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方戟:建筑设计不是个人喜好的表达,而是综合与平衡的职业意识丨AC独家

 rong_nirvana 2017-02-13

导言


在编辑AC建筑创作“职业性与教育观: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这本专辑的过程中,针对国内高校建筑教育的现状,我们曾采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王方戟老师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褚冬竹老师,两位跟我们分享了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的对于建筑教学的所感所思,并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多种尝试、学生作业的具体分析,表达了他们的困惑、价值观和关注点。今天先奉上王方戟老师关于建筑教育的专访。





王方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丨教授

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丨主持建筑师



通常教授哪些课程,最近有什么变化么?

 

通常教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毕业设计、研究生的联合设计这三个课程。以前带的本科生课题规模大多数是在5000平米左右,最近在带一个地面以上7万平米,地面以下2万平米的课题,感觉又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想。

 

这么说,设计课的题目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老师们主动发起了这种规模上的变化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规模增大后,教学侧重点是否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能否给读者描述一下这些差异?

 

其实不是,是我以前带的基本是固定的课题。这些课题的规模也都不太大。我最喜欢的建筑师之一Antonio Jiménez Torrecillas跟我说的:“越小的建筑越难做”。这一点我也很认同,所以一直坚持用中小型的建筑设计课题作为训练学生基本建筑意识的手段。


最近,在做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大型建筑中是否有我们习以为常、但是可以突破的设计手法呢?小型建筑中使用的策略是否也适用于大型建筑呢?想到这些问题,我就很想在教学中尝试一下,于是今年主动申请带一次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课程。


虽然这个课题的技术问题非常复杂,但是我还是可以保证与在带中小型建筑时类似的教学的方法。教学的侧重点也没有很大变化。

 

在上课过程中最想向学生传达的是什么?

 

无论课题是什么,无论课题周期长短,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都是一样的。


理论上说,设计就是按重要性程度将这些问题依次加以解决的过程。但实际中,当需要解决的问题多起来以后,设计就没法这么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设计需要有宏观的把控,优先解决重要的问题,同时又要有在矛盾中取得平衡,让诸多不同等级的问题尽量可以同时得到解决。这可以说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意识。


课程中希望向学生传递的是这种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让学生理解,建筑设计不应该是一种个人喜好压到一切地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的行为。

 

这么说,您还是更倾向于向学生传递一种全面的建筑设计价值观,强调设计要顾及方方面面的要求;而不是想将建筑设计中的某个层面做过多地突出?比如单纯谈形式问题?或单纯谈建筑环境?

 

没错。我觉得作为老师,向低年级学生传递的应该是全面的建筑设计价值观。让他们对建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后,再在后续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力,以自己的视角理解建筑各个侧面。一开始就让他们只关注某个层面的问题,失去对大局及系统的认识,从教学角度来说是不正确的。

 

在近期与学生的交流中,有没有什么触动您的事?

 

近期碰见很多有不同领域非凡才华的学生,有的学生也计划毕业后从事非建筑设计行业的工作。这让我反思,目前我们的这种以设计实践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教学,是否还能适应以后的发展。中国的建筑设计课程是否也到了更需要加强思考,而不是技巧训练的转折点了。

 

您觉得学生的这些多样化的选择,其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对教育和设计有什么影响?


未来设计课程的模式,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到了“转折点”的感觉?能详细说说这种感觉么?

 

我们今天的建筑学教育体系是在建筑设计人才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都要进设计单位,做建筑师。设计单位希望学生们一到工作岗位马上就上手做项目。今天,中国建筑设计的人才已经饱和,很多学了这个专业的人需要到一些相关的领域去工作。所以建筑教学的方式也许也需要有些相应的变化吧。


我觉得建筑设计课程中需要有更多对建筑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内容,而不是仅仅跟着设计市场,以“马上要用”的标准来设置建筑设计课程。这样无论学生是否是做建筑设计的工作,他们对建筑的认识都是有条理及基本准确的,长远来说他们就能对建筑学和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吧。


在教学上有什么新尝试?想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效果和问题?

