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113

 lingshan1957 2017-02-11

 

一年之中有两次天地气机的巨大变化:一是冬至,自阴转阳;一是夏至,自阳转阴。在这两个节气的前后,天地阴阳处于剧烈变化之中,若人的元气不足,不能跟上天地气机变化的脚步,就可能生病,有的病情恶化,甚至突然死亡。养生之法,逢冬至夏至时多休息,少熬夜,少劳累,勿房事,少剧烈运动,静养最好。

 

古贤认为:人法天地自然。人生于天地之间,亦禀天地之气而有生长壮老死。中医有“天人合一”的理论,天地阴阳变化,人必应之。三伏时节天气炎热,阳气外浮,人的阳气亦升浮于肌表。所谓“冬病夏治”,即是借天时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借天地之力以养生,这是最为高明的方法,得天之佑,必会健康。

 

四时交替,阴阳变化,人在其中,亦有阴阳升降浮沉的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圆运动。在这个圆运动中的每一点都与其正对面的一点相互联系。比如,夏至阳气最旺,对应于冬天阴气最旺。若冬天因阴盛阳虚而罹患某种三阴病症,可以在其对立面的夏天阳气最旺时治疗,这即是“冬病夏治”。

 

〔辨病〕

 

 

当辨不清阴证还是阳证时,是先试试滋阴,还是先扶阳呢?多年前一老中医告诫我说千万不可贸然补阳,恐伤真阴而病情加重。临床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附子固然不可滥用,但熟地亦不能妄施。毕竟正气属阳而邪浊属阴,若能善用桂枝、生姜之属可以通阳化气,阳气一旦宣通,则可于迷茫中找到疗效之门。

 

临床用方施药,先别阴阳。阴阳已判,则不管是何病何症,一概按阴阳用方。比如,若辨为阳虚证,则不管是心肌炎,还是肺炎、肝炎、肾炎、肠炎、胃炎等等,统统以扶阳为法。若拘泥于西医的炎症,而认为是有火,则医者往往难以坚定方向,容易左右游移,其效果必差。推而论之,中医看病,就要用纯中医思维。

 

凡是更年期出现各种不适,多属阳虚。比如,常见的如潮熱、盜汗、午后发热、五心烦热等等,虽然课本上认为是阴虚内热,但根本上却是阳虚(天癸竭的本质是肾阳的衰退,导致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地道不通)。因此,治疗更年期诸症需重视扶阳养阳,若把阳虚判断为阴虚而滥用苦寒滋腻,不但效差,且又伤阳。

 

如何区分阴虚与阳虚?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阳虚多偏阴的表现,而阴虚则多偏阳的表现。再者,机体属阴而生命活力属阳,因此,凡消瘦的、体重下降的,多属阴虚;凡肥胖的、生命活力不足的,多属阳虚。

 

古书有这样的记载:有人一直未孕,至30岁后突然闭经,但无任何不适。古人认为,30岁闭经多属阴阳失调,无经亦无病者,是因为机体得秋冬敛藏之气机而经血自然收敛。这种人往往容易长寿,因为从来没有受孕,收敛地早,从而避免脱血太过。——不知事实果如此否?但青壮年时突然闭经,终是逆反自然之象。

 

有的人很能吃,但怎么也不胖。这是脾虚胃实,脾虚则运化功能不足,饮食精微没有被身体吸收;胃实是胃火偏旺,因此能消谷善饥。脾喜温而恶寒,因此,健脾要用温法,忌食寒凉;胃却与脾相反,胃喜清凉而恶热。脾胃喜恶不同,故难拘于一法,需寒热并用,五味调和,而后可归于平衡。最好同时配合饮食调理。

 

我曾诊治一位肝硬化病女患者,其右下肢近膝外侧处有一巴掌大小的皮肤瘙痒区,服中药后皮肤瘙痒区逐渐下移至外踝上,局部经常渗水,抓破则出血结痂。我跟病人说,这是周身湿浊毒邪自动排出的一个通道,不需要治疗,即使治疗亦难康复。只要坚持正确的治疗,当肝硬化病灶不见了,皮肤瘙痒也会自动消失。

