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肯定没吃过这种汤圆,再也不担心孩子不消化了!

 茜草书屋 2017-02-13

  营养师妈妈精心搭配

  397道原创宝宝辅食食谱分类

  再也不为宝宝吃饭发愁

  ◆ ◆ ◆ ◆ ◆

  明天就是元宵节啦,家家户户少不了吃元宵,粑粑麻麻都在吃, 难道好奇的宝宝们眼巴巴的跟着看?肯定忍不住尝上几口,但对于3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它的确“儿童不宜”!

  为什么不让宝宝吃糯米汤圆?

  市售汤圆虽然口感甜糯,但是糯米粘性高不好消化,宝宝咀嚼困难,而且热量、糖份、油脂都比较高,老妈子每天千防万防不让孩子吃糖,小心一口汤圆就吃下一块糖的量啊!对肠胃是非常大的负担哦,每年因为吃汤圆噎住、拉肚子的宝宝可不在少数!

  有没有既适合宝宝又好吃的“汤圆呢”?

  正月十五不到,我已经煮了两次汤圆吃了。我家娃是个吃东西不要命的主儿,让他安静的看着我吃汤圆?那真是异想天开好嘛!

  为了搞定他,我做了两碗汤圆,一碗大人的白色糯米汤圆,一碗我今天做的五彩汤圆,他果断选择了我自制的汤圆,吃的不亦乐乎,老妈子当时有一种计谋得逞的感觉,超开心!

  哈哈,再也不愁孩子吃汤圆的问题了!用紫薯、山药、地瓜和红豆做出来的汤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放心!总体感受我认为就8个字!简单极了+好吃极了!

宝宝版彩色汤圆做法

  参考月龄:12个月以上

  食材准备:红豆50克,紫薯100g,地瓜100g,山药100g,淀粉120g,砂糖25g

  烹饪时间:30分钟

  难度分析:初级

  提示:关于砂糖的量,如果喜欢甜一点就多加,淡一点就少加,自由掌握哈!

  - Step 1 -

  红豆清洗干净,提前泡10个小时。

  Tips:我通常都是第一天晚上处理红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可以直接用啦!

  - Step 2 -

  山药、紫薯、地瓜盛在不同的容器里上锅蒸20分钟。

  Tips:建议根茎类的食材带皮蒸 ,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营养素还可以避免过多的水汽进入。蒸的时候可以先放紫薯,过十多分钟以后再放入地瓜和山药,紫薯比较难熟,分开放刚好可以一同出锅做汤圆。如果你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切成小块上锅蒸,但是记得要分开盛,避免蒸的过程中相互染色。

  - Step 3 -

  山药、紫薯、地瓜分别捣成泥。

  - Step 4 -

  接下来以地瓜为例开始做汤圆啦!

  将三分之一的砂糖倒入地瓜泥中。

  Tips:小宝宝砂糖的使用量麻麻们一定要给Hold住啊,我放的这个量微甜,如果你家宝贝没添加过砂糖这类调味品,可以不放哈,地瓜也很甜呢!

  - Step 5-

  加入淀粉,用筷子搅拌成棉絮状。

  - Step 6 -

  将淀粉和地瓜泥混合均匀,和成面团。紫薯团和山药团的做法和南瓜团一样的啊!

  Tips:不会揉面的你这一步也能轻松搞定,先用手把混合物抓均匀,然后放在手心里团一会就成型了,零难度啊!

  - Step 7 -

  然后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剂子,搓成球。这个小球一定要小,才够迷你够可爱!

  Tips:这一步如果邀请小宝贝跟你一块,一定玩的不亦乐乎~~

  - Step 8 -

  将红豆放入锅里,加水大火煮开转中火熬煮30-40分钟左右,煮到红豆开花的状态。

  Tips:我是在做汤圆的时候就把红豆熬上了,汤圆做出来以后红豆汤底也就做好啦,一定要煮到红豆开花噢!大人吃的时候红豆汤底也可以略微加点糖。

  - Step 9 -

  倒入三色汤圆,转小火继续煮5分钟就可以啦。

  Tips:因为紫薯、地瓜、山药都是蒸熟的,只有淀粉是生的,稍微煮一会就会熟,不用太久。

  - Step 10 -

  待汤圆漂浮上来以后,就可以捞出来晾凉了。

  不仅仅是元宵节,平时一样可以煮给宝宝吃,宝宝一定会喜欢。这应该算是最简单健康的宝宝版汤圆了。

  过了正月十五所有人都开始忙碌了,最后,祝大宝宝小宝宝们元宵节快乐

  Hi,我是食谱君小菜妈妈

  一位爱做美食的全职妈妈!

  为了在养育宝宝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带娃空闲之余会学习一些育儿和营养有关的知识

  为了记录我给宝宝制作的美食以及分享育儿知识给更多的妈妈

  我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在公众号里搜索“宝宝健康食谱”或者“baobaoshipu521都可以找到我噢!

  我的微信号是shipu777

  公众号收录了近400道宝宝辅食,包括主食、菜品、汤羹、点心、烘焙、食疗,

  关注以后就可以每天收到我制作的辅食食谱

  再也不为宝宝吃啥发愁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