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漫步】“龙场悟道”与“孔颜乐处”

 昵称40305454 2017-02-13

  王阳明龙场悟道,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他生命和“孔颜之乐”贯通。发出“常快活,便是功夫”、“‘乐以忘忧’是圣人之道”的感叹!。

  “孔颜之乐”问题最初来自孔子。《论语》中有广为人知的记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无论是孔子的自述还是对弟子颜回的赞许,都让我们思索孔子“乐亦在其中”,颜回“不改其乐”的乐是为何?

  《论语》或孔子并没有具体说明过这个“所乐为何”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宋初的理学鼻祖周敦颐。他曾要二程“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此后,“孔颜之乐”问题上升为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问题。实际上,“孔颜之乐”问题是指无论富贵贫贱,尤其是即便身处贫贱困厄之境时,都能“不改其乐”,“乐亦在其中”。此“乐”并未因外在的物质生活环境及人们的毁誉等的变化而所改变。可见此乐超越了贫富等物质生活,超越了顺逆等生活境遇,超越了成败等事功追求,同时也超越了社会伦理道德。

  孔颜之乐是一个人洞释人的本质,参透人的命运后做事“尽人力、听天命”、得坦然、失淡然的一种祥和、平和的喜悦状态,任何时候都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无漏的快乐,这种乐是寻找到生命内部的快乐泉,也就是在内心寻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地”。喜悦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滋养、滋润你的心田。孔颜之乐道出了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旨归,即在精神上创造一个不为外境左右的完满自足的内心世界,坦然达观地面对境遇中的穷通逆顺,将“安身立命之地”放在内心,而非外境,人就会不改其乐,这样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受用和享受,你会从这里得到最大的快乐。

所以梁漱溟说:孔子最大的学问或者说孔子学说的真正价值就是“乐生”。“孔颜乐处”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异色彩,其根本意旨就是自得的乐,绝对的乐,无漏之乐,对比“外求之乐”,外求则是相对的乐,依赖外在条件满足的快乐,得之则乐、失之则苦。王阳明在龙场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可见“龙场悟道”更深层的意蕴是对“孔颜之乐”的发现,让我们感受到突破外在束缚后那种自由、愉悦的心理感受。

  《论语·先进》篇里论述了一个与“孔颜之乐”密切相关的“曾点言志”的故事。孔子曾让弟子子路、曾皙、冉有等各自谈谈志向。曾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何单独深许曾点之志?因为其他弟子的境界只是在事功和道德层次,而曾点之志达到了审美境界,天地境界!正如朱熹所言:“曾点之学……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灵的和谐安宁中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这也是“孔颜之乐”。是一种能抛开一切外在束缚、不为外物所累,顺适本性自由放松的人生“真乐”。陶渊明归田园后,所体验的“此中有真乐,欲辨已忘言”也就是这种“孔颜之乐”!那是一种没有得失计较的喜乐,是一种“得道”的喜乐。一个人的精神、心灵达到某一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很祥和、宁静的喜乐。他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再也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所迷惑了!能够自得其乐,“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我们说陶渊明有一种“得道”的喜乐,这个“道”是什么意思呢?《论语》讲“道”,佛家也讲“道”,道教自然更用这个“道”字了,所指的涵义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相通的地方,就是它们都不否定宇宙之间有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得到了以后,能够使人有自己的操守,内心充满喜乐,这就是“道”了。

  陶渊明有自己的操守,他后来说:“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尽管肉体上的“饥冻”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可是你让我做我内心非常不情愿的事,那我就会“交病”,我身上就像生了许多病一样难过,也就是说,这是比“饥冻”一类的肉体痛苦更加难以忍受的心灵的痛苦。陶渊明在诗中又说:“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称心”,就是按照你自己的心意去做。不管追求儒家的“仁”也好,道家的“道”也好,你不是为了追求之后得到什么报答,甚至也不是为了死后得到什么赞美,你追求,只是因为你觉得那样做会让你内心感到平和的快乐。这是一种“足乎己而无待于外”的自得其乐,也是一种乐天知命,得“道”之乐,就是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绝不做什么的一种坚定的态度,是“量力守故撤”。

  所以陶渊明是一个“任道”的人,使他脱离忧、烦,他内心有一个充实快乐的源泉,脸上的表情是那么宁静、祥和。那不是装出来的样子,是他内心真的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找到了一条精神上的出路。

  这也是马斯洛最高的需求层次“完成你自己“。也可以说是“自我完成”。而且,当你到了这个境界以后,你就真正的找到你自己了,陶渊明实际上也不反对追求名利,连孔子都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他反对的是“违己”得之,“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为他深知“违己交病”,而且还知道:“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礼记·大学》)。你的任何东西,如果是用不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将来一定由不正当的途径失去。

  陶渊明的诗之所以丰富、深刻,也是因为他经历了人生的矛盾,选择和挣扎,而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一个立足之地。他不是生活在道德境界中,而是生活在天地境界中。“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他能从内心情不自禁地涌现出“乐”。“问君何能尔”一切全在这里:“心远地自偏”。

  王阳明先生也是龙场悟道后体会到了孔颜之乐,才会安居陋室。王阳明初到龙场就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草庵,后来在夷人的帮助下用竹木新建了一座正式居所,将其命名为“何陋轩”。并作《何陋轩记》,“安而乐之”。王阳明在龙场的居住条件虽然简陋,但他心中有了快乐泉,感到一种恬淡之乐,“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阳明认为,不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只要能够心安意定,就能安顿好自己的生命,从内心深处涌出愉悦快乐。阳明曾说:“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所以可以说这种快乐是从心灵深处涌出的。根源不是外在的,这样才能“箪瓢有余乐,此意良非矫。悠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可见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所体会到的“孔颜之乐”首先是一种“心安之乐”。为什么能如此心安理得?是他悟到圣人快乐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一个复合概念,既是实体意义上的概念,又是发生学意义上的概念,良知构成了人的本质,具体到每个人良知就如《易》理,唯变所适,良知两字是千古圣学之秘,是一切学问的根本。悟到此道,安能不乐!这是一个人达到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之后的一种快乐,是超越道德境界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三教合一”、“儒道互补”背景下出现的,强调心无挂碍,与万物同体、与天地同流,是一种个体身心安宁后所得到的“真乐”。

  “龙场悟道”后阳明精神境界得到了极大提升,自由、自信、独立的人格形态得以确立。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在精神层面上努力实现了对得失荣辱、生死祸福的超越,自然就会使自我的生命获得极大的解放和提升,有超然洒脱之气质,使一己生命融入宇宙之中,并在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中感受生命的欢愉和满足。正像左东岭认为的,对王阳明而言,龙场悟道的意义在于:他一方面动用以前他掌握的禅、道二家的修炼功夫保持心境的平静空明,同时又运用心学提升了禅、道二家的人生境界。从而获得了从容淡定、自由潇洒的心境。可以说豁然开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心性本体是他生命境遇中的一次巨大转折和全新体验,对其以后的思想和生活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精神上的蜕变,无异于一场全身心的新生,难怪他开悟后,“不觉呼跃”,惊喜异常。

  龙场悟道后阳明以良知为最终的生命依托,也为其心学奠定了基石,同时使他获得了生命的黄金——真乐,这种乐超越了得失荣辱,是一种高级的人生享受。

  总之,王阳明龙场悟道后,生命和“孔颜之乐”贯通,建立了自己可以安顿身心、情感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

  (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第417期2014年6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