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产品思维进行个人职业规划?

 骑火一川 2017-02-12

▌推荐星级:★★★★★

▌阅读时间:5min

▌推荐理由:产品人做职业规划,当然要用到产品思维。

▌万事万物皆产品

只要是人类参与的事物,必有其目的,也一定有其受众,人们会提前预测可能影响事物的因素,或规避,或利用,提前规划和设计,从而更好的达到目的。

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事物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用户)、外部环境(市场)、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成本、收益以及面临的风险。

总结事物的发展过程会发现,所有的事物发展都会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源起——发生——发展——消亡

源起:事物开始之前都有一个源头,这个事物是怎么萌芽出来的?想法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要朝着什么路径去做这件事情?源起也可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外因和内因。外因可能是机遇、压力。内因可以是自己的初心、目的。明确事物产生的原因之后,就要进行决策,判断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做。

发生:指的是事物从0到1的一个过程。

发展:事物生长、扩张、迭代、进化、从1到100的过程

消亡:达到目标或时间期限,人为结束或者在竞争中被淘汰,形态发生了改变。

事物的四个发展过程也可以分为不受人为控制的过程和人为控制的过程。

不人为控制:

事物会随波逐流,发展方向不受控制,结果不可预知

人为控制:

1. 在源起的时候充分了解内因和外因,提前预知风险和机会、成本和收益,瞄准方向,从而决策做还是不做?

2. 如果这件事情它是好的,有收益的,那我们就去做它,如果这个事情一看就很不靠谱,那我们就需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面。

3. 如果决定做,那么就要想办法,让事物更好的发生,让事物朝最合适的方向发展。

4. 感知消亡时间点,提前做好准备,以更好的达到目标或者延长消亡时间。

上述四个过程就是产品经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下面以个人职业规划为例,实践一下上述的产品思维方法。

一、源起:

1. 想法的萌芽

外因:产品经理职位空缺,自己压力很大,个人发展遇到瓶颈,想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

内因:内心希望自己能从事一份创造性的工作,能够实现自我提升,拥有更好的发展。

2. 用户研究:

自我(用户分析):性格、心理特征、个人爱好、特长

3. 需求分析:

经济需求、心理需求(存在感、认同感、成就感)个人价值实现

4. 市场分析:

市场环境(就业环境、行业环境、市场需求)、竞争对手(自己)

5. 自身分析:

优势资源、性格分析、资金情况、劣势在哪

6. 个人职业定位:

价值主张:想在哪个领域发展

商业模式:能提供什么?怎么提供?提供给谁、怎么盈利?

核心竞争力分析:现在有哪些优势,未来需要构建哪些优势

7. 成本预估:

机会成本、学习成本、时间成本

8. 收入预估:

薪资、个人成长

9.其它可行性分析

决策:做还是不做?

二、发生

1. 职业规划设计方案

制定目标、制定方法和路径

2. 技能获取

3. 能力挖掘和培养

4. 获取就职机会

5. 上岗

三、发展

1. 自我运营

怎么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怎么样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怎么让自己发挥更大的价值,怎么样拓展自己的接触面?

2. 发现问题

数据分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行业的数据

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自我感知,周边反馈

更深入的行业发展

更深入的了解该职位情况

3. 解决问题

能力问题、性格问题、态度问题、家庭问题、雇主问题

四、消亡

退休或者想换个职业

以上。

本文作者:Elaine(微信公众号:空之),原创发布于产品壹佰,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