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公开数据获悉,2月5日(正月初九),全国铁路预计增开旅客列车890列,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达1020万人次,同比增长8.1%,春运累计发送旅客预计达2.08亿人次,同比增加2291.4万人次,增长12.3%。 1995年春晚上,由郭冬临、买红妹表演的小品《有事您说话》里多少人为了买一张卧铺票,夹着马扎、圈着铺盖,“扎根”在售票处或者四处托关系买票;多少人为了搞一节车皮,请客送礼,滋生了车皮腐败;多少人为了挤上火车,将车厢的窗户变成了车门;多少人困得实在不行了,席地而躺,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是人,过道处、连接处、厕所里,甚至行李架上。拥挤的车厢里,人和“沙丁鱼罐头”差不多,人挤人、人挨人,几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而如今,高速铁路线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通达五湖四海,在突破为旅客提升宾至如归的服务体验的同时,更有力为铁路分担着大规模的运输任务,为奔波的旅客提供着方便快捷的出行体验。超2亿人在共同见证着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见证了这些年来春运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国初期我国铁路的运营里程只有2.2万公里,到2002年增长到7.2万公里,2009年底达到8.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而到今年春运前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早已经突破10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更是达2.2万公里以上,跃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高铁网也已基本成型,相邻城市间“同城效应”凸显,千里江陵一日还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铁路部门顺应时代的发展,旅客人群有了较强的出行体验要求,追求服务的质量,提升出行的体验,分流高峰的人潮,普铁与高铁正在合力为2017年奏响“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的新乐章。方便快捷、科学分配、合理布局,铁路多样化的运行模式方便着广大旅客可根据各自所需而便捷乘车。 高频、多点的高铁公交化运营模式更是在普铁的基础上大幅度的进行了突破和提升,不管是在硬件设备上,还是软件设施上,高铁都在汲取着普铁的不足,全方位的追求着尽善尽美。时代的发展下,高铁让出行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自由,俨然成为了一座高速运行的临时“温馨之家”,方便着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铁路围绕旅客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当年的摆着架子的“铁老大”已经转身而去了,今天的铁路更加注重的是旅客的乘车感受、意见表达。而这,正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