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瑞霭:治疗面瘫案

 杉木轩 2016-12-24

明医公开课第302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柴瑞霭

编辑:李邦源



辨证论治提要:少阳失疏,枢机不利,风痰挟热,郁滞经络证;治以疏解少阳,宣透郁热,清化痰湿,祛风通络;方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牵正散合方加减。


吕某,女,17岁,学生,2003年10月17日初诊。

 

初诊:患者身体微胖,平素多痰;性格急躁,容易动怒。15天前因患外感,自觉头晕口苦,胸胁闷满,微有寒热,经调治基本痊愈。2003年10月9日患者晨起自觉左侧颜面麻痹、垂痛,左眼流泪。次日,又增口眼歪斜,左耳后及耳中疼痛,左口角麻木,喝水流涎,闭目露睛,左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


刻诊:左侧颜面麻痹、垂痛,口眼歪斜,左眼流泪,左口角麻木,喝水流涎,左眼闭目露睛,左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左耳后、耳中疼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中医诊断:面瘫。

证属:少阳失疏,枢机不利,风痰挟热,郁滞经络。

治法:疏解少阳,宣透郁热,清化痰湿,祛风通络。


处方:

柴胡18g,清半夏12g,黄芩10g

生甘草6g,炒栀子10g,淡豆豉12g

白附子12g,白僵蚕10g,全蝎6g

葛根20g,天麻10g,钩藤15g

茯苓15g,丝瓜络15g

5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21日二诊:服药后,患者自述左耳后及耳中疼痛消失,余症如故,舌脉同前,故以初诊方去淡豆豉、丝瓜络,加钩藤至30g,以增强平肝息风作用,5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26日三诊:药后患者自觉左侧颜面部垂痛消失,颜面麻痹及口眼歪斜,左口角麻木明显减轻,口水能收,左眼闭目露睛明显好转,左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舌象同前,脉变弦细。再以二诊处方加乌梢蛇10g,增强祛风通络作用,继服7剂,水煎服,日1剂。随访诸症消失,痊愈。


按:本案患者身体微胖,平素多痰,说明是痰湿之体;性格急躁,容易动怒,说明肝胆郁热。15天前又患外感,其表现头晕、口苦,胸胁闷满,微有寒热,又说明少阳外感,枢机不利,经脉失疏。直到初诊,患者自觉左侧颜面麻痹、垂痛,口眼歪斜,左耳后及耳中疼痛,左口角麻木等面瘫症状的出现,说明少阳失疏,脉络闭阻,因为“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综合以上分析,病机当为少阳失疏,枢机不利,风痰挟热,郁滞经络;治则当宜疏解少阳,宣透郁热,清化痰湿,祛风通络;选方当以小柴胡汤去人参、生姜、大枣等甘温之品,疏解少阳,疏通脉络;合栀子豉汤宣透郁热;合牵正散加天麻、钩藤、茯苓、丝瓜络清化痰湿,祛风通络;因额头、颜面同属阳明,故再加葛根阳明之经药,以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


全方使少阳和解,枢机得通,郁热宣透,痰热清化,郁滞得疏,经脉疏通,面瘫自愈。柴师在治疗面瘫时常常以牵正散为基本方,但要求必须找出面瘫的致病原因,治病必求于本,并将治本之法与牵正散合用,务期达到标本同治。


摘自

《全国名老中医柴瑞霭临床经验集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