 

古人讲“见皮休治皮”。因为皮肤病的根本原因不在皮肤,而在五脏六腑,若执着治疗皮肤,是治标未治本;临床多见一些皮肤病(包括湿疹、痒疹、皮癣、疮疡等)往往是体内深层的浊毒热邪(各种肿瘤多见)向体外排出的通道,这样的皮肤病不能治,也治不好,除非深层的浊毒排完了,皮肤病往往可不药自愈。

 

有人问,温经汤喝过一段时间后痛经消失了,而且面色也红润了起来,停药后痛经复发,且面色也变差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体质没有完全改变过来。体质是本,症状是标,治病一定要改善体质,才算是彻底治愈。此例病人的体质属阳虚血瘀,温经汤有效,但需坚持服用更长的时间,以求标本兼治而收取全功。

 

不孕症的病因众多,我临床发现胞宫虚寒最为多见。胞宫产生月经,月经源自肾阳的充足以及冲任二脉气血的调和,因此,治疗胞宫虚寒型的不孕,当重视养阳温阳通阳,这是取效的关键。推之,凡妇科的乳房病(乳房肿块、增生、癌肿等)、月经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都与此相关,用汤药或针灸都可取效。

 

 

病人有时突然特别想吃的食物,往往就是治病的良药。比如,我曾胃寒,特别想喝姜糖水,喝后即觉十分舒畅;有人肺燥咳嗽,就想吃甘蔗,因甘蔗甘寒,可润肺止咳;一般虚损之人多喜素食,因其脾胃运化功能不足,油腻类的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反不利于康复。善医者当询问病人的饮食喜好,有利于诊病治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自医院来诊,家属告知越挂水精神越差,面色越暗,周身越浮肿。西医检查有肺部感染、脑动脉硬化,现痰中有血丝,大便稀溏,头晕,走路无力。面诊时病人双目微闭,呈但欲寐状。舌苔黑,右尺略紧。此为阳虚,当紧紧抓住扶阳不放松,方为正治,若见炎症而滥用寒凉苦寒,必致危怠。

 

一女病人左小腹处胀痛一年余,其痛隐隐,自觉似有物滞住,但做B超检查无任何异常,苔略黄。病人曾服过不少理气药方,效果不显。思考此病,或是木弱不能疏土,土气内滞,试用乌梅丸,乌梅30克,余药各10克,服数剂而诸不适尽去。乌梅丸能整体调理木土失和的证候,治疗顽固性腹胀,时有出人意料之效。

 

一般来说,医学不能有百分之百,但中医里还真的有这样的绝对。比如,天地之道是永远正确的,人必需适应天地之道才能健康不病,逆之则必然会受其惩罚;不管有何种症状,只要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一切诸症,一概不究,均可作阳虚而扶阳。

 

治病首需识证,这是历代医家的共识。的确,司命之难在识证,识证之难在辨证。但有时临床辨证颇为不易,或症状复杂;或舌脉不显;或多种因素干扰。证既不能识,方即难以立。此时若能配合针灸,往往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因为针灸的辨证与汤药不同,针灸重在十二经辨证,另外,按全息对应取穴亦有良效。

 

中医判断是否有热,并不完全依赖体温计。比如,有时测量体温升高,但病人却没有任何不适,脉也不数,那就不能诊为发热;有时测量体温在37度以下,但病人却出现数脉,这即是体内有热。因此说,体温值与中医的“热邪”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以此推之,现代的诊断仪器有助于中医的诊断,但不可完全依赖仪器。

 

黑色是肾的本色,肾精内藏,我们的皮肤色泽红润,而不应该透出黑色。我临床观察到,不少肿瘤患者在做过放化疗后,周身皮肤颜色会变黑;一些肾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后,其皮肤也会变黑。分析其机理,这都是伤损了肾精,导致肾色外露的反应。按温阳益肾的思路治疗后,不少病人的皮肤颜色可完全恢复至正常。

 

