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瘫辩证

 清茶清清 2017-09-27


面瘫亦称口僻,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入风门中论述。明·楼英《医学纲目·口眼斜》有:“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斜者。”可见单纯口眼歪斜而不伴偏瘫者,此即面瘫(口僻症)。

一、临床表现 面瘫相当于西医所称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麻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严重的则口角流涎,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而后疼痛。

二、病因病机 面瘫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而发生。《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说:“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可见面瘫是由络脉空虚受风而得。但外有感受风寒、风热的不同。内有风痰瘀血阻滞脉络;外感风寒,风痰阻络;少阳失疏,郁滞经络;气虚血弱,风邪入络;肝经实热,经络痹阻;中气不足,风痰阻络等等亦能导致面瘫。

三、辨证论治 面瘫临床表现以突然口眼歪斜为主的症状,基本病理机制是风痰瘀血,阻滞脉络,基本治疗原则为祛风化痰,养血和营,通络牵正。基本方药是牵正散。“牵正”其意是将已歪斜的口眼部肌肉恢复如初,方用白附子辛散,善治头面之风;僵蚕化痰,能驱络中之风;全蝎又为定风止掣之要药。三者合用,力专效著。并用热酒调服,更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急性期可改用汤剂。以上普遍适宜于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乘袭,痰瘀阻络所致的面瘫,临床也最为常用。然而除风痰瘀血阻滞脉络单纯的致病因素外,我们在临床上不能把面瘫都视为一个局部的、单纯的病证,往往有诸多病因可以诱发,因此我们在临床也要通过整体辨证,结合诱发的病因论治。面瘫的基本症状是口眼歪斜、颜面麻痹、露睛流泪、口角下垂、喝水流涎、鼓腮漏气、额纹及鼻唇沟变浅、耳后压痛等,但根据诱发的病因病机不同,伴发的证候亦不同:若外感风寒,风痰阻络的多因突遇风寒,贼风外袭,伴有患侧头、前额、太阳穴及耳根紧缩疼痛,头痛无汗,项强恶寒,舌正质红偏暗、苔白薄腻,脉弦滑,右寸浮兼小紧。治宜解肌疏风散寒,祛痰通络舒经。方用葛根汤合牵正散。少阳失疏,郁滞经络多因情志不遂,感受风邪,伴见耳中、耳根、耳际疼痛,口苦口干,舌红苔白,脉弦。治宜疏通少阳,清化痰湿,祛风通络。方用小柴胡汤合牵正散加减。气虚血弱,风痰入络多因营卫不和,卫外不固,伴有面色萎黄,体虚多胖,身易汗出,稍冷畏寒,舌淡苔薄,脉象弱涩。治宜补气益血,调和营卫,搜风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牵正散。中气不足,风痰阻络多因正气不足,络脉空虚,伴有面色萎黄,身体易倦,少气乏力,饮食不振,舌淡少苔,脉细无力,弦缓弱。治宜补益中气扶正为主,兼以祛风化痰舒络。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牵正散等。面瘫虽为局部病变,然而中医必须从整体着眼,临床认真辨证论治,方可疗效显著。

四、临床分型

(一)阳明风痰阻络,兼太阳外感风寒 1.临床表现:因突遇风寒,天气骤冷,包裹不严,贼风外袭,出现偏侧前额、太阳穴及耳根紧缩疼痛,继而口眼歪斜,患侧颜面瘫痪麻木,额纹消失,闭目露睛,眼角怕冷,遇风流泪,口角流涎,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伴有头痛无汗,项强恶寒,舌正质红偏暗,苔白薄腻,脉弦滑,右寸浮兼小紧。 2.病机分析: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风痰阻于阳明头面经络,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故见患侧头、前额、太阳穴及耳根紧缩疼痛,口眼歪斜,面部瘫痪麻木;由于口角歪向一侧,故见另一侧闭目露睛,眼角怕冷,遇风流泪,口角流涎,额纹及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甚者,则鼓腮漏气;因感受风寒,营卫凝滞,故伴有头痛无汗,项强恶寒;舌正质红偏暗,苔白薄腻,脉弦滑,右寸浮兼小紧为阳明风痰阻络,太阳外感风寒之征。 3.治疗原则:解肌疏风散寒,除痰通络舒经。 4.选方用药:葛根汤合牵正散加味。

