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鞅变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伟天英 2017-02-12

商鞅变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公孙鞅,原本是卫国的落魄贵族,祖先是卫国某个国君的孙子(爸爸是国君的称为公子,祖辈是国君的称为公孙)。喜欢研究法家、名家的学术。

初上职场,他在魏国丞相公叔痤手下当一个文秘。公叔痤知道他的才能,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推荐给魏惠王。

等到他病了,魏惠王前去他家探病,问道:“你万一哪天嗝屁了,谁还能辅佐江山社稷?”

公叔痤回答:“我这有一个文秘叫做公孙鞅,虽然很年轻,但是胸怀大略,希望大王能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

魏惠王大吃一惊,没有说话。

公孙痤又说:“如果大王不能任用公孙鞅,那么就一定要杀了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跑到别的国家去,这样会对魏国不利。”

魏惠王满口答应地离开了。出来后跟手下说:“丞相病得太严重了,竟然劝我把国事都交给公孙鞅来处理,又劝我杀了他,真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其实不是公孙痤糊涂了,而是魏惠王的智商欠费了,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错过了公孙鞅。

公孙痤对公孙鞅说:“我作为一国丞相,首先要为国家的利益考虑,所以刚才告诉大王要么用你、要么杀你,然后再告诉你一下,你还是赶紧跑吧!”

公孙鞅说:“大王不能听你的话任用我,那也不会听你的话杀了我。”

当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发布了招贤令后,就到了秦国,经过宠臣景监的推荐,得以见到秦孝公,提出富国强兵的方案。秦孝公非常高兴,和公孙鞅商量国事。

公孙鞅想要在秦国变法,秦国上下都不赞成。商鞅变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于是,公孙鞅便和甘龙展开了一场决定秦国前途命运的论战。

他对秦孝公说:“不用与平民百姓讨论政策的制定,只可以和他们享受丰硕的成果。真正有品德的人不会随波逐流,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不需要征求每个人的意见。所以说,圣人认为可以使国家富强,不用遵循传统。”

大臣甘龙说:“这不对吧,遵循传统的法律法规来治理国家,官员都习以为常而且百姓也会安然面对,不会发生骚动。”

公孙鞅说:“普通人习惯于传统的习俗,而学者们的见解又都局限于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的两种人,处于自己的官职上遵纪守法是可以的,却不能和他们讨论法规意外的纲领性政策。先知先觉的人制定纲领性政策,后知后觉的人去执行。贤明的人改变现状,碌碌无为的人受制于现状,不知道改变。”

秦孝公听后,同意公孙鞅的话,同意进行变法。商鞅变法—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秦孝公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制定了变法的内容:

一、把平民十户编委一组,互相监督,一户人家有罪,其他人家都要连坐。鼓励告密、打小报告,检举揭发犯罪的人跟战场上杀敌的功劳一样。知情不告的人和战场上投降的人一样处罚。

二、有军功的人,受最高的奖赏。私自打架斗殴的人,按照情节轻重分别处置。

三、所有人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事种植和纺织工作的人超额完成任务,就能免除他们的赋税。从事蝇头小利的商人,因懒惰陷入贫困的,全家人都要成为奴仆。

四、皇亲国戚,只要不能在战场上立功,就会剥夺贵族的权利。

五、明确官职爵位等级,有一定的高低尊卑和晋升顺序,在土地、房屋、奴仆、姬妾和衣服样式上有明显差别。对国家有功勋的,赐给他荣耀;没有功劳的。即使钱再多,也没有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