留饮颇为多见,表现为腹痛(胀痛而呕,或上下走痛,或胸腹挛痛)、腹泻(泻后痛减,减而复满)、心下坚满,恶水不欲饮等。此类病症属于过量体液停潴局部,流溢或聚积于脏腑经络。治留饮之法,当用攻逐,非温药和之所能胜任。且病属久年痼疾,坚巢固穴,需短兵相接,强攻猛逐,此时甘遂半夏汤当用则用。

 

呕吐、腹泻、发烧等往往都是机体正邪交争的反应,不是疾病,不应该当成疾病来治疗,否则就会干扰机体的排邪反应。推之,若不明原因出现疹子、皮癣、疮疡等,也当做如是观。有的皮肤病非常难治,这往往是脏腑排邪的通道。此类皮肤病也不该治,一旦治愈,等于封闭了排邪的通道,邪毒内返脏腑,为害最烈。

 

周身有各种皮癣(包括牛皮癣、脚气等),或湿疹,或疮疡的人往往不会生肿瘤、水肿、臌胀等病症。分析其原因,这些癣疹疮等往往是五脏六腑郁滞的毒邪向外排出的窗口。毒邪不尽,皮肤病总是难愈。病家及医者都应当重视观察皮肤上出现的各种排邪反应,特别是大病重病在正确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此类反应。

 

 

近些年来,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包括咳嗽、鼻炎、皮炎、湿疹、哮喘等,孩子尤其高发。中医认为,阳虚是关键。人体的阳气有卫外功能,若阳虚而卫外不足,则无力抵抗外来的风寒邪气,邪气即易郁于肌表肺窍,表现为此类过敏性疾病。因此说,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方法是养阳,而忌食生冷是养阳的核心。

 

我临床观察,若体内蕴滞湿热浊毒,向外透出时或发为局部的带状疱疹,表现为剧烈疼痛;或发为周身的各种风团或痒疹,表现为瘙痒难忍。要缓解病症,就要祛邪,邪气一祛,正气自能来复。祛邪的关键是给邪气以出路,邪在皮肤,当解表。寒凉固然能清解热毒,疏风则可开邪热外透的出路,二者需结合应用才好。

 

一男病人,右胸前热辣感近两年,牵扯到左后背,白天明显,反复检查未找到原因。从中医来看,当是相火上浮,扰动肺金。病在肺,与肺、肝、心、肾经皆相关,故循经取远端诸穴:行间、鱼际(荥穴,荥主身热);太溪(肾经原穴,引火下行);阴郄(心经郄穴,治诸疼痛),诸穴合用,针入而热辣感逐渐消失。

 

常有人问,孩子流鼻血是怎么回事?要不要治疗?孩子得木性而阳气易于升发,木旺则化火,木火上灼,鼻窍内血络破裂而易出血。出血是好事,这样可以泄去木火,防止木火上灼脑窍而出现颅内出血。成年人怒气勃发时木火上冲,但鼻窍不容易出血,火气得不到宣泄,就会上攻脑窍,导致猝然中风,如此为患甚烈。

 

我观察到,病情越重,经中医治疗后出现瞑眩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比如,有人出现嗜睡,连续沉睡好几天,怎么也不能清醒,但醒后自觉如获新生一样舒服;有人出现周身或四肢蜕皮,之后皮肤都变嫩了;也有头痛、红疹、发烧等等。遇到反应,千万不要慌乱,可以多读《选择中医》,自己多思考,或者与医生联系。

 

我临床观察到,不少大病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症状或指标的反复,虽然反复,但总体来讲仍是越来越健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分析其原因,一则正气与邪气交争,这个过程有进有退,正胜则邪退,病势减轻,正弱则邪进,病势加重;二则病人的饮食起居及情绪影响病情康复,医患双方需要一起努力。

 

梦往往与魂交织在一起,俗称梦魂相牵。梦,甲骨文意指人睡在床上,以手指目,表示睡中目有所见;魂,从鬼从云,指精气如云之飘,游荡不定。古人云:梦者,象也,精气动也,魂魄离身,神来往也。也就是说,古人认为:梦与精气相连,与灵魂活动相关。推之,治多梦、梦魇,可从精气思考,或从肝主魂入手。

 