5.典型病例: 病例一:阳明风痰阻络,兼太阳外感风寒致面瘫(面神经麻痹)案 贾某,男,62岁,农民,2003年2月22日初诊。 初诊:患者面瘫3个月。3月前外出突遇风雪,天气骤寒,出现前额、右太阳穴及耳根紧缩疼痛,1日后继发口眼歪斜,右侧颜面瘫痪麻木,鼻唇沟消失,鼻准偏向左侧,右眼角凉,遇风流泪,眉毛下垂,右侧额纹消失,同时白痰量多,虽未间断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刻诊:右侧前额、太阳穴紧缩疼痛感,面瘫诸症如前,而且白痰仍多,舌质正常,苔白薄腻,脉弦滑,右寸浮兼小紧。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证属:阳明风痰阻络,兼太阳外感风寒(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治法:解肌疏风散寒,祛痰通络舒经。方药:葛根加半夏汤合牵正散加味。处方:粉葛根20g,麻黄6g(先煎去沫),桂枝10g,炒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6枚(擘),清半夏12g,天麻10g,白僵蚕10g,全蝎3g,白附子10g,乌梢蛇12g。3剂,水煎服,日1剂。2月26日二诊:从服第1剂药开始前额即有微汗,至3剂药后,前额、颜面及太阳穴紧缩感以及眼角凉消失,遇风流泪显减,少量白痰,舌正苔白,右脉仍浮滑小紧,10剂,水煎服,日1剂。 3月8日三诊:服完上药后,口眼歪斜及面瘫诸症痊愈2/3,眼角渐正,偶有怕凉,遇风流泪消失,白痰,舌质红,苔薄滑微黄,右脉尚浮滑小紧,左脉弦细滑。再宗一诊处方,方中赤芍易白芍(去敛阴静之白芍,加活血动之赤芍),10剂,水煎服,日1剂。 3月19日四诊:来诊时口眼斜复正,面瘫诸症全部消失,但遇天阴天冷时偶有轻度眼角凉,迎风流泪,右侧额、面不适,而且近日时有额面及全身微汗,舌质红苔淡,脉弦细滑。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宣痹。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牵正散加味。处方:生黄芪40g,桂枝12g,炒白芍20g,生姜15g,白僵蚕10g,天麻10g,白附子10g,全蝎3g,乌梢蛇12g,大枣8枚(擘)。10剂,水煎服,日1剂。 4月1日五诊:药后微汗已止,天阴、天冷时偶发诸症消失。停服中药,嘱其防寒保暖,以防复发。

【按语】该案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3个月效果不显。病程虽已3个月,但我在临床仍然抓住症、舌、脉,仔细辨证,病机仍属阳明风寒郁表,风痰湿邪阻络。故投《伤寒论》葛根汤治阳明郁表之风寒,加半夏燥湿化痰,开结疏络。实为《伤寒论》葛根加半夏汤,再用牵正散配天麻、乌梢蛇搜风止痉通络。至四诊阳明郁表之风寒已散,风痰湿邪阻络之象渐退,然出现易有微汗,可知营卫不调表虚之象渐露,此时面瘫诸症显去,口眼斜显复,故遵有是证便用是药的原则,方随证更,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阳,养血和营,配牵正散、天麻、乌梢蛇治风痰不尽之邪。几经调治,不但使邪去,而且使正扶。

(二)少阳失疏,夹风夹痰,郁滞经络 1.临床症状:初起先现耳中、耳根、耳际疼痛,随后出现颜面麻痹、垂痛,眼角流泪,口眼斜,重者口角流涎,闭目露睛,一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舌红苔白,脉弦。 2.病机分析:“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少阳外感,枢机不利,脉络闭阻,故首先出现耳中、耳根、耳际疼痛;少阳失疏,夹风夹痰,郁滞经络,故继而出现颜面麻痹,闭目露睛,眼角流泪,口眼斜,鼓腮漏气,口角下垂流涎,额纹及鼻唇沟变浅;舌红苔白,脉弦为少阳失疏,枢机不利之征。 3.治疗原则:疏通少阳,清化痰湿,祛风通络。 4.选方用药:小柴胡汤合牵正散加减。

