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永福与洪洞通背拳

 tjboyue 2017-02-13

在祖国武术宝库中,以通背、通臂、通备来命名的拳种,不下一、二十种之多。本文说的山西洪洞背拳,以它与陈氏太极拳的血缘联系而别具特色,引起了太极拳理论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人们说洪洞通背的一百单八势,就是丢失了的陈氏太极拳。然而,以前没有专门介绍过这一明珠般的拳种。现将它的源流,它的内容,它的要领,它的套路,它与陈氏太极拳的关系介绍如下:
      通背拳的源流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先民世代在此生息、开拓,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具有民族风格和特色的武术,是其中之一。

黄河中游的南岸,和嵩山隔河相对,只有百里之遥的河南温县,传习着内家派拳术,这就是人们喜闻乐见、演练不绝的太极拳。近百余年衍发出杨、吴、武、孙氏太极拳派,所以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遂称为陈氏太极拳,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故乡。

清代乾隆年间(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在山西洪洞县苏堡镇天官府刘某的拳场上,府中账房张秀德、长工贺怀壁正在陪着天官公子演习大小红拳。流浪在苏堡的一个乞丐,在旁观看。
练功完了,乞丐竟然走上来问:
“你们这是干什么用的?”
“打人的!”张、贺同声答道。
“这拳也能打人吗?”
“怎么不能打人,打你十个八个还容意哩!”
“那你就打一打试试看吧。”乞丐还是那样从容镇定,这时人们已看出他似乎不同凡响。
“要跟我们比试,你可不行。你还要不要命?”
“你们就随便来打吧!”乞丐没有挪动地方。
“好!你准备好!”贺怀壁第一个上来,伸手就打。乞丐测身以特,还没看清如何交手,贺已跌出二丈多远。
张秀德又上来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刚刚挨近乞丐,就继续向前栽出很远。这都是稍一搭手的瞬间发生的事情。
天官公子拔脚就往府里跑,向拳师求救。
拳师知情不妙,只好硬着头皮出来。未及回手,也跌地惨败。他没有说话,急回府中提起行李,欲投他乡。
天官这时正好在家,走出来问:“你怎么把我手下人打了。”
乞丐回答:“我没打他们,是他们自己倒的。”
开官说:“看你有些功夫。你的拳怎么打法?”
乞丐说:“这是借人之力,用人之策,所谓打人不用四两力。我这胳膊比他们条着点,拳就是通背拳。”
……
这个乞丐不是别人,正是河南郭永福。在他的认真教练下,贺怀壁与张秀德学就一身好武艺,天官公子却没有学成。郭永福绝技惊人,从无敌手。天官后来回朝,奏闻乾隆皇帝,御赐“神拳郭永福”之号。
从此之后,通背拳就在洪洞一带生根发芽,传播周围十余县。
郭永福原系镖师,因打死了达官贵人,由河南逃入山西,以乞丐身份来洪洞时,一行有若干人暗中跟随相护。郭永福到洪洞,有意投靠天官府,以求得庇护。
……
根据历史资料,所谓天官就是乾隆年代的吏部侍郎刘秉恬。吏部尚书称天官,侍郎不过是“副”天官。《清史稿》“刘秉恬,字德引,山西洪洞人,乾隆二十一年拳人。二十六年明通榜,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再迁郎中。三十二年考选福介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大学士副恒督师……”他一生主要工作是在战争中充任督副粮运草官员。善军事,谙技击,见多识广。刘秉恬任“副”天官约在乾隆四十一至四十四年(1776年——1779年),他因母逝而回到洪洞苏堡也在这个明期,这就是郭永福献技的时间,而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刘秉恬受到皇帝召见,也就是赐号“神拳”的年份。洪洞,不仅准确地传习了通背拳,而且准确地传下了这个故事,武术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是罕见的。
自1776年后,通背拳传授世系就更为清晰,至今至第九代,为省文字,列表如下:
 