有的人火气大,遇事易发脾气。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个人修养不足之外,最大的可能是体质原因:相火衰弱,三焦原气不足。相火藏于肾水之中,若肾水不足,则可能藏不住相火。火气上浮,即成阴火。古人有云“百病之起,皆自心火生。”心火之所以为患,根本在于相火不归根。治病求本,本治则诸症自然消失。

 

有些症状我们司空见惯了,认为是正常的。比如,便秘,不少人没当回事,却不知这会导致湿浊火毒郁结并上攻,中风、高血压、心脏病等多与此相关;月经时情绪变化大,这是肝郁气滞,身心健康的女人来月经时应该是没有任何不适的;平时汗少,甚至运动后也不出汗,这是营卫失调了,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不少人都认为,只要能吃能睡,差不多就很健康了。我再补充一点,光能吃不行,还要能拉。大便一定要通畅,这是维持健康的重要环节。临床上我观察到,不管是中风还是不孕,是高血压还是积食,是痘痘还是肿瘤,不少病症都存在着排便不畅的问题。大便不能及时排出,热浊痰饮留滞,则会上逆攻冲,为患最多。

 

 

皮肤皲裂,病在皮肤,本却在肝血不足。肝主藏血,其华在爪,血主濡之。皮肤干裂,乃与血亏相关。养血,除外用药物外,更需要内服汤药,我常用四物汤,或归脾汤养血,配合桂枝汤调和营卫,甚是有效。推之,凡鹅掌风、脚气等病出现的皮肤裂口,当亦与肝血不足有关,故亦可按此思路调理——这是治本之法。

 

有人一直有饥饿感,除了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吃东西,感觉永远也吃不饱——从中医来分析,这是脾的精气不藏,胃中热气留滞。胃热则消谷,谷消则善饥。其人虽然已经吃成了胖子,却不属阳虚,因此,不能滥用附子、桂枝之类药物。治本之法在于调理脾胃升降枢机,使脾精得藏,胃热得泻,自然回归于权衡。

 

一朋友来电话,说最近一咳嗽,或打喷嚏,或哈哈大笑就会排出小便,猝不及防,尴尬又难堪,非常不舒服,出门时必需用上卫生护垫。问我是怎么回事?从中医来看,这是脾的清阳不升了。古贤早已认识到: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因为脾气下陷,所以升提无力而小便失禁。嘱服补中益气丸,又数日来电话,已愈。

 

有网友问,明明不想上厕所,但听到水声,或看到水,或触碰到水就会突然急着解小便,这是为什么?从中医来看,水为阴类,应之于肾。周身凡水湿之病,多与肾相关。若肾阳充足,水湿不会留滞;若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水湿代谢不充分,就会畏水(水一刺激就欲小便),甚至出现痰饮内停或水湿积滞。

 

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肾病、肿瘤、中风、白血病等等大病重病?其根本原因是元气的亏耗。元气是生命之本,绝对不能伤,伤则邪气干扰,百病因此而生。养元气不但要管住自己的嘴,少吃寒凉,亦要避免过度性生活,不可滥用激素、抗生素等西药,而且,一定要早睡以养元气。

 

过敏性疾病非常多见。我发现近年来小孩过敏的情况明显增多,有的人逢寒凉天气则过敏,明显是阴寒邪气侵袭所致。分析其原因,有多个方面,一则过度喝冷饮或吃生冷食物,伤了脾阳;二则滥用抗生素,伤损心阳;三则空调滥用,卫阳受损;熬夜过度,阳气不得潜藏而暗耗;过度劳累、思虑、烦劳等,阳气渐衰。

 

为什么有的慢性炎症反复难愈,比如:关节炎、前列腺炎、鼻炎、咽喉炎等等。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从中医来看,慢性炎症虽然会表现出一些火热的症状,但其根本原因却是正气的不足,祛邪无力,因此,其根本治法是扶助正气,调和脏腑,和畅气血,而绝不是拼命地杀菌消炎。

 