5.典型病例: 病例二:少阳失疏,枢机不利,风痰夹热,郁滞经络致面瘫案 吕某,女,17岁,学生,2003年10月17日初诊。 初诊:患者身体微胖,平素多痰,性格急躁,容易动怒。15日前外感后头晕口苦,胸胁闷满,微有寒热,调治基本痊愈。2003年10月9日晨起左侧颜面麻痹、垂痛,左眼流泪。次日,又增闭目露睛,口眼斜,左耳后及耳中疼痛,口角下垂流涎,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刻诊:左侧颜面麻痹、垂痛,闭目露睛,眼角流泪,口角下垂流涎,鼓腮漏气,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左耳后、耳中疼痛,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面瘫。证属:少阳失疏,枢机不利,风痰夹热,郁滞经络。治法:疏解少阳,宣透郁热,清化痰湿,祛风通络。方药:小柴胡汤、栀子豉汤、牵正散合方加减。处方:柴胡18g,清半夏12g,黄芩10g,生甘草6g,炒栀子10g(捣),淡豆豉12g(后入),白附子12g,白僵蚕10g,全蝎6g,粉葛根20g,明天麻10g,双钩藤15g,茯苓15g,丝瓜络15g。5剂,水煎服,日1剂。10月21日二诊:耳后及耳中疼痛消失,余症如故,舌脉同前,故以初诊处方去淡豆豉、丝瓜络,加双钩藤至30g,以增强平肝息风作用,5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26日三诊:颜面部垂痛消失,颜面麻痹及口眼斜、口角下垂流涎明显减轻,口水能收,眼闭目露睛明显好转,额纹及鼻唇沟变浅,舌象同前,脉象弦细。再以二诊处方加乌梢蛇10g增强祛风通络作用,继服7剂,水煎服,日1剂。随访诸症消失,痊愈。

【按语】本案身体微胖,平素多痰,说明是痰湿之体;性格急躁,容易动怒,说明肝胆郁热。15日前又患外感,其表现头晕、口苦,胸胁闷满,微有寒热,又说明少阳外感,枢机不利,经脉失疏。患者左侧颜面麻痹、垂痛,口眼斜,耳后及耳中疼痛,口角下垂等面瘫症状的出现,说明少阳失疏,脉络闭阻,因为“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综合以上分析,病机当为少阳失疏,枢机不利,风痰夹热,郁滞经络。治则当宜疏解少阳,宣透郁热,清化痰湿,祛风通络。选方当以小柴胡汤去人参、生姜、大枣等甘温之品,疏解少阳,疏通脉络;合栀子豉汤宣透郁热;合牵正散加天麻、钩藤、茯苓、丝瓜络清化痰湿,祛风通络。因额头、颜面同属阳明,故再加阳明之经药粉葛根,以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全方使少阳和解,枢机得通,郁热宣透,痰热清化,郁滞得疏,经脉疏通,面痹自愈。我在治疗面瘫时常以牵正散为基本方,但要求必须找出面瘫的致病原因。治病必求于本,并将治本之法与牵正散合用,务期达到标本同治。

