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下能力到底谁最强?

 Dementia豆豆 2017-02-11
《伤寒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下能力比较

  《伤寒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现代方剂学教材中“泻下剂”的代表方。但关于三方的功用尤其是攻下作用,却有不同的说法。各版方剂学教材,包括笔者最新翻阅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陈德兴教授主编)载,大承气汤功用为“峻下热结”,小承气汤功用为“轻下热结”,调胃承气汤功用为“缓下热结”。据此认为攻下能力为大承气汤最强,调胃承气汤最弱,小承气汤居于前二方之间。然而,果真如此么?

  大家知道,方剂的作用取决于药物的组成及配伍。本文试图通过对《伤寒论》三承气汤的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等几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原方药物组成、剂量 (表一)

  方剂/药物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甘草

  大承气汤

  四两

  三合

  半斤

  五枚

  小承气汤

  四两

  二两

  三枚(大者)

  调胃承气汤

  四两

  半升

  二两

  东汉时期,一两约等于15.625g(柯雪帆教授测量 具体文章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12期),本文中取15g计算。一升约合当今200ml(具体文章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12期),芒硝密度为2.2g/立方厘米(g/ml)(from常用材料密度表),一升芒硝质量约为200×2.2=440g,半升即为220g,即调胃承气汤中芒硝用量为220g。东汉一升等于10合,1合约合今20ml,则大承气汤中芒硝用量为20ml×3×2.2g/ml=132g。但实际称量中,不可能做到完全密闭,故芒硝的实际用量会低于前文计算值,但比例相近,故该误差暂不考虑在内。枳实平均一枚8g,大者10g。(《中华临床中药学》P651测量数据)

  那么,根据实物称量、换算,统一以克为单位,表一可以转换成:表二

  方剂/药物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甘草

  大承气汤

  60g

  132g

  120g

  40g

  小承气汤

  60g

  30g

  30g

  调胃承气汤

  60g

  220g

  30g

  2.煎服法剂量转换

  但是,《伤寒论》中方剂药物用量,不等同于服用量。故,还需根据原文的煎煮方法,对三方的一次服用量进行计算。三方煎服法见下表:表三

  方剂

  煎煮法

  大承气汤

  上四味,以水一升,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

  小承气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调胃承气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

  转换成现代语言就是:表四

  方剂

  煎煮法

  大承气汤

  四味药,以水2000ml,先煮厚朴、枳实,煮至1000ml,去掉药渣,加入大黄,继续煮至400ml,去掉大黄的药渣,放入芒硝,火上沸腾几下即汤成,分2次服。

  小承气汤

  三味药,以水800ml,煮至240ml,去掉药渣,分2次服用。

  调胃承气汤

  三味药,以水600ml,煮大黄甘草至200ml,去掉药渣,放入芒硝,火上沸腾几下即汤成,1次服完。

  计算并简化一下,三方的每次药物服用量为:表五

  方剂/药物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甘草

  大承气汤

  30g

  66g

  60g

  20g

  小承气汤

  30g

  15g

  15g

  调胃承气汤

  60g

  220g

  30g

  3.分析与结论

  众所周知,三承气汤泻下能力取决于每次服用大黄和芒硝的用量,厚朴、枳实均有行气通胀促进肠蠕动的作用,但单用厚朴或枳实,均无法达到“泻下”的结果。厚朴、枳实与大黄配伍的“协同”(增强)作用,在大剂量的大黄(30g)、芒硝(66g-220g)剂量面前,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甘草。以往将调胃承气汤称为“缓下”之剂,很大程度上因为该方有甘草。但是,根据我们的实验观察(科创实验),调胃承气汤全方和去掉甘草方(即单用大黄芒硝)的泻下能力没有差异,故甘草能减缓大黄芒硝泻下强度的说法站不住脚,甘草在调胃承气汤中应该有其他的作用(如缓和病势)。

  因此,我们只需要比较每次服用大黄、芒硝的剂量,即可对三方泻下能力做出比较明确的对比。即调胃承气汤的泻下作用在三承气汤方中最强(且远强于大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次之,小承气汤最弱。

  之前在某些书上看到,刘渡舟老、胡希恕老等伤寒大家都认为调胃承气汤泻下能力最弱(具体不去翻了,很确定),而在方剂课、伤寒课上老师也有所提及这里有问题,讲调胃承气汤泻下一点也不缓,但是主流教科书上还是延续了最初的说法。但是既然发现了问题,又有了明确的结论,某些教材上的观点是不是要改一改了呢?当然,本文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可能有失偏颇,期待更加精准、更加有说服力的试验结果出现,给备受“轻视”的调胃承气汤一个说法。

  参考资料:

  《伤寒论选读》柯雪帆主编

  《方剂学》陈德兴主编

  《中华临床中药学》张廷模主编

  论文及相关实验数据略。

  2017年2月10日,沪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