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明官员孙之獬提议汉人留辫子,最后被人大卸八块,活活砍死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02-13

作者:金满楼

清朝初期,清廷鉴于尚未全取天下,多尔衮为了收服民心,也施行了一些笼络人心的仁政。

如明末加派的辽饷、练饷等诸多名目,一律免除;明朝的特务机构如东西厂,全部废除;继续任用明朝降吏,就连明朝的官制衣服,也允许继续沿用。

不料,后来有个名叫孙之獬的明朝降臣,却闹出了一场大风波。

孙之獬本是明末天启二年(1622年)的进士,做过礼部侍郎,明朝时为官近二十年,后来满人打进来夺了天下,孙之獬也就顺应历史潮流投降了清朝。

当然,这倒也怪不得他,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时降清的明臣多如牛毛,孙之獬投了新朝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前明官员孙之獬提议汉人留辫子,最后被人大卸八块,活活砍死

可是,稀罕事还在后面。当时,清朝大臣分满汉两班,满汉各半,各站一边。

孙之獬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为了表示自己归顺的忠心,居然学起满人的习俗,给自己来了个“剃发易服”,硬往满班里挤。

那些满族大臣见后,当然很不高兴,说:你是汉人,怎么跑进我们的队伍?

孙之獬被排挤出来,只好又悻悻然的回到汉班,那些汉人大臣见他的样子十分厌恶,又以他已“剃发易服”为由,不让他入班。

结果,孙之獬左右不是人,被挤在中间,尴尬至极。

受到同僚们的羞辱,孙之獬愤然上书皇帝,说:“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犹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

满族权贵们回去一商议,觉得孙之獬言之有理,既然已经打下了江山,就应该该从满人习俗,不然怎么叫归顺呢?

于是,便有了“剃发令”。

前明官员孙之獬提议汉人留辫子,最后被人大卸八块,活活砍死

满人留辫子的习俗,本是为方便行事。

满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在风中驰骋的时候,为防止前额的头发遮住双眼,便将前额后的头发剃去,惟留脑后头发编成辫子,或垂或缠绕颈上。

这样,就不会因风吹散头发而妨碍视线。近代江绍原曾在《发须爪》中说满人留辫是“马祖”崇拜(辫子有如马尾),倒未必可信。

汉人则不一样,在儒家学说里,身体发肤乃受之父母,不可有丝毫损伤。

譬如明朝时的儿童,头发往往留长过颈,类似于现在的短披肩发,再戴个帽子,看起来也很整齐干净;成年后则将头发梳理为髻,或包布头,或盘起来藏在帽中。

虽说国人自古就信奉“成王败寇”的历史哲学,但这次满人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政策,却大大伤害了汉人的感情。

最可恨的是,满人强迫汉人将前额头发剃去,前面露一光溜溜的大瓢,这就像人犯了罪被刺字一样,前额剃发几乎就等同于失败和耻辱的标志。

江南士人们长期受儒家学说浸染,他们义愤填膺,视剃发为奇耻大辱,“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

于是,这些人便组织起来,群起反抗。

满人统治者的政治用意本就是要剃发这种归顺的效果,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很快在江南兴起了血雨腥风。

剃发令一出,江南纷纷造反,满洲铁骑则大兵压境,结果血战数场,汉人再次落败,最悲壮的如同“江阴十日”,更是杀得血流成河,人头乱滚。

有了军事胜利做后盾,剃头也就成了垄断行业。于是乎,剃头师傅们在大街小巷摆下摊子,奉旨剃发。

前明官员孙之獬提议汉人留辫子,最后被人大卸八块,活活砍死

只见,摊头旁边竖一旗杆,挂起“剃发令”的醒目布告,旁边站一清兵,腰间跨把刀,看到谁额头后面有头发的,就立刻抓来剃头,谁敢不从,就砍了脑袋挂在那根旗杆上。

后来砍的脑袋多了,汉人剃发也就成了习惯,见了剃头师傅就主动过去,于是剃头上旗杆也不用挂“剃发令”了,站岗的士兵也撤了,旗杆上也没了人头。

但是,放旗杆的剃头架倒保留了下来,被用来放放磨刀石、磨刀布什么的,成了大街小巷的剃头师傅最标准的装备。

再说那始作俑者孙之獬,最后也不得好死。

顺治四年(1647年),孙之獬在老家山东淄川休假,正好赶上反清义士造反将他抓住。众人想,好你个混蛋汉奸,就你出的馊主意,害死多少人!

这些人看到孙之獬那光溜溜剃得发亮的脑门就来气,于是找来锥子在他的头上钻个眼,硬往里栽上一撮头发,让他“反清复明”,痛得孙之獬是哭爹喊娘。

由于孙之獬的惨叫声过于凄厉,围观的人又将他的双唇用线缝上,最后将他家祖孙五人大卸八块,以示惩罚。

辫子的历史,可真够血淋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