 

从上几次课程开始,我们一直在尝试用“关键词”来推动学生设计课概念阶段的进展。


教学用这种方法有多方面的考虑。首先,希望通过一个抽象的词语来引导具象的设计,让学生在关键词引导下,自己发展出设计推进的逻辑。避免将设计的推进建立在老师的主观及具象判断之上。其次,由各种现状条件推导出来的科学式的方法总是很难得到好的建筑设计成果。建筑师对设计结果的基本假设往往是好的设计结果的保证。关键词就是课程中的要求,让学生在设计时先提出假设。第三,用复杂的语言讨论概念,课程的前期变得非常低效。关键词的设立让师生之间可以就学生的设计概念迅速达成共识,提高了概念阶段的教学效率。第四,那种让最后的建筑去接近建筑师脑海里形成的某个形态的设计方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设计的多个阶段都缺乏灵活性,其局限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关键词的方法不是以具体形态为设计的开始,并可以在设计进展的过程中不断对现实问题进行吸收,因而可以帮助学生从勾画形态,并用建筑去填补这个形态的设计方法中脱身。


关键词推动建筑设计的教学方法我们也刚刚开始尝试,还在不断摸索。不过从前面几次教学中,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很好的作业成果。

 

可否举个例子?

 

我们在2014年三年级的课题“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中使用了这个方法。指导老师还有张斌、庄慎和水雁飞。这是吴依秋同学的方案。



吴依秋同学方案模型


这个方案以“聚落”为关键词。建筑以相对较小的体量灵活地排布,既适应了场地的不规则边界,使建筑可以有效地与场地各个边界的条件有效结合,又使住宅功能可以非常好地被使用。从体量上看其光照及布局的均衡性也安排得非常舒适。同时,方案底层部分积极利用上部体量的排布,在使空间显得生动的同时,在流线及连贯性上又有充分的考虑。整个设计在尺度控制及细节的把握上也是非常出色的。在课程后的反思中我们也感觉到,这个方案要是能有一个更加抽象的关键词,并利用它来引导设计的话,方案可能还能有更多更好的推动。



孙桢同学方案模型


孙桢的这个方案希望菜场不是一个将城市街道与河道阻隔的设施,而是城市中的人可以自由“穿越”的公共空间。相比起来“穿越”这个关键词更加抽象,在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有了较多推动。方案底层菜场被设计得非常开敞,让街道与建筑后部的河道绿化空间之间保持通畅。住宅则用盒状结构堆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菜场之上,堆叠后得到的诸多空隙让光线可以“穿越”建筑照到街道上来,给城市街道更多的活力感。关键词的作用比较明显。


可以看出来,“关键词”的教学方法在这次课题中还不太成熟。但是通过这次课程我们看到了这个方法的很大潜力。

 

最近有参与其他老师或学校的评图吗?感受如何?

 

除了平时非常熟悉老师课程的评图外,也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其他老师及学校的评图。通过这些评图感受到老师之间对建筑学的理解差别非常大,在这些不同理解的指导下,学生作业的着力点也都很不同。这些纷杂的作业给人一个建筑学似乎是没有什么规则,什么都可以的印象。


比如看到过有的高年级作业倾力渲染内部空间气氛,建筑平面寥寥带过;有的高年级作业只强调过程,只有形态,不管建筑具体使用;还有的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做概念,不管建筑的基本社会属性。这些做法对于我来说都非常难理解。


建筑之所以叫建筑,不是雕塑或布景,它毕竟还是有其特殊的要求。我觉得建筑设计的训练假如是以设计实践为目标的话,一些基本的要求还是要满足及顾虑的。

 

也曾有一种说法,教学模式,只有“综合”式的还不行,还必须有“分析”式的;前者是全面训练,后者将某一类技能做单独的放大的训练。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是否觉得这种“单一”技能训练实质上很徒劳?

 

对于我来说,相对好理解的是低年级基础训练中的拆分训练。低年级同学蹒跚学步,一下让他们做太全面的设计也许比较难适应,只好一步步来。这还是讲得通的。不过,假如让我来设计基础课程的话,我不会设计一个拆分的训练方法。建筑设计的核心之一就是综合及平衡,我认为基础课程一上来就要把这个意识教给学生。对于,高年级学生的建筑设计课题,哪怕有某些方面的特殊要求,比如体育馆、剧院之类的,它们也还是应该是一个综合训练。一个剧院作业,技术设计得再好,建筑的城市环境关系处理得不好,那也就不是一份好的作业。


建筑设计课需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模拟训练中掌握及认识对建筑的全面性认识。单独放大某个局部的课程,等于让学生忽略建筑的大关系,这种训练要是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那会是有点问题的吧。

 

最近有带学生参加竞赛吗?竞赛趋势有什么变化?