(三)气虚血弱,营卫不和,风邪入络 1.临床表现:颜面麻痹伴下垂感,眼角流泪,口眼斜,口角流涎,额纹及鼻唇沟变浅,伴有面色萎黄,体虚多胖,身易汗出,肢冷畏寒,舌淡苔薄,脉象弱涩。 2.病机分析:气主温煦,血主濡养;卫能固外,营能运行。若气虚血弱,营卫不和,风邪入络,经络痹阻,故见颜面麻痹、口眼斜等一系列面瘫症状;由于平素气虚血弱,营卫不和,故伴见面色萎黄,体虚多胖,身易汗出,稍冷畏寒。舌淡苔薄,脉象弱涩为气虚血弱,营卫不和之征。3.治疗原则:补气益血,调和营卫,搜风通络。 4.选方用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牵正散。 5.典型病例: 病例三:气虚血弱,营卫不和,风邪入络致面瘫(面神经麻痹)案 李某,女,44岁,职工,2009年12月26日初诊。 初诊:患者形体消瘦,平素容易头晕,身体疲乏,经年畏寒,四末冰冷,消化差,口中异味。自幼脾气虚弱,胃纳亦差,偶有饮食不慎即大便溏薄。11月上旬母亲患病住院,其每日陪伴在医院,劳累过度,11月19日晚上受凉后,引起左侧颜面麻木,用毛巾热敷,微觉舒服。20日晨就诊临猗县某医院神经内科,予肌注维生素B12及口服西药B1、B6等,治疗10日,微有好转。上药服完后一直自行用毛巾热敷,但病情逐渐加重,颜面两侧感觉不同,左侧颜面麻痹,眼睑下垂感,遇冷流泪。经同事介绍来诊。刻诊:左侧颜面麻痹、下垂感,眼角遇冷流泪,额纹及鼻唇沟变浅,耳后及耳中疼痛。伴有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经年畏寒,四末冰冷,稍微运动即出汗量多,消化差,口中异味,偶有饮食不慎即大便溏薄。舌质正常苔白,脉弦细弱。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辨证:气虚血弱,营卫不和,风邪入络。治法:补气益血,调和营卫,搜风通络。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牵正散。处方:生黄芪30g,桂枝10g,炒白芍18g,鲜生姜12g,大枣6枚(擘),白附子10g,白僵蚕10g,全蝎6g,当归12g,鸡血藤30g,木瓜10g,乌梢蛇12g。14剂,水煎服,日1剂。 2010年1月11日二诊:颜面麻痹、眼角遇冷流泪、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明显减轻。耳中疼痛消失,存耳后抽痛感。面色萎黄,头晕乏力略微减轻,四末微温,运动后出汗减少,纳化好转,晨起口中异味,舌脉同前。用药:上方黄芪加量为40g,桂枝加量为12g,减全蝎为3g,另加党参15g。继服3周,诸症消失,痊愈。

【按语】患者禀赋不足,素体较差,而且自幼脾气虚弱,胃纳亦差,故消化差,口中异味,大便溏薄。脾胃虚弱,脾不健运,胃不纳化,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日久必然累及营卫气血俱虚,阳气不足,故又见经年畏寒,四末冰冷。患者原本营卫气血俱虚,阳气不足,营卫失和,适逢其母患病,熬夜照顾,过度劳累,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颜面而发生面瘫。因此该案的病因病机为气血俱虚,阳气不足,营卫失和,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入络,气血痹阻。治疗原则当以补气益血,调和营卫,搜风通络。该案虽为面瘫,但其致病之因为气血两虚,营卫虚损,阳气不足,复感风寒,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治疗血痹之病机相符,故借用《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益气养血,调和营卫,通阳行痹;合牵正散加乌梢蛇祛风通络。方中当归、鸡血藤、木瓜又能养血和血,濡养舒筋活络。另外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亦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全方合用使气血渐充,营卫调和,阳气得通,痹闭得行,风祛络通,面瘫自愈。我个人体会:该案虽然是面瘫,但其病机与血痹相同,故不泥于病名而着眼于病机,借用《金匮要略》治血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着眼点,以气虚血弱为本,风邪侵袭为标。故治疗时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则面瘫自愈。

(四)肝经实热,风痰瘀滞,经络痹阻 1.临床症状:颜面麻痹伴有垂痛,闭目露睛,眼角流泪,口眼斜,口角下垂,喝水流涎,鼓腮漏气,额纹及鼻唇沟变浅。耳后及耳中抽痛,伴有性情急躁,容易动怒,心烦口苦,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弦滑数。 2.病机分析:肝性刚强,职司疏泄条达。若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夹风、痰、瘀痹阻经络,则见颜面麻痹,闭目露睛,眼角流泪,口角下垂,喝水流涎,鼓腮漏气,额纹及鼻唇沟变浅;肝郁化火,肝经实热,故常伴性情急躁,容易动怒。心烦口苦,耳后及耳中抽痛,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弦滑数为肝经实热,风痰瘀滞之征。 3.治疗原则:清泻肝火,化痰活血,祛风通络。 4.选方用药:自拟龙菊清肝饮合牵正散加减。

