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神蚝油 | 一个菜系一道菜,蚝宴八方就靠它

 传说中的法师 2017-02-13

宴请八方宾客,

不备一桌百变美味怎么够?


无论是以色夺人的湖湘美味,

还是大味必淡的齐鲁佳肴,

无论是苏、浙、徽的出品,

亦或是闽、粤的私藏,

总有那一味力持本色,

又变化多端的蚝鲜,

于烹饪间转换面貌。


诱鲜、增色,提味……

作为各大菜系中,

永远都不会叫人腻味的选择,

它的存在让这一桌佳肴日久不厌。


湘菜


虽说是以酸辣见长,湘菜在味觉上却并不单一直白,而是于烈性的辣味之中,散发出浓浓淡淡、深浅不一的鲜香。新派的厨师们也早已开始在湘菜中融入李锦记财神蚝油,以其馥郁蚝味提香增鲜,真正做到以辣带鲜,丰富层次。而湘菜便在这精妙的调味盒讲究的技法、火候之中,实现了口感与外观间的绝妙平衡。


酸辣牛肉




主料:牛脊肉400g

辅料:榨菜末80g,酸蒜苔末100g,酸萝卜末100g,泡辣椒末100g,蒜末50g,香葱末30g,辣椒粉3g

调料:李锦记财神蚝油20g,李锦记草菇老抽7g,色拉油100g,食盐2g

制作方法:

1.将牛脊肉切寸块大小薄片,下李锦记草菇老抽5g、李锦记财神蚝油10g,拌匀腌制10分钟后,走大火滑熟,捞出沥油,待用;

2.炒锅留底油,下姜葱蒜末小火煸出味,依次下入榨菜末、酸蒜苔末、酸萝卜末、泡辣椒末、辣椒粉小火煸炒香,加入牛肉,烹入剩余调料后翻炒均匀,即可装盘。

 

用酱心得


1.以酸辣见长的这道菜,与李锦记财神蚝油的鲜醇不期而遇,味觉层次立刻变得丰富起来,干香浓郁,汁干渗味,真正做到以辣带鲜。萃取100%鲜蚝精华制成的财神蚝油,蚝味鲜香,一瓶到位。




鲁菜

除了雷打不动的葱香之味,佐证着鲁菜于调味上的天然追求,李锦记财神蚝油的自然蚝味,亦为鲁菜烹饪劈出一番新的天地。举凡爆、炒、烧、馏,或是烹调汤汁,甚至蒸、扒、炸、烤,有了财神蚝油的诱鲜功力,提鲜吊味自是不在话下,而食材本位亦能完好保留,十足忠于原味。


九转大肠



原料:猪大肠500g

辅料:香菜5g,葱末5g,姜末2.5g

调料:李锦记财神蚝油50g,李锦记草菇老抽25g,胡椒面2g,肉桂面2g,砂仁面3g,绍酒10g,白糖100g,醋50g,熟猪油50g,花椒油10g,清汤、精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猪大肠洗净,用50g醋和少许盐里外涂抹揉搓,除去粘液污物,漂洗后放入开水锅中,加葱、姜、酒焖烧熟,捞出切成3cm长的段,再放入沸水锅中焯过,捞出沥水。

2.砂锅上中火,倒入猪油烧至七成热,下大肠炸至呈红色时捞出。锅内留油25g,放入葱、姜、蒜末炸出香味,烹醋,加财神蚝油、李锦记草菇老抽、白糖、清汤、精盐、绍酒,迅速放入肠断炒和,移至微火上,烧至汤汁收紧时,放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颠翻均匀,盛入盘内,撒上香菜末即成。

 

