问题人尽皆知。经济的增长真的要以牺牲环境和这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健康为代价?从污染到治污,淮河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警示。
  
  发展工业到底是得还是失?
  
  一直以来淮河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淮河流域更是集中了沿淮四省最贫困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着淮河以及各支流,造纸、酿造、制革、化工等行业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同时这些产业普遍存在资源消耗大、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的特点。此外,工业结构较为单一、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偏低也使得污染程度雪上加霜。此后,淮河各支流水质急剧恶化,一系列的重大污染事故接连发生。村庄也惨遭污水的毒手,过去十多年中,淮河两岸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癌症村”屡屡见诸报端,家园已被污染吞噬。
  
  “工业化”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它无疑也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工业废水是淮河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处理难的特点。
  
  真可谓“污来如山倒,去污如抽丝”。
  
  为了治理淮河污染,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并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淮河流域投资建设了多个污水处理厂,国家在2008年以前就已先后投入近200亿治污费,却仿佛是向河里打了一个曲线不美的水漂儿。
  
  办法也出了,资金也投入了,但是为什么就是治不好淮河呢?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彻底整治淮河污染?
  
  污染治理难的原因
  
  上下级环保部门纵向分离,环境管理机构的上下级单位只是业务指导关系,削弱了环境管理的国家监督特征。还有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成为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地方保护也是造成淮河流域污染反弹的主要原因,流域管辖互相推诿造成淮河治理难。再一个流域内各级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现象还很普遍。
  
  另外是资金投入不足,治污工程建设滞后。淮河“十五”计划投资完成率仅占33%,个别省份甚至不足20%。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有专家指出50年到100年内能够治理成功就很不容易了。
  
  业内人士建议
  
  有业内人士称治污不妨因势“利”导,要遏制住那些因“利”而“污”的行为,我们应走出固化意识的羁绊,超度于行政断喝与法律惩治的直接层面。比如因势“利”导,搭建共赢的“利益平台”。在此平台上,舞蹈着的是一群知晓“不污染得大利、谁污染损尽利”之理的人士。让污染者不得不掐断自己污染的“利益赔本生意”。
  
  天下难事,必始于易。办法是有的,就怕不去借力让脑门“洞开”。以利攻利,如此治污之举,是做智士、用智慧、展智谋。不过,政策上“智为”,也需要防急功近利思维。用好“利益”杠杆,不能“急转弯”。需要用实际行动推进治污工作,引导一些企业校正产业规划上的偏向,最大限度地帮助其转型升级,走向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今人营造青山绿水,为后人留下一片蓝天。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