前列腺的功能与肾主生殖及司小便相关,前列腺的疾病(包括炎及肥大)必然与肾的气化不利有联系。之所以会出现气化不利,除了滥用寒凉药物、饮食生冷等伤阳之外,纵欲过度是根本原因。纵欲导致相火外泄,相火泄出时会出现短暂的轻飘飘感,非常舒服,容易成瘾。但火愈外泄,内阳愈虚,渐致肾的气化无力。

 

不少缠绵不愈的慢性炎症(象关节炎、鼻炎、咽炎、前列腺炎等等)都有个特点,到夏天时症状往往缓解,而一受寒凉刺激则容易复发。分析其原因,此类病人多属于三阴体质,阳虚而祛邪无力。夏季天地之间阳气旺盛且宣通,阴邪无以留滞,自然舒服;天气变冷或吹凉风,会刺激人体的阳气,正邪交争,因而病作。

 

有病人患乳腺结节、囊肿及增生,双乳胀痛,能触及硬块,服中药一段时间后反馈,乳腺痛胀感消失,触摸结节也变软变小,但彩超显示乳腺结节未见明显减小。病人疑惑,自己的感觉和检查结果不一致,要不要听医生的选择手术——临床上经常发现,不少肿块在消退之前,会暂时变大变软,我认为应该跟着感觉走。

 

〔针灸〕

 

一、法度

 

1、经、穴

 

经络穴位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忽视了经络穴位的存在。学习经络穴位,既可修身养生,还能防病保健,又能论病、诊病、治病。重视经络穴位,可以为养生和治病增加一个刺激途径,而不是完全依赖胃的吸收、血管的挂水和肌肉的注射。中医人更要精研经络穴位,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

 

人体有经络,经络中有经气运行,经气通畅则人体健康,经气失和则会生病。经气的运行微妙难测,调和经气需心灵手巧,静心体会。由此说,针灸是一件细致活儿,施针者不仅需明晓天地四时阴阳变化,还要懂得人事,更要精研人体生理、病理及经络穴位,绝不能乱针。否则,不但无效,而且伤损经气,影响健康。

 

肝主疏泄气机,肝又主筋,筋急则疏泄失常,筋和则气机和畅;肝在志为怒,怒则伤肝;肝属木,应于春,故春天是养肝的好时节。让身体放松,让筋节和缓,让心情舒畅,晒晒太阳,都是温养肝气的好方法。春天经常按揉肝之原穴太冲,最能和畅肝气。肝和则气血津液归于权衡,左能升,右能降,自然健康无病。

 

针灸时病人需要放松,不但心要放松,身体也要放松,越是放松,针灸的效果越好。但临床上我发现有的病人身穿紧身衣,针灸膝下的足三里、阳陵泉时,病人把裤子拉到膝部,紧紧地勒住皮肤,这样会阻滞经络气机,不利于取效。因此建议病人穿宽松舒适的衣服来针灸,或者带件宽松的衣服替换,这样效果会更好。

 

谈涌泉穴:肾为水脏,肾主水,此穴为肾之井穴,为水之源头,故能治诸水病;顾名思义,泉源不竭,体现出肾为生命的源动力;水本趋下,但此穴水自下而上涌,相火气化,所以水能上润;穴在足底,最接地气,水土合德,生生不息,为生命之根,且合于坎卦,中含离卦一阳真火;涌泉能开窍,为常用急救穴之一。

 

昨天晚上我为弟子们继续讲解肾经,讲了一个穴:太溪。从穴位的命名含义、定位、穴性、主治以及临床应用讲起,并兼及“援物比类”思维。太溪为肾经原穴,不但能治本经循行所过诸病,还能治疗肾经动脉异常变动所发生的病症。再者,冲脉注少阴之大络,挟脐上行,与肾经相关,太溪还能扩大到治疗冲脉诸症。

 

人体有经络,经络广布全身,针灸治病不必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是头有病脚上针,左有疾右侧取。生命是一个整体,经络则是联系生命各部分的桥梁;生命是活着的机体,经络则是活体上的能量通道;人的健康受天地运动影响,经络亦与天地相通,比如,肺经通于太阴,则天地太阴层次的变化亦会影响肺的功能。

 

