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着的一块板子是什么?

 青梅煮茶 2017-02-12

大家在看个古代的电视剧中可以发现,官员在上朝面见皇帝时,手里总是捧着一块狭长板子,它叫做笏板。它主要是古代官员用来记事,相当于现代听课用的记事本,它又被称为玉板,手板或朝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着的一块板子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笏的起源,我们都知道在古代那个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官员上朝总不可能拿出一张纸,在皇帝说话的时候,边听边记,但是又了防止漏掉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想出了这个对策,在上朝的时候把要准备报告皇帝的事情写到上面和皇帝的重要讲话记在上面,即可以起到提醒和时时警示自己的作用,也可以体现对皇帝的尊重,这是笏的实际和直接用途,它最早起源于秦汉之前,但是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它在商代就已出现,《礼记》中记载到'笏长2尺六寸,中宽3寸。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着的一块板子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同的朝代,对笏的要求也不同,但是它都脱离不了皇权专制和等级分明的时代背景,所以笏也是身份间接的象征,唐代,五品官以上拿象牙材质的,六品以下的官员拿竹木做的笏。明代,五品以上拿象牙笏,五品以下则不用拿笏。而到清朝,笏板就不再使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