通背拳与陈氏太极拳的内在联系

郭永福所传授的通背拳与陈氏太极拳有惊人的类似之处。作为通背拳与陈氏太极拳的指导思想,都有“拳经总论(或歌)”歌诀,二者只有个别字不同。现对举如下:
侧通背拳“拳经总论”(师传谱本)
纵防屈身人莫知,近靠缠绕我接衣。
劈打推押得进步,搬例横采也难敌。
钩棚劈打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虽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丢拿滚提多微妙,横直摭搅奇更奇。
迎锋截进穿心肘,截进单拦肱炮捶。
二换扫堂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掩后如封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提下顾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泻。
藏头顾面天下有,穿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诀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陈氏太极拳“拳经总歌”(两仪堂本拳谱,唐豪考订)
纵放屈身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多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接进摭拦穿心肘,迎风搂步红炮锤。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顾面天下有,攒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正象古典乐谱那样,因为《阳关三叠》,大体相同,细节却有很多不同;古典拳歌在形诸文字以前,在各家拳种中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口传阶段,不同版本文字的比较,会更深的理解原文,较之只有一种文字大大提高了深广度和科学性。
“纵放屈伸”和“纵放防屈身”,就各有千秋;“诸靠缠绕我皆依”和“近靠缠绕我接衣”的比较更较兴趣,甚至涉及了似乎神秘的、诸家解释不同的“懒扎衣”、“揽擦衣”、“揽雀尾”命名,含义和内容。
主要套路的比较,也是个别字句和详略的不同。
     通背拳一百单八势
第一排子
懒插衣立势高强,丢不腿出步单阳。七星拳手脚相顾,探马势太祖高传。当头炮势冲人怕,中单鞭谁敢当先。跨虎势挪移发脚,拗步势手足和便,寿挑势如脾抵进,抛架子当头按下,孤身炮打一个翻花舞袖、拗鸾肘。
第二排子
左右红拳,玉女穿梭倒骑龙,连珠炮打的是猛将雄兵,猿猴看果谁敢偷,铁甲将军也要走。高四平迎风脚跺子,小红拳打一个火炎攒心。斩手炮打一个凤鸾藏肘。
第三排子
窝里炮打一个井栏直入。庇身拳转身调打,指裆势剪镰提膝。金鸡独立,朝阳起鼓。护身拳转将快腿,拈肘势逼退英雄。
第四排子
吓一声小擒拿休走,拿鹰捉兔硬开弓。下扎势闪惊巧取,倒扎势谁人敢攻。朝阳手便防腿,一条鞭打进不忙。悬脚势诱敌轻进,骑马势冲来敢当。一霎步往里就踩,抹眉红盖世无双。下海擒龙。
第五排子
上山伏虎,野马分鬃,张飞擂鼓。燕翅势穿桩一腿,避来脚入步连心,雀地龙按下,朝天蹬立起。鸡子献胸,白鹤亮翅。黑虎拦路,胡僧托钵。燕子衔泥,二龙戏珠。赛过神枪,丘列手左扳右掌。鬼蹴脚扑前扫后,转身红拳。
第六排子
霸王举鼎,韩信埋伏。左山右山,前冲后冲。观音献掌,童子拜佛。翻身过海,回头指路。敬德跳涧,单鞭救主。青龙舞爪,饿马提铃。
第七排子
六封四避,金刚捣碓,下四平,秦王拔剑。存考打虎,钟馗伏剑,佛顶珠。反堂桩,望门攒,下压势,上一步封闭捉拿。推山二掌,罗汉降龙。右转红拳右跨马,左转红拳左跨马。
第八排子
左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插一掌。转身三请客,按手红拳双架梁。转身红拳,单凤朝阳。回头高四平,金鸡晒膀。托天叉,左搭眉,右搭眉,天王降妖。上一步铁翻杆,下一步子胥拖鞭。苍龙摆尾。
第九排子
双拍手仙人摘乳,回头一炮拗鸾肘。跺子二红,仙人捧盘。夜叉探海捕蟾。烈女捧金盒,智法送书。回头通背窝里炮。掩手红拳,回头五指转换。鬃;边斜插两枝花。急回头双笼抹马。上一步智远看瓜,往前去狮子抱绣球。展手一脚踢杀,回头二换出不差。只转两拳护膝,当场按下满天星,谁敢与七来比兵。
     陈氏太极拳谱(据唐豪《行健斋随笔》)
懒扎衣立势高强,丢下腿出步单鞭。七星拳手足相顾,探马势太祖传留。当头炮势冲人怕,中单鞭谁敢当先。跨虎势那移发脚,拗步势手脚和便。兽头势如牌挨进,抛架子短当休延。孤身炮下带着翻花舞袖,拗鸾肘上连着左右红拳。玉女攒梭倒骑龙,连珠炮打的是猛将雄兵。猿猴看果谁敢偷,铁样将军也难走。高四孤仍风脚套子,小神拳使火焰攒心。斩手炮打一个顺鸾藏肘,窝里炮打一个井栏直入。庇身拳吊打指裆势,臁揭膝,金鸡独立,朝阳起鼓。护心拳专降快腿,拈肘势逼退英雄。喝一声小擒休走,驽鹰捉兔硬开上弓。下插势闪惊巧取,倒插势谁人敢攻。朝阳手遍身防腿,一条鞭打进不忙。悬脚势诱彼轻进,骑马势冲来敢当。一霎步往里就蹉,抹眉红盖世无双。下海擒龙,上山伏虎,张飞擂鼓。雁翅势穿庄一腿。劈来脚入步连心,雀地龙按下,朝天蹬立起。鸡子解胸,白鹤亮翅,黑虎拦路,胡僧托钵。燕子衔泥,二龙戏珠赛过神枪,邱刘势左板右掌,鬼蹴脚补前扫转上红拳,霸王举鼎,韩信埋伏,左山右山,前冲后冲。观音献掌,童子拜佛,翻身过海,回头指路。敬德跳涧,单鞭救主,青龙献爪,饿马提铃。六封四闭,金刚捣锥,下四平秦王拔剑,存孝打虎。钟馗伏剑,佛顶珠,反堂桩望门簪,演手红拳。下压手上一步封闭,金刚捉拿,往后一收,推山二掌。罗汉降龙,右输身红拳,右跨,右反塔袖,左搭袖。回头揍膝拗步,扎步转身三请客,掩手红拳。单风朝阳,回头高四平,金鸡晒膀,托天叉。左搭肩,右搭肩,天王降妖,上一步铁幡轩,下一步子胥拖鞭。上步苍龙摆尾,双拍手,仙人摘乳,回头一炮拗鸾肘。跺子二红,仙人捧盒,夜叉探海,刘海捕蟾。玉女棒金盒,丢手,收手,刺掌,搬手,推手,直符送书,回闪头通背,打一窝里炮,演手红拳。回头左右插脚,五子转还,鬃边斜插两枝花,收回去双龙探马。窝里一炮谁敢当,上一步邀手不叉,搂手一拳,推倒收回,交手可夸。拈上顾下最无往,偷脚 一脚呲杀,急三捶打如风快。急回头智远看瓜,往前敢狮子抱球。展手一脚踢杀,回头二换也不差。直攒两拳,转身护膝势,当场接足,收回看肘并看花,谁敢当我大捉。立下上一步,蛟龙出水后,一打反上情庄,急三捶往前棚打。开弓射虎谁不怕,收回来马斩草。上一挑又代红少《纱》。刺回按定满天星,谁与我比并高下。

