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丨回转窑滑移量的相关知识

 trsnzkc 2017-02-13


回转窑滑移量的相关知识


一、滑移


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的一种运动状态。


二、轮带与垫板间隙:


轮带与垫板的间隙由热膨胀决定,回转窑的筒体温度由窑口向窑尾逐渐升高,在二档轮带处形成一个最高点,然后向窑尾逐渐下降,所以,回转窑的轮带与垫板的间隙一般要求二档比一、三档大一些,


轮带与垫板的间隙主要由以下几项决定:


1.轮带与垫板的间隙由热膨胀量;筒体温度越高,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越大。


S=Ad(t1-t2) 1

式中:S——间隙量,mm;

A——热膨胀系数,0.000012mm/mm℃;

D——窑筒体外径,mm;

t1——热窑时的窑体温度,℃;

t2——热窑时的轮带温度,℃。


2.回转窑的椭圆度:


轮带的椭圆度比筒体的要小的很多,筒体、垫板、轮带在热态时只有相互贴紧,才能保证窑筒体的椭圆度,否则,筒体的椭圆度过大,当超过16mm时,对于过渡带的砖衬产生极大的挤压应力,会导致砖衬被挤碎而掉落,所以窑筒体的垫板与轮带之间的间隙尽可能要小一些。


另外,影响椭圆度的还有筒体温度,筒体温度越高,筒体的刚性下降,椭圆度增大。


3.轮带与窑筒体之间的相对位移:


若轮带与筒体的相对位移过大,会加快轮带与垫板之间的磨损,导致窑筒体的椭圆度加大,影响窑的安全运转。


所以,当轮带与电板之间的间隙冷态时为13mm,必须考虑更换垫板,调整轮带与垫板之间的间隙。


轮带间隙最简单的检测方式为:测出筒体与轮带的相对滑移量△S,再用公式△S/π计算便得出轮带间隙。一般△S为5~ 15mm属正常值范围,最大不能超过28 mm,大于或小于该范围应引起警觉。


△S≤ 5mm则表明可能会发生轮带筒体抱死现象,严重时使筒体产生缩颈,引起窑内耐火砖松动,甚至掉落;在△S> 15mm,若筒体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则表明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若此时筒体温度偏高,则应考虑添加或更换垫板,使间隙恢复到正常范围。


三、滑移量的测量方法


⑴运行中测量方法为,在窑体和轮带接触部位做上记号,让窑体正常旋转若干圈,根据窑胴体与轮带之间的位移,


⑵利用传感器和回转窑轴线测量仪测量轮带和回转窑胴体的及转动周期,从而获得轮带与窑胴体的位移。


⑶利用在停窑检修期间对胴体和轮带间隙进行测量。


四、滑移量的调整


滑移量大小的调整是通过加减垫板的厚度或对磨损的活动板的更换来进行调整位移量的大小,调整时要注意跟据轮带处耐火材料情况和胴体温度的情况进行加减垫。


五、加垫板厚度


一般情况上,是跟据计算出单圈位移量,将单圈位移量除以两倍圆周率,即得应当增加的垫铁厚度,一般所需增加的厚度小于窑体直径的千分之一。


出处:百度文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