用酱心得


1. 在经典九转大肠的酸、辣、香、甜、咸传统五味基础上,更加凸显蚝油特有的鲜味和滋味,入味透彻,酱香浓郁。

2.延续传统的红润色泽,而更加鲜艳滋润,菜肴的柔和度和软嫩质地更上层楼。

3.财神蚝油浓郁的鲜甜之味,部分代替了味精和白糖的作用,更符合健康饮食的潮流。而其浓稠的质地,也使菜肴天然便有了勾芡的质感,只需少量生粉锦上添花即可。




川菜


川味老饕们都知道,川菜的辣从来是百转千回,变化无穷的,原因就是川菜厨师善以各式调料进行复合调味,而最受厨师们青睐的调料,则莫属李锦记财神蚝油。以一道普通的水煮牛肉为例,川菜厨师习惯事先以财神蚝油腌上一腌,再以辣椒、香料烹煮,肉香味即刻变得更加丰富,若隐若现的鲜味也自厚重辣子中透出,韵味绵长。


泡椒鸭舌



主料:去骨鸭舌200g

辅料:泡二斤条辣椒段150g,青笋片100g

调料:李锦记财神蚝油20g,李锦记卤水汁100g,李锦记辣虾鲜15g,李锦记醇香芝麻油10g,藤椒油50g,料酒20g,泡姜片15g,独头蒜片10g

制作方法:

1.去骨鸭舌冲去血水,放入沸水中过水滤出。按照1:1的方式将卤水汁兑入骨头汤底烧沸,鸭舌放入卤水中卤至熟透捞起待用;

2.锅内留底油,炒香泡姜片、蒜片后放入泡椒段翻炒至油红色亮时,烹入辣虾鲜、蚝油炒均出香味。


用酱心得


1.财神蚝油的运用丰富了菜肴的口味,使辣味更加透彻,肉香更加浓郁。菜肴的菜肴得以有效提升。 

2.蚝油的深厚质地赋予菜肴鲜亮的色泽,青红辣椒的点缀和提味,是菜肴呈现赏心悦目的资质,在晚秋和初冬时节极为应景。




粤菜

再没有哪个菜系能比粤菜更在选料上百无禁忌,举凡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到了粤菜厨师的手里,便全成了餐桌美味。而与之相反的,在调味上,粤菜却比别家更来得保守和传统,往往只点到为止,以吊出食材原味为最高准则。


因而在粤菜烹饪中是绝少不了蚝油的,唯有蚝油的醇厚鲜香、入味温润,最能保留食材的清、鲜、嫩、爽,提鲜之余不夺食材本色。与粤菜同出一脉的李锦记财神蚝油,长久以来就是粤菜的“知音人”,几乎适合粤菜所擅长的所有食材和烹饪方式,可谓面面俱到。


支竹红焖羊肉煲



原料:羊腩400g,支竹100g,青蒜30g,香菇件10g,炸蒜子10g,姜片10g

调料:李锦记财神蚝油20g,煲仔酱(李锦记柱候酱、李锦记海鲜酱、李锦记叉烧酱等调制)50g,糖20g,生抽10g,老抽5g,料酒5g,调和油40g

制作方法:

1.蒜切长条,姜切成片状,掰大概6,7个大蒜;

2.羊肉切大块,用冷水大火煮沸,劈沫后捞起待用;

3.炒香葱,姜、蒜,倒入羊肉,加入煲仔酱、财神蚝油、生抽、料酒等同炒,大概炒3-4分钟的样子,加入桂皮、八角、少量当归、香叶、盐(不要太多);

4.倒入清水,稍微盖过羊肉,大火烧开,改小火焖至6成烂(约一小时)如果想让肉快点焖烂可加少许陈皮,如果怕膻味,可加一些萝卜和羊肉一起焖;

5.加入支竹焖5分钟左右,勾生粉芡,老抽上色,下包尾油,装入煲仔烧开,即可。

 

用酱心得


1.财神蚝油的甜鲜与李锦记柱候酱、海鲜酱的咸香结合,使菜肴酱味更加鲜香浓郁,而味感纯正,适口性极佳。

2.传统的羊腩煲只注重酱香味,加入财神蚝油后,羊肉本身的鲜味被诱发出来,同时混合了蚝油的蚝香和鲜味,味道层次有了提升,口感与众不同。

3.财神蚝油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自身色泽,令菜肴呈现出酱红均匀的特色,从而使之达到色、香、味、型俱全的最佳状态。