 

经常参加学生竞赛的辅导。最近的竞赛挺多。竞赛是概念及表达优先的练习,作为课程中对各种条件全面要求训练的补充,学生能参加一些这种不太全面,偏向个别技能的练习也还可以接受。我一直很期待由一、两位建筑师出题及评选的那种竞赛。我们读书时经常有这样的竞赛。这种竞赛里选出来的作品总是相对要好一些。因为要是建筑师自己出题自己评,他就要为自己的学术观点及选择负责,事情就变得严肃起来。今天大多数竞赛的评委太多,大家观点不同,最后只好搞平衡。也许对于大多数组织者来说,这种活动更是事件,也只有这么搞比较合适吧。

 

您的意思是,学生竞赛也被“媒体”化了?竞赛能为行业或者学术提供真正的价值吗?这种真正的价值在您看来应该是什么呢?

 

难道不是吗?竞赛组织得好的话,应该还是能够为专业学术圈增加营养的。至于价值是什么,我也想不出来。

 

最近在做什么新研究?

 

没什么研究,最近结合设计课题在想的是,大型建筑的设计能否有哪些可以突破的惯例。另外,结合几项实践在试图理解当代中国农村建筑的设计实践有哪些特殊点。

 

愿闻其详。您说的大型建筑惯例指的是模式?规范?还是?农村建筑,似乎没有什么前人留下研究的积累吧?您如何研究?深入田间地头?


您所关注的两个方向看起来是几乎对立的两个方向,您的选择是基于对社会和行业什么样的观察?


还在混乱思考中,无法在这里简明回答这个问题。等想清楚,有成果了再说。这两个其实不是选的,是在做一些相关的实践时候,觉得以前没有研究,做起来很难恰当地解决问题。希望通过各种可能:设计、教学、课题、论文、讨论等等来想清楚这些事情。

 

最近在做的建筑实践是什么?实践和教学有什么关系?

 

最近有一些项目在进行,但大多数都还没有到开始落实的阶段,所以还无法预期什么。教学和实践之间的差别没有想象的大。有时候在这两个方面我能用近似的方式来推进。最大的差别是,学生方案的每一步都要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不对,得到认可后再由学生进行调整。实践中时间紧的时候往往不讲理由,下一个决定就做了。所以做同样的事情在时间周期上会相差很大的。

 

就目前教师、建筑师、学者的多重身份和目前的状态,有什么困惑和期待?

 

目前的那些做建筑师又做老师的情况基本都是上一时期高校师资尚缺时留下的产物。今天高校选老师的方式似乎已经很难催生这种状况了。这是比较让人困惑的。建筑设计课的一部分还是需要以设计实践为目标的。我期待实践可以作为高校这个学科进行学科发展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吧。

 

您的意思是说,目前高校选老师的方式,已经无法让建筑系老师兼顾实践了?教学科研本身的任务已经十分沉重,是这个原因么?在国外,实践建筑师与学院教学身份的频繁互动互换似乎是良性的常态,您觉得中国做不到是为什么?


大家相信教师的实践经验对教学会有极大帮助,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事实践项目就不可能专心科研或教学。您认为呢?

 

不是教学科研任务重,主要是高校对建筑设计教师的要求基本只有科研,对他们是否有好实践没有要求,对他们的实践如何结合设计教学更是没有要求。国外这方面也不尽相同。我也碰到过有的国外老师说非常羡慕我们可以又教书又实践,他们学校是不允许他们去实践的。但也有国外建筑学院的建筑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们的建筑设计全职老师人人都有很好的设计实践作品。老师们的设计作品都在网上可查。我没研究过,也不知道这所学校里他们怎么就能做到。中国学校逐步应该也能做到的吧,只要学校眼睛里不仅仅是科研,对于这个学科要灵活地用这个学科的方式去对待。


从事实践项目后就专心科研或教学的情况有啊。不过怎么可以说“不可能”呢?国内外那么多老师做到了又实好了践,还教好了学,还两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答案不是很明显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