5.典型病例: 病例四:肝经实热,风寒外袭,气血痹阻,兼有血瘀致面瘫(面神经麻痹)案 段某,女,54岁,退休,2009年12月21日初诊。 初诊: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容易动怒。因26日前凉水洗头,加之晨起吹风引起右侧头部游走性疼痛,遂就诊于某市医院,诊断为头部血管痉挛,口服西药5日,效果不明显。第6日晨起出现双目发黏,口唇发麻,继而出现右侧口眼斜,右耳带状疱疹,输液治疗口眼斜有所好转,但未彻愈,今来我院请中医治疗。刻诊:右侧颜面麻痹、垂痛,闭目露睛,眼角流泪,口眼斜,鼓腮漏气,口角下垂,喝水流涎,唇角部瘀斑,额纹及鼻唇沟消失,右耳带状疱疹,耳后及耳中抽痛,伴性情急躁,心烦口苦,小便色黄,大便偏干。发病后,午后、夜间易出汗,双目视物模糊,自觉右侧耳根部怕冷。舌红少苔,左脉弦细滑数、右脉弦细数。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证属:肝经实热,风寒外袭,气血痹阻,兼有血瘀。治法:清泻肝火,解毒清热,祛风通络。方药:自拟龙菊清肝饮合牵正散。处方:龙胆草10g,杭白菊15g(后入),生黄芩10g,炒栀子10g(捣),夏枯草15g,金银花30g(后入),血丹参15g,白僵蚕10g,全蝎6g,乌梢蛇12g,天麻10g,钩藤15g,红花10g,当归尾10g,白附子10g。5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26日二诊:颜面麻痹、垂痛,眼角流泪,口眼斜,口角麻木,喝水流涎,唇角部瘀斑,闭目露睛减轻,额纹及鼻唇沟显露但仍浅,鼓腮漏气。药后带状疱疹疼痛消失,口苦、急躁心烦消除,大小便正常。怕冷明显好转,午后、夜间出汗减少,双目视物微有模糊,仅存耳根部怕冷。舌红少苔,脉弦细滑数。上方白僵蚕、天麻、当归尾、白附子量加至12g,另加制没药6g。21剂,水煎服,日1剂。 2010年1月4日三诊:面瘫症状完全消失,稍微怕冷,右侧颈部微疼痛,偶有口苦。舌红苔白,脉平。证属:肝经实热,瘀血阻络。治法:泻肝清热,化瘀通络方药:自拟龙菊清肝饮。处方:龙胆草8g,黄芩10g,杭白菊12g(后入),银花18g(后入),炒栀子10g(捣)全蝎6g,白僵蚕10g,天麻10g,钩藤15g,乌梢蛇12g当归尾12g,红花10g,桃仁10g(捣)。再服12剂,水煎服,日1剂。诸症消失。

【按语】由于患者平素性情急躁,容易动怒,正如朱丹溪所说:“气有余便是火。”气郁化火,肝火上炎,说明患者宿有肝经实热的基本病理机制,从性情急躁,心烦口苦,小便色黄,大便偏干以及发病第6日又伴发带状疱疹分析可以得知。26日前又因时值隆冬,天气寒冷,睡前用凉水洗头,次晨早起寒风吹面,风寒外袭入中经络。由于肝经实火上扰,气热怫逆,风寒外袭,风邪入络,寒性凝滞,合而痹阻颜面,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形成面瘫。因此就形成了肝经实热,肝火上炎。风寒外袭,气血痹阻,痹阻日久,兼有血瘀的病因病机。因此该案的治疗原则当清泻肝火,解毒清热,以治宿有之肝经实热,肝火上炎;祛风通络,活血宣痹以治新患之风寒入络,气血痹阻。该案宿有肝经实热,肝火上炎,在面瘫期间又伴发缠腰火丹(西医称带状疱疹,民间称蜘蛛疮),继而又有风寒外袭,气血痹阻引发的面瘫新疾。前者因肝经实热,肝火上炎所致,后者因风寒入络,气血痹阻所致,故临床上宜兼而治之。故余用自拟方龙菊清肝饮加减(龙胆草、杭白菊、生黄芩、炒栀子、夏枯草)清泻肝火,解毒清热;合《杨氏家藏方》牵正散,附子、僵蚕、全蝎加乌梢蛇、天麻、钩藤祛风化痰,宣痹通络;加红花、当归尾、丹参活血化瘀。全方使肝经实火清泻,肝经热毒清解,风寒夹痰搜除,气血痹阻宣畅,使面瘫和缠腰火丹两种疾病一方而统治,悉获痊愈。