赣菜

赣菜濡染上了一股子文人风度——温润如玉,恰到好处。纵使兼擅东西南北各家菜系之长,赣菜却巧妙地规避了川菜的太辣,苏菜的太甜,鲁菜的太实……而于味道上不偏不倚,自成一派。


在各大菜系中游刃有余的李锦记财神蚝油,面对兼擅八方的赣菜自是毫无压力。在呈现各色风味之余,财神蚝油的清鲜特质,并不使赣菜的调味走向浓墨重彩,反而呈现出了温文圆润的君子风华。


烟笋烧肉



原料:干烟笋尖200g,五花肉200g

辅料:姜、葱各50g

调料:李锦记财神蚝油15g,李锦记精选生抽15g,冰糖20g,李锦记草菇老抽5g,料酒15g

制作方法:

1.烟笋用冷水清洗干净,用二汤加入姜葱煮30分钟,浸泡两小时,取出切粗丝待用;

2.将五花肉切一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块,加入姜葱煸香入生抽冰糖,红烧至40分钟,加入切好的烟笋一同烧制入味,最后加入财神蚝油调鲜香味,加入草菇老抽上色,即可。

 

用酱心得


1.财神蚝油的极强渗味能力,使天生味淡的烟笋获得自然的蚝鲜之味,有效丰富了菜肴的味道和口感。

2.财神蚝油的圆润色泽,带来明显的光亮度和亮丽颜色,为菜肴增色不少。




沪菜

本帮菜极重调味,那些看似家常的品相之下另有一番乾坤——油重色浓而不腻味,层层递进而滋味丰富。资深的本帮菜厨师有自己的烹饪秘诀,比如以李锦记财神蚝油调味,增色、增鲜、提味,而减少酱油、盐、味精的用量,于传承本帮菜经典味道和独特品相之余,又多了一层对健康的考虑。


八宝辣酱



原料:肉丁50g,鸡丁50g,肫丁50g,肚丁50g,虾米20g,笋丁100g,白果20g,栗子20g,虾仁50g,青豆30g

调料:李锦记财神蚝油15g,甜面酱40g,糖20g,酱油5g,辣酱10g,料酒5g,辣油5g,味精2g,调和油40g,姜末2g

制作方法:

1.肉丁、鸡丁、虾仁上浆;其它原料煮熟切丁;

2.净锅加油至热下肉丁、鸡丁、虾仁滑油后倒出沥油;

3.锅内留余油下姜末、甜面酱煸香后加入上述调料调匀,后加入各种原料煸炒,略加水烧1分钟后勾芡、淋上辣油,起锅装盆;

4.另起锅加油下青豆过油,后锅内加入虾仁、青豆略勾芡淋清油后浇在八宝辣酱上,即可。

 

用酱心得


1.这道典型的上海本帮菜,除了经典的浓郁酱香,还突出了蚝油特有的自然鲜味,一扫原本味精的涩口,入口极佳。

2.遵循浓油赤酱的本帮菜基调,而色泽更加鲜艳,赏心悦目。

3.财神蚝油的自身特质赋予菜肴鲜咸之味,无需再加入酱油、味精,亦可减少甜面酱和勾芡,有效降低成本。




辗转各大菜系,以自身的鲜香提点菜肴滋味,赋予更多味道层次。这便是李锦记财神蚝油的魅力所在。


纵使有着鲜明的个性,李锦记财神蚝油却仍能在最恰当的时候,扮演最恰当的角色,不霸道,不高调,只为力保菜肴的本色风范。呈现一场惊艳八方的盛世蚝宴。

 

无论是八大菜系中的哪一派,每一种味型都尽显不同魅力,它们又因为李锦记财神蚝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场加入了李锦记的盛世蚝宴,韵味绵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