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收藏的最早宜兴紫砂壶

 率我真 2017-02-10


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历史悠久,源于宋代,明以来特别兴盛,从明代中期开始,紫砂陶艺家与明代书画名家、文学家密切配合,使紫砂壶文学趣味日浓,出现了一批紫砂名壶名家,不少流传至今,有的还流传到欧洲。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的贴花紫砂壶,可能是传到欧洲具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宜兴紫砂壶。

 欧洲收藏的最早宜兴紫砂壶

明孟臣贴花紫砂壶

 

此紫砂壶为梅花钟形壶,为传统经典款式,圆身,高肩,覆盖,把、流左右对称,简洁大方。腹外壁贴梅花,清新淡雅。壶底有“天启丁卯年(1627)友善堂孟臣制”刻铭,比较少见,可能也是为了定制者需要加刻的。据吴骞1800年左右编纂的《阳羡茗陶录》载,陶艺家孟臣大概生活在明天启年至清康熙初年。此壶后来远泊欧洲,并加装了钮、流等鎏金银配件,更符合欧洲审美情趣与使用习惯。

 欧洲收藏的最早宜兴紫砂壶

中国宜兴紫砂壶(左)欧洲仿制咖啡壶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对欧洲影响很大。伴随中国瓷器一起输入欧洲的宜兴紫砂器,同样对欧洲有很大影响。荷兰代尔夫特陶工自1675年开始仿制宜兴陶器。几乎与此同时,伦敦富勒姆的约翰·德怀特(1633-1700)开始试制红衣陶器。大约在1690年,埃勒斯兄弟成功仿制出宜兴陶器。可见,在五彩缤纷釉彩中独树一帜的无彩素衣宜兴紫砂,同样受到欧洲贵族的欢迎,出现了仿制潮,并成功仿制出红陶咖啡壶、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