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PP项目看台】专业的人这样做专业的事

 郑药师 2017-02-12


         ——PPP模式在江西省智慧农业建设项目的应用


  周建毅 陈宪保 熊文君


2016年6月,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江西省智慧农业建设PPP项目。集团针对项目组织专业人员成立PPP项目组,负责全过程的咨询服务,包括前期调研分析、PPP方案编制工作、政府采购、PPP项目合同等工作。2016年10月,该项目入选财政部会同19个部委(国家局)联合公布的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作为全国率先实施的农业类PPP示范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对江西省现代农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提高江西省农业信息化的供给效率和服务质量。


运作方式


(一)项目建设计划


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


一期建设内容:搭建全省智慧农业总平台。重点建设一云(江西智慧农业云)、两中心(农业应急指挥中心、12316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三平台(综合支撑服务平台、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十大应用系统,启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一批示范项目。


二期建设内容:开发各业务应用系统,建立全省农业大数据,开发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智慧化。根据厅各业务处室、厅属单位的业务需求,开发相关业务系统平台,完成建设进村入户基层站点及物联网示范基地等(包括5000个益农社),进一步整合厅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互用,提高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与监管等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依托一、二期建设的各类应用系统,汇聚全省物联网传感信息,采集、整合全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灾害、气象等数据,建立全省农业大数据平台,开发部分大数据分析模型(如农业应急指挥决策、农业灾害预警、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耕地地力监测预警等),实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智慧指挥与决策。


(二)运作模式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涉及专业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量大、运营管理能力要求高。对比项目特点及不同PPP方式的适用范围后,为引入社会资本方进行投融资、建设、运营,本项目采用BOT模式进行运作,由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建设等工作,项目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江西省智慧农业PPP项目全部设施和设备的运营维护及管理。项目合作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或其指定机构,并保证所移交资产(软硬件)通过性能验收,处于安全稳定、正常运营的状态。项目合作期限15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3年。


(三)交易结构


1.项目投融资结构


本项目中,项目资本金比例为项目总投资的20%,约4375万元,其中政府方(南昌鑫富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约219万元,占项目公司股权的比例为5%;社会资本方出资约4156万元,占项目公司股权的比例为95%。其余80%的建设资金(约17501万元)由项目公司采取融资方式解决。


2.项目资产权属


项目合作期内,政府拥有项目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软件、系统等著作权,项目公司负责项目产出与运营维护等。项目公司以运维为目的对本项目的软件、系统、项目资产进行合理更新、维护以及对报废资产进行处置时,需事先向项目实施机构报送计划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3.项目收益来源


本项目为准经营性项目,项目自身存在一定的经营性收益,总体上采用“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使用者付费”的模式,项目公司运营收入主要包括12316呼叫中心业务、APP(客户端)业务、农企服务业务、农村电子商务业务。


(1)由于本项目为准经营性项目,使用者付费数额较少,不足以覆盖投资和运营成本。在使用者付费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和合理的投资回报率时,江西省人民政府为江西省智慧农业PPP建设项目按照市场效益、社会效益给予项目公司一定的可行性缺口补助。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最终由社会资本竞争确定。


(2)可行性缺口支付需结合绩效考核综合评定年度最终支付金额。


4.绩效考核


本项目的绩效考核分为竣工验收考核、运营维护期评价体系两部分。


项目实施机构组织有关单位对系统功能、系统性能、文档资料进行验收。根据项目竣工验收的要求,建设期末,若因项目公司的原因导致项目未能按照PPP项目合同的要求达到竣工验收标准的,或因项目公司的原因导致项目延期的,项目实施机构有权按照PPP项目合同的约定,根据项目公司的延期时长、验收情况、过错大小等具体情形,确定按相应比例提取建设期履约保函的金额。


运营期评价体系根据智慧农业项目的自身特点制定考评细则,主要考核项目公司是否按照约定的标准、时限、质量完成智慧农业项目全部运营维护任务和经营目标,根据运营评价体系对项目运营状况设定评分标准,年度绩效考核实行百分制,达到约定分以上则年度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按100%支付。若年度绩效考核分数低于约定分数,则对项目公司进行绩效考核惩罚,扣减相应的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


在项目运营期间,若项目公司连续两次年度考核得分小于60分,项目实际机构有权直接终止合同,并要求社会资本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5.项目配套安排


江西省农业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与本项目建设、运营有关的配套措施,在项目审批等方面依法依规建立了绿色通道,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项目公司应在南昌市注册,南昌市有关部门依法为项目公司注册提供便利。


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时期,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是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PPP投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与市场深入对接,结合总体目标,充分挖掘与农业结合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和内容。江西智慧农业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江西省农业厅的勇于创新和果敢行动。在提出建设总体目标后,省农业厅积极调研,并与行业内知名、成熟的潜在意向社会资本们充分接洽,通过分析和分解总体目标,最终明确了整个建设任务和子项清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优质潜在意向社会资本们的参与能够协助政府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避免一些不必要、即将过时的建设,并提出创新性建议,帮助政府打开思路、降低投资成本。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适当提高现代农业PPP项目的预期收益。通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示范现代农业领域PPP项目,在努力实现项目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同时,使参与现代农业PPP项目的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能够在预期收益的激励下,竞相涌入现代农业PPP项目,开启现代农业PPP项目的投资风潮。


充分发挥PPP模式优势,提高农业信息化供给效率和服务质量。地方政府应积极探索采用PPP模式,将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责任整合起来,解决地方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平衡财政支出。在运营期间,通过引入绩效考核的考评办法,使得运营维护责任与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相挂钩,这样才能提高农业信息化的供给效率,稳定并提高服务质量,规避政府机构在专业技术与运营管理能力上的“短板”,真正发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功效。


(作者单位: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