我尝试着用卦象来解释穴位。比如,太溪穴,我选取山泽损卦,其卦上山下泽。内踝是山,脾经所过,代表土;肾水流行于内踝之下,如山之有泽。山高水低,土能制水,则水气不能泛滥,这是水土合德,意味着脾肾功能正常;若大泽浸蚀山根,水气漫过高山,这是土虚不能制水,水土失德,意味着脾肾功能异常。

 

2、法度

 

为病人针灸后,我常就某个穴位提问学生,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各种知识来回答。解释临床用穴,需要灵活贯通多种理论,包括十种特定穴理论、十二经循行(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需流利背诵原文)、全息理论、四海理论、脏腑互通理论、脏腑合化理论等等。反复训练,久则自能触类旁通,这也是熟练临床的基本功。

 

一男子会阴周围疼痛数月。肾藏相火,相火主温通。会阴为阴盛之地,若相火不行则阳气不通,不通则痛。病在足少阴,取其原穴太溪,以调坎中之阴阳,针入痛立减。这是援物比类思维的应用。再者,百会与会阴相对,再针百会,上下相吸,此阴病治阳之法,其痛即豁然若失。合于医理,疏针简刺,往往效若桴鼓。

 

最近诊治一肝癌转移到肠的男性患者,汤药与针灸结合,症状渐趋缓解。但突然出现了肝区疼痛,精神疲惫,体虚乏力。病人自述,每次针后立即好转,但维持时间不长,遂建议病人每天针灸两次,持续约半个月时间,诸症又消失。我观察到,不少重病大病患者存在着病情的反复,需要医患双方紧密配合,协同努力。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受天地影响,人体的阳气亦升浮在体表,此时血易泄,气易行。由此说,夏天针灸最方便调动气血,使气至病所而产生疗效。我临床亦观察到,夏天针灸的疗效会优于冬天。另外,夏天针灸诊室不要太冷,最好让病人不出汗即可。若温度太低,毛孔收缩,阳气内敛,反而不利于针刺得气与行气。

 

夏至之前,天地之间禀木性而阳气处于升浮状态;夏至之后,则禀金性而阳气开始敛降。应之于人体,针灸取穴时亦可考虑如何顺应天地阳气的变化。肺性为金,肺经诸穴皆得金性而能敛降。欲要敛降升浮的相火,我临床常取尺泽与鱼际,尺泽为合穴得水性;鱼际为荥穴得火性,皆借肺金之力而能使浮越的相火归根。

 

二、常见病

 

 

有的人晚上睡觉尚好,但白天精力不足,上班就打瞌睡,这是人体的阳气没有跟着太阳升起来,头部清阳不升则阴浊弥漫,因此会出现精神不振等症状。治法总需升阳,或晨起服姜糖水,或适当运动,或艾灸百会、大椎,或服辛温药物,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最有速效。三药合用,最擅振奋阳气,祛散阴霾,通阳化气。

 

今日一女病人两眉头之间发晕数月,不眩,拒绝去医院。先针印堂、攒竹、足三里、四关诸穴,效果不明显。再针然谷,针入晕去,豁然舒适,留针时病人沉沉睡去。分析其机理,然谷为水经火穴,以引火归元;肾与膀胱互为表里,且上下经顺接,肾经穴能通畅膀胱经气;癸肾与戊胃化合,肾经然谷能降胃气之冲逆。

 

一男患肾结石,疼痛剧烈,用过阿托品、地佐辛等药,但只能维持四五个小时不痛,移时又复发。刻诊腰痛剧烈,不能直腰,小腹胀满,已经一天未小便。急针太溪、三阴交、太冲、水泉、人中、涌泉诸穴,痛略减,再针耳穴肾、神门、皮质下、腰椎,其痛即消失,针后已可小便。第二天再针,自述痛已不明显发作。

 

该病人第三天再来针灸时告知,上次针灸时,下腹有气在乱窜,然后放几个屁,即觉非常舒服,回家又放了几个屁,诸不适即完全消失,现小便正常,诸痛胀皆消。因结石移动时划伤血络,前曾嘱用数个藕节煮水服,可以凉血止血,服后效果满意。并辅以煨肾丸加减,以补肾利尿缓痛。诸法合施,故能迅速收取卓效。