(五)中气不足,络脉空虚,风痰阻络 1.临床症状:口眼斜,面部麻木,眼闭不实,迎风流泪,口角流涎,面色萎黄,身体倦怠,少气乏力,食欲不振,舌淡少苔,脉细无力,弦缓弱。2.病因病机:中气不足,阳气不布,则肌肉松弛无力。若中气不足,络脉空虚,风痰阻络,故见口眼斜,面部麻木,眼闭不实,迎风流泪,口角流涎;中气不足,正气虚弱,阳气不布,气化失司,故面色萎黄,身体倦怠,少气乏力,食欲不振;舌淡少苔,脉弦细而缓为中气不足,风痰阻络之征。 3.治疗原则:补益中气扶正为主,兼以祛风化痰舒络。 4.选方用药:补中益气汤合牵正散加味。对中气不足,卫表不固,常易汗出,容易感冒者可用玉屏风散合牵正散加味。

5.典型病例: 病例五:中气不足,风痰阻络致面瘫(面神经麻痹)案 王某,女,15岁,1990年4月6日初诊。 初诊:患者素体较差,平常面色萎黄,不经意出现面神经麻痹,迄已12日。虽经服用天麻、白僵蚕、全蝎、白附子、当归、荆芥、川芎、蔓荆子、防风、双钩藤等3剂,症情如故。刻诊:口眼斜,眼闭不实,时有流泪,面色萎黄,少气乏力,舌质淡红,脉弦缓弱。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证属:中气不足,风痰阻络。治法:补益中气扶正为主,兼以祛风化痰舒络。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牵正散加味。处方:生黄芪18g,党参12g,生白术12g,当归9g,柴胡6g,升麻3g,白僵蚕8g,陈皮9g,白附子8g,全蝎3g,双钩藤12g,川芎6g,蔓荆子8g,炙甘草4g。3剂,水煎服,日1剂。 4月10日二诊:3剂后,面部麻木明显减轻,精神状况亦有好转,但仍有眼闭不合,尚有小缝,舌脉同前,继以上方更生黄芪24g,白僵蚕9g,白附子9g,蔓荆子9g,加红花,鲜生姜。剂,水煎服,日剂。 4月14日三诊:药后面部麻木基本消失,眼能闭合精神好转,舌脉同前。处方:生黄芪20g,党参10g,生白术10g,当归6g,柴胡6g,升麻3g,白僵蚕10g,全蝎3g,白附子9g,红花6g,炙甘草6g,鲜生姜9g。4剂水煎服,日1剂。

