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音景作品赏析-《4’33”》

 音景与五感 2017-02-12
音景作品赏析-《4’33”》
南 宁
 
        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 1912-1992)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先锋派大师。在多年的音乐实验创作中,他几乎开创并涉足了当下的实验/前卫音乐的各个领域。  

 

       凯奇的早期作品有很深的西方古典音乐的传统,但后来他超越了传统音乐由音高与和声建立的结构,摒弃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法,利用各种声音来创作音乐作品,缩小或间接地排除作曲家的作用。此外,凯奇与相守终生的同性爱人Merce Cunningham(1938-2009,美国著名的舞蹈家、舞蹈编导)曾合作过许多新锐的音乐舞蹈作品。

       他于1952年创作的作品《4’33”》是前所未有的无声乐曲,原为钢琴独奏,分为三个乐章,但是每章的乐谱上仅仅写着“Tacet”(意为休止),整部作品中演奏者演奏的音符总数为零——凯奇实际上要求演奏者在这连续的三个乐章中保持安静。 

      《4’33”》首演时,钢琴家大卫.图朵通过在乐章开始时关闭琴盖和在结束时打开琴盖来暗示乐章的分隔,其他时间则是在钢琴前面静坐,这样延续了4分33秒后再向听众鞠躬下台,此曲因此成为最受争议的音乐作品。

        在乐队静默的4分33秒内,观众的喷嚏、咳嗽、耳语以及挪动身躯时座椅的声音填充了音乐厅的空间,还有外部的声音也传入到室内。这样,进入听众耳中的声音,不是由演奏家发出,不是为作曲家所控制。由于是听众在发声,实质上他们才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台上的指挥和演奏家却成了听众。传统的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的关系被彻底颠覆了。

       有人说《4’33”》就像是“音乐会版的《皇帝的新衣》,每一位观众都是皇帝,和台上的艺术家一同,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寓言的讲述”;有人说在4分33秒内,虽然没有听到有旋律的音乐,但是听到了周遭,听到了自己的心,甚至说听到了天籁。总的来看,作品的目的似乎是让你不用双眼,不用双手,仅仅用双耳去体会这个世界,去发现纯粹的声音——源于自然的、城市的、生活的声音。由此,与其说《4’33”》是一个无声的音乐作品,试图体现与中国古典文化中“无声胜有声”那样的意境,不如说它是一个表现在那种情况下的即时声音(包括听众所发出的声音和其他现场背景的声音)的音景作品——让你聆听环境。

       下面是澳洲国家电视台播出的由悉尼交响乐团演奏的约翰·凯奇的名作《4’33”》的视频截图(源于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OQjmEoPZwI/

 

手势基本如一的乐队指挥



只有休止说明的乐谱


 

全程保持静止的演奏家




真正的作曲和演奏人(在台下)





        观看这段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OQjmEoPZwI/)时,请注意聆听——一定不要被台上持续的静默所迷惑。约翰.凯奇为听众奉上的是作品“演奏”期间(4分33秒内)即时产生的、现场环境的声音。你若只顾着看而没有听,那就错过了。

                        

                                                                                                   图片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