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柳河七中图书馆 2017-02-11

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七年级的教学,余先根是七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对他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他几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在50分左右。总而言之,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

 

原因分析与诊断

    1、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0

    2、智力因素相对差些的他在班额较大的集体中,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相对少些。

    3、学习差,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随着年级升高,知识难度加大,学习上更是困难,造成恶性循环。

    4、性格内向,平时与伙伴接触少,难以借此来调整学习上的被动状态。

      根据以上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学生的学习困难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强大的外在学习动力和内在学习动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父母一直没有寄予他多大的希望。他自己也没有赶上去的决心和勇气。老师的鼓励也曾让他获得快乐,但很快成为过眼烟云,最终没有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但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他非常诚实,从来不说谎。有要求上进的美好愿望,劳动积极,天真可爱。帮教转化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那么他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因为他毕竟是智力正常的孩子。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差生不是定了型的砖,学生再差也有闪光点。所以我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住学困生地闪光点及时的表扬、赞美和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发掘他们积极的潜力。学困生是因为缺少爱,缺少能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所以才在学习上变的冷淡、自信心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针对邹金雨同学,早先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他,所以对他的屡屡教育都无济于事。我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他同桌封欣艺的优势,随时给他以帮助。我则时时给他以鼓励,在同学们面前经常表扬他,给他树立自信,鼓励他再接再厉。

      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我给他开小灶,利用课余的时间,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比如书上的定义,刚开始他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做些简单的计算题,由于基础差很容易出错,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他鼓掌以此鼓励。在不断的提问中,他受到了加倍的关注,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少了,后来也可以回答一些需要动脑的小问题了。抓住了课堂,老师的课后辅助就可以减少,他也能学得更快乐了。他进步了,终于可以太起头来走路了。使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以前做班主任时,如果遇到学困生犯错误,我会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这样做,主要是受传统的以学习成绩定学生好坏思想的左右,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缺乏耐心和细心。一学期下来,学困生对我敬而远之。在与其他教师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时,一些教师的话语触动了我的心灵:对学困生的转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于是,我尝试着改变。

    从这个事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1.帮助学困生克服弱点,树立自信心;

    2.树立学困生在学生中的地位。;

    3.帮助学困生制定短期目标。

      教师在与学困生多次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制定近期要达到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需采取的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