【按语】本案面瘫诸症较轻,而且平素体质较差,中气虚弱,风因虚而入,痰因虚而生。再结合临床口眼斜,眼闭不实,时有流泪,面色萎黄,少气乏力,舌质淡红,脉弦缓弱,说明中气不足是其本,风痰阻络为其标,故用《脾胃论》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扶正以治其本;合《杨氏家藏方》牵正散,祛风化痰舒络以治其标。俾中气得复,风痰得祛,面瘫自愈。我在此案中初用黄芪量小,继而量大,终又量小,是因为患者平素体质虚弱,中气素虚。初用量小是怕虚象日久,虚不受补;继而加大用量是因为虚象渐复,且已经过黄芪小量的适应过程;终又量小是因为体虚渐复,中气渐足,故不需要用量再大。再如,该案病机既为中气不足,风痰阻络,何以用少量红花活血化瘀?因为患者除素体较差外,而且有中气不足,气虚推动无力最易产生血瘀,而且风痰阻络亦易致瘀,故在补益中气、祛风化痰的基础上少佐红花以静中有动。我的经验证明,补气活血能使临床效果更好,病程缩短,而且治愈后不易复发。另外,面瘫案一病程较长,用葛根加半夏汤23剂面瘫始愈,而该案仅用补中益气汤10剂即愈。由此可见:治疗面瘫要结合平素的体质情况、患病时的病邪轻重以及患病后的病程长短综合分析,整体把握,辨证施治,才会获得满意疗效。

病例六:正气虚弱,络脉空虚,风邪阻络,郁滞少阳致面瘫(面神经麻痹)案 侯某,男,39岁,农民,2009年2月12日初诊。 初诊:患者平素体弱多汗、易感冒。2008年12月20日因感受风寒出现左侧头痛、清涕、身楚,服感冒胶囊,病情减轻未痊愈。2009年1月31日晚左侧耳根抽跳疼痛,次日刷牙时口水不收。2月3日出现左侧面部麻木、口眼斜、迎风流泪,口齿不清,此后逐渐加重。在当地卫生所针灸10日,病情未见好转,且增左侧头痛,故来就诊。刻诊:左侧面部麻木、口眼斜、口角流涎,左侧头痛,耳根抽、跳疼痛,迎风眼角流泪,伴有明显口苦。舌体大,偏向右侧,苔白,脉弦弱。西医诊断:面神经麻痹。中医诊断:面瘫。证属:正气虚弱,络脉空虚,风邪阻络,郁滞少阳。治法:和解少阳,益气固表,宣痹通络。方药:小柴胡汤、玉屏风散合牵正散。处方:柴胡12g,清半夏10g,党参10g,黄芩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6枚(擘),生黄芪20g,白术10g,防风6g,白附子10g,白僵蚕10g,全蝎6g。5剂,水煎服,日1剂。 2月17日二诊:左侧头痛,耳根抽跳、疼痛消失,面部麻木、口苦减轻,余症同前。舌质红偏向右侧,苔薄白,脉弦弱。继服初诊方7剂,水煎服,日1剂。 2月24日三诊:病情基本恢复,仅存左口角稍有斜,左眼下肌肉微有跳动。舌质红,苔薄白,脉弱兼弦,再服上方7剂,水煎服,日1剂。诸症消失,痊愈。

【按语】患者平素体弱多汗、极易感冒,说明长期正气虚弱,卫外不固。由于正气不足,不能固表,以致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颜面而致面瘫。再从临床有明显口苦和病发前左侧耳根抽跳、疼痛分析,口苦是少阳病之主症,《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06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因此,口苦一症便可说明少阳病柴胡证;耳后又是少阳经循行路线所过之处,说明由于正气不足,少阳失和,风痰之邪乘少阳不和之机侵袭少阳,导致少阳络脉郁滞不通。因此,该案的病因病机当归纳为正气虚弱,卫表不固,络脉空虚,风邪外袭,郁滞少阳,络脉痹阻,形成面瘫。因此治疗原则当拟定为和解少阳之枢,益气固表,疏通少阳之经,宣痹通络。鉴于本案患者平素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因此用《丹溪心法》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由于气血虚弱,少阳失和,因此用《伤寒论》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疏通少阳经络;再因为该案毕竟是面瘫,主症是口眼斜,故再用《杨氏家藏方》牵正散祛风化痰,宣痹通络。如此三方合用可使气血渐充,卫表固密;少阳疏和,经枢调畅;风祛痰化,痹宣络通,面瘫自愈。我的体会是:中医临床治疗面瘫病时,常以牵正散为基本方,但是作为一名中医师,临床时刻都不能忘记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不但要正确地诊断为面瘫,而且要找出导致面瘫致病的深层次原因,牢记治病必求于本。该案在病理机制上可概括为本虚标实,兼少阳失和。因此在治疗上可分为三个层面,一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治其本;二用牵正散祛风化痰治其标;三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枢机,疏通少阳之经络。尤其是小柴胡汤之“和”,因为只有和谐,外邪才不能与正气相争;只有和谐,外邪才不能乘虚而入。 以上五种证型,仅为根据临床总结分型而已。面瘫和任何疾病一样,临床千变万化,只有掌握面瘫的治疗规律,认真遵照辨证论治,才能获得显著效果,因此再举通过辨证论治治愈的两例病案,以飨同道。


