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中的抽象观察法

 昵称1414545 2017-02-11

    

抽象观察法

     在讲解这个方法之前,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下什么是抽象。在常规的理解中,抽象往往是和具象相对应的。一个看不出画的什么东西的画,就会有人说是抽象画。实质上,抽象的来源依然是具象,抽象这个词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从表象中抽取规律性的共同性的因素,忽略那些个体性的缺少代表性的因素来进行归纳和研究。在平面艺术中,观众会对抽象规律有一种情感上的反应,这种反应我们称为形式感。也就是说抽象的元素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些让很多人看不懂的线条色彩之中,在具象的物体里同样存在着抽象因素。

   在摄影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摄影的构图要简洁。于是就有朋友拿了些照片给我看,比如拍一朵花或者一个人,然后直接用长焦大光圈虚化掉背景,我告诉他,你的构图过于简单,不耐看。他反问道:构图不是要简洁吗?实际上,简洁和简单完全是两码事,简洁是通过对画面规律性的提取,对画面中抽象元素的把握,找出构成照片的必要元素,并让它们形成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的观赏次序。这是一种带有逻辑性的表述,它不是以牺牲画面元素来获得的简单。听起来很拗口么?打个比方:写作文也要语句简练,但是语句简练和不知道写什么好,一篇文章寡言少语的简单绝不是一回事。同样的,如果一篇文章把一个人隔离出他所处的环境,写得和不食人间烟火一样,也绝对不是一篇好文章。摄如行文,简洁而不孤立,丰满而不臃肿,把众多元素安排得井井有条,详略得当才是我们摄影作品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说摄影是一种语言,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语言是相通的,摄影和文学,如同中文和英文,语法结构或许差异很大,但逻辑性却是差不多的。很多世界名著,翻译成多国语言依然魅力不减就是这个道理。而一张好的照片,就如同一张好的作文的视觉版。


  这自然是一张具象的照片,但里面有一些抽象因素。画面的整体是由一段弧和一个圆相切形成的,这是组成画面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让一组复杂的物体看上去非常简单,画面因为归纳而产生条理,从而获得视觉上的次序感和愉悦感。在我们开始学习用这种方式观察时,可以从一些简单的静物、花卉开始入手,可以试着自己去摆放静物,来体会如何利用器物的形状、线条组成画面。


   在风光的拍摄中,剪影和影子常常有明显的线条感,而且由于画面扁平,各种元素都压缩在阴影中,所以比较容易让我们去关注那些点线面形成的美感,而不会让画面显得杂乱。在这张照片中,画面中的主要因素都是以剪影形式出现的。它们依次有点(鸟)、线(电线杆)、由线组成的面(栏杆)、面(桥体)。通过对这种排列方式的观察,来感受抽象元素带来的美感。



     在这张照片里,抽象元素的组合也同样非常丰富,点线面具有。这张照片中要强调的是,多条线不仅仅是线,更是一个面,它让蓝色的天空产生了一个面的过度,并让画面中的多个面产生由深到浅的变化。墙体最深,阳光下的木头栏杆次之,电线形成的面再次之。而两只鸟实际是处于三个面的封闭区域之中,虽然这个点不大,却因此非常突出。



这组照片是一个工业园天桥的影子,当我从这里走过时,我就立刻被这个影子所吸引了。它象一个巨大的胶片铺在地上,正午的硬光让影子非常清晰,点线面的抽象元素排列趋势明显。有的朋友问我,请问广角买广的够用?24的够吗?16的呢?需要12的广角吗?我是一个把焦段看得异常重要的人,当你特别的关注这些抽象因素时,你会更加明白焦段的重要。一条线要产生趋势感,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一组线要产生足够的规律,需要有足够的数量,一些点,要具有相当的分量,需要有足够的密度或者大小,一个面要支配一个画面,则需要有足够的完整性,而这些因素因画面的需要而又有种种变化。因此,选择一个准确的焦段,才能具备正确的透视感,才能容纳足够产生规律的点线面。比如这张照片,如果镜头焦段不够广,则影子在画面中产生的曲线弧度就不会这么长,自然无法体现曲线的流畅;而如果焦段更广,影子在画面中的比例会缩小,弧度产生的冲击力也同样会减弱。而这绝对不是变焦靠走就能解决的。(有些朋友喜欢用一个定焦挂机,拍广一点就退一点,拍满一点就近一点,称为变焦靠走)你必须在某一个位置上,才能产生完整的形态,并只有一个焦段能刚好把这个趋势记录下来,所以很难说广角到多广是够用。我在拍摄时选择镜头的根据就是,形成我需要的“趋势”的元素,需要什么样的焦段才能把它包容进来,而这种容纳,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这是在中午强光下拍摄的荷叶,它看上去就像从天空俯拍的大陆和海洋。我在观察中首先感兴趣的正是荷叶在影子中产生的曲线,它自然的产生,如同海岸线的曲线一样漂亮。而下面要做的是,选择合适的镜头把这个曲线完整的记录下来。如果你能发现它的美丽,则一切拍摄都是简单的。


这张照片里线和面的构成感非常明显,画面里任何一个块面的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大面积的阴影是一个深色的面,它让画面中出现多条倾斜的线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着画面的重心。墙上的窗户实际是一个由多条短线构成的小面,它的出现让土黄色的一大块面发生了变化,并在画面中心线以上多了一小块深色区域,使它与下半部分大块的黑影做平衡。在天空和墙面之间,有一排木栅栏,它的存在打破了蓝色和土黄色之间生硬的划分,让两者之间多了一块缓冲区。整个画面从大的面来分析,是由黑色黄色蓝色来分割的,而其中窗户和木栅栏则起到了呼应和丰富层次的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虚化背景能突出主体,让画面简洁。这话本身也没错,很多新手也正是因为拍了几张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而沾沾自喜。但需要明白的是,这是突出主体最简单容易,也最初级的方法,甚至最懒的办法。由于画面中虚化掉了背景,虽然突出了主体(就剩主体了,能不突出么),但是画面信息量也大为减少。所以摄影里还有句话:水平越高,光圈越小。这话虽说有点极端,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漂亮的虚化可能让你快速的喜欢上摄影,但是你要尽快放下这根拐杖,丰富自己的观察方式,掌握更多的摄影语言,才能真正的跨入了摄影之门,而掌握抽象观察是你迈过摄影之门的重要台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