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踝关节扭伤可能是在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在美国大约50%的外侧踝关节扭伤发生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篮球活动。外侧踝关节扭伤经典的损伤机制涉及当已经跖屈的踝关节承受过度的内翻。外侧踝关节扭伤通常导致踝关节外侧韧带受伤,最常见损伤的解剖结构是前距腓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接着是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最少损伤的是后距腓韧带(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配图:外侧踝关节扭伤损伤机制 通常根据受伤程度的不同,将外侧踝关节扭伤分成3级: 1级扭伤(轻度)通涉及前距腓韧带过度牵拉或微小撕裂; 2级扭伤(中度)涉及前距腓韧带部份或完全撕裂及跟腓韧带过度牵拉或微小撕裂; 3级扭伤涉及前距腓韧带和跟腓韧带完全撕裂,并可能伴随着后距腓韧带部份撕裂。 配图:外侧踝关节扭伤分级: 在外侧踝关节扭伤后,患者常诉外侧踝关节疼痛、肿胀和扭伤侧的下肢负重困难。在临床中治疗人员遇到这类患者后首先要确定诊断和排除伴随的损伤(如:骨折、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然后确定患者损伤的程度,再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来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外侧踝关节扭伤康复治疗程序: 一个规整的康复治疗程序是对患者快速恢复和重新参与体育活动是很重要的,一般的康复治疗程序分成5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治疗目标都不同,如下: 第一阶段:减少疼痛和肿胀 第二阶段:恢复关节活动度和正常的关节运动学 第三阶段:力量训练 第四阶段:神经肌肉控制和本体感觉训练 第五阶段:功能或体育活动训练 而在这五个不同的阶段当中,我们都可以使用治疗性贴扎做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减少疼痛、恢复功能活动及减少运动训练时再次受伤的风险,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6”字型治疗性贴扎,这种贴扎的做法是“将踝关节摆在中立位下,防止过度内翻,同时也保证正常步行”,这种贴扎能达到如下几个目的: 1?患者受伤的韧带被摆在一个短缩的位置下,减少了对受伤韧带的应力,从而减少患者的不适; 2?这种类型的贴扎会限制踝关节内翻,并且对皮肤有刺激帮助提升患者的本体感觉,从而减少了患者再次受伤的风险; 3?因为对受伤位置有压迫也可以减少早期的肿胀; 视频:踝关节“6”字型治疗性贴扎 (由Candy老师讲解和操作) ⊙2017年2月24?25日:北京 ⊙2017年3月18?19日:西安(唐都医院) ⊙2017年4月:温州 在治疗性贴扎课程中您将学习到什么? 报名微信号:PTJacky 1?各关节关键解剖和生物力学知识的回顾 2?常见骨科疾病的病理知识 3?常见骨科疾病物理治疗评估 4?常见骨科疾病的治疗性贴扎方法 5?常见骨科疾病的手法治疗和运动训练 “治疗性贴扎课程不止是另一种贴扎方法的教学,而是一个基于循证医学和生物力学的治疗概念,教您为什么贴?何时贴?贴哪里?让学者学会如何将贴扎与手法治疗、运动训练相结合”。 报名通知可点击公众号“课程通知”查看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