 

朋友夫人晚上急诊,咳嗽不断,一声接阗一声,咳声高亢,自述肺都要咳出来了,难受之极,几乎不能说话。急针:风池、风府、大椎,针入咳即大减;再针鱼际、孔最、太冲,留针半小时,咳已停止。出针后未再咳嗽。就我的临床经验,咳嗽发作时针灸最能速效,且多可针入即效。病情越重、越急,效果越是明显。

 

今日又来一位肾结石急诊患者,男,近四天肾结石疼痛发作,不能说话,弯腰行走,非常痛苦。急针肾经原穴太溪,针入稍提插捻转泻法,其痛立减。再按其筑宾穴,自述有酸胀感上传至肾区,此为针筑宾,痛又大减。更针肾经郄穴水泉,针入其痛若失。凡此类疼痛,我常循经远取俞穴或郄穴,往往可以速效。

 

三、妇幼病

 

 

夫人的朋友产后第二天乳汁不下,乳房能触及肿块,因胀痛难忍,已一夜未眠,要求速效。急针少泽、内关、足三里、上巨墟、下巨墟、太冲诸穴,针入数秒钟乳房胀痛即消失。再处方:赤芍60,生甘草30,冬瓜仁30,瓜蒌仁30炒打,王不留行30、路路通30,通草10克,川楝子10。针刺两次,服药两付,诸不适皆愈。

 

有人说子宫肌瘤不能吃温性食物,不能喝姜糖水,否则会加重病情。从中医来分析,之所以患子宫肌瘤,是因为体质阳虚,阳气的气化功能下降,导致痰浊水饮血瘀等积聚于胞宫,凝滞成块,即是肌瘤。因此说,子宫肌瘤不但能吃温性食物,而且,需要常吃,以求改变其阳虚体质。若能配合汤药及针灸,多能治愈。

 

常有人问,排卵期能不能针灸,会不会影响受精卵着床;又问,针灸治疗不孕,万一发现已经怀孕了,会不会伤损胎儿?——针灸是非常高明的治病手段,可以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畅和气血,扶正祛邪,安定神志。由此说,针灸治疗不孕极效,既不会伤损胎儿,还可让孕妇脏腑功能更平衡,人体更健康,

 

有人问,小儿能灸足三里吗?一般来说,年过三十之后方可艾灸足三里养生,能使胃肠功能不减,元气不衰。小儿稚阴稚阳,阳气本来不衰,若滥灸足三里,反易动火,致中焦积热而患病。推之,艾灸可用于小儿,但只限于生病之时,比如,感冒发烧,用艾条温灸大椎或身柱等穴,但要注意:中病即止,切不可过灸。

 

一八个月孕妇突然外阴瘙痒,影响睡眠。针足三里、蠡沟、行间诸穴,并配合苦参60克、黄连30克水煎外洗,数次而愈。病人自述,针灸的效果要优于外洗方。我曾诊治过多例孕妇患咳嗽、呕吐、头痛、感冒等,只用针灸,都能收取卓效。就我临床所见,孕妇的任何病症都可选择针灸治疗,既不影响胎儿,又能速效。

 

针灸最能速效,屡屡能让病人从病痛中马上解脱出来。以刚刚诊治的女病人为例,因巨大子宫肌瘤压迫引起下腹疼痛,兼有左侧腰胀,呈痛苦面容。急针中极、归来、关元疏通局部气机,配合足三里(戊癸相合,且为土经土穴)、太冲(循行抵小腹)、太溪(肾经土穴,原穴)、束骨(循行过腰),针入其痛胀立去。

 

产后不少女人出现下腹及环脐周围皮肤肌肉松软无力,按之毫无弹性,或伴有腹部鼓起,有的多年后可以慢慢恢复,有的则永远也未能彻底复原。元气健旺,则肌肤充满弹性;元气不足,肌肤缺少活力而松软。我临床治疗数例,针刺脐周上下左右各1.5寸四穴,配合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疗效极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