病例七:风邪阻络,瘀滞筋脉致面痹案 杨某,男,56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初诊:患者9年前鼻唇沟及脸部外伤愈后感觉以左鼻沟为主的左面部紧绷、抽麻,尤以手按之加重,断续治疗9年不愈。刻诊:左脸部紧绷、抽麻感,以手按之加重,舌质红,苔白,脉细弦。中医诊断:面痹。证属:风邪阻络,瘀滞筋脉。治法:搜风通络以宣阳明面痹;柔肝缓急以舒筋脉拘急。方药:自拟加味芍药甘草汤。处方:粉葛根30g,全蝎6g,白僵蚕10g,炒白芍20g,生赤芍10g,甘草10g。5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7日二诊:5剂药后,面部紧绷、抽麻诸象减轻。故再以上方5剂,水煎服,日1剂。 再服5剂诸象再减。再仔细询问,患者补述:病初至今,左侧面部时有针刺感。故上方再加红花10g,服至痊愈。

【按语】面为阳明经属,故用葛根重达30g,表散阳明风邪,升达阳明阳气。配全蝎、白僵蚕搜通阳明经之瘀滞。赤芍、白芍、甘草乃芍药甘草汤,柔筋缓肝以止挛急。再加红花活血通络。此方看似平淡,效果神奇。 病例八:阳明风热兼少阳郁热袭于头面致面痛(三叉神经痛)案 吉某,女,73岁,农民,1988年1月26日初诊。 初诊:患右侧三叉神经痛已数年,屡次举发,每次均需用中药治疗或西医面部封闭方可缓解。此次发作已40余日,经用中西药、针灸、封闭均无效果,故前来就诊。来诊时:右侧颜面部阵发性抽痛难忍,抽痛重时常常产生轻生念头,伴口苦而渴,大便微干,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寸口浮长。中医诊断:面痛。证属:阳明风热兼少阳郁热袭于头面。治法:清泄阳明,疏解少阳,搜风通络止痛。方用自拟搜风清胃解郁通络舒缓法。处方:粉葛根18g,生石膏40g(捣,先煎),生地黄15g,粉丹皮9g,荆芥穗9g(后入),防风9g,小青皮6g,柴胡12g,全蝎6g,白僵蚕9g,生甘草9g,生大黄6g(后入)。3剂,水煎服,日1剂。 1月30日二诊:药后右侧颜面疼痛减半,口苦口渴消失,大便正常,精神稍舒,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至此阳明风热、实热以及少阳郁热已衰,故原方去柴胡、大黄泄实热、疏郁热之品,加生白芍18g,酸甘化阴,缓急止痛。5剂,水煎服,日1剂。 2月5日三诊:服上药3剂后,右侧颜面疼痛基本控制,偶有隐隐疼痛,余无不适,精神爽朗,谈笑自如。故上方稍事增损,以防复发。上方去全蝎、白僵蚕,加白蒺藜12g。5剂,水煎服,日1剂。

【按语】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循行于面,头侧又为少阳所属,根据患病部位再分析临床表现出的症、舌、脉,乃知患者为足阳明胃经及手少阳胆经为患。故治以清泄阳明,疏解少阳,搜风通络,缓急止痛。故方用大剂葛根、生石膏、大黄清泄阳明风热、实热;以柴胡、青皮疏解少阳郁热;选荆芥、防风、全蝎、白僵蚕搜风通络;加白芍、白蒺藜、甘草缓急止痛。因辨病准确,用药相投,故辗转难以消减之颜面剧烈疼痛,3剂减半,6剂获愈。柴瑞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