可以看出,虽有多处用字不同,但二者是相同的,套路临近结束,通背拳较太极长拳稍少些。计约少一个排子左右,也主是说就是说陈氏太极长拳相当于十个排子,从而整个不是一百单八势,而是一百二十势。陈氏衍生的杨、吴、武、孙氏太极拳也都各只有由此衍发的一路,(不包括炮捶)。而现在的通背拳各不相同的一百单八势,它大大丰富了祖国太极武术的宝藏。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掘、整理武术遗产提供了一大批原始资料。

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陈氏太极拳》、《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等书中多次提及洪洞通背拳“实为陈王庭所创在陈家沟失传之长拳一百八势。”其根据即在于通背拳第六代传人樊一魁著《忠义拳图稿本》(洪洞荣仪堂)的定势图和歌诀与陈家沟存谱而无人会练的太极长拳一致。这一点也得到陈氏第十九代传人陈立清(曾参加一九七九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大会)的确认。她在七十年代中期携助手,来太原和洪没寻学祖遗太极长拳。陈道身带来长拳图谱与通背师传老二。

我们在确认两 个拳种一致的基础上,考虑到陈氏太极主要在陈氏家族中传授,通背第一代先师郭永福如此精于陈氏太极长拳,以及年代上的相当,郭永福可能遗是陈氏第十四代拳师陈有孚、福音同,有、永音近,况“永福”二字,系口传咸丰年间抄本《通背缠拳》(菊轩主人:通背第四代拳师)即称称师为郭永福。据除鑫《陈氏家乘》,陈家沟陈氏家族祖居山西洪洞,明洪武间迁居河南温县,可能郭永福到洪洞正是返回祖籍。何以姓郭,有可能依母姓,即第十二代陈永兆之夫人为郭氏。这一点我们希望能得到旁证,或陈有孚拳师的后人给以证明。
      通背拳特点
一、缠绕:得手而缠,随势而绕。故通背拳又称通背缠拳,缠绕即随机就势而进,以缠绕求化、求进、求胜。
二、侧身而进:他拳多横身手短,侧身则见长,有助于闪展腾挪 。
三、虚实真假:虚实在自身,真假施于对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其实质是配合虚实,丰富虚实。
四、一身如棋:与对方对阵,势如棋局,不可蔬忽。其势为:头为帅,肩为士,肘为象,拳为炮,膝为马,足为车,指掌为卒。出势先看士马动,千军万马在一身。
五、借人之策,用人之力:“近靠缠绕我接衣”,顺存之势,以对方之势而接进,攻击,以对方之力而助我之化、击。
六、闪惊巧取:鱼龙之变化皆在于腰,闪惊巧取全在于腰之上下起伏,缠绕抖化,气机充实,方能如拳诀云:“练时起伏翻江海,波澜壮阔会风云”。
七、臂如藤条刚柔共:要求有柔有刚,不可死硬,亦不可无力,弯折中亦有弓劲滚动其中,若藤条之弹抖劲。
八、轻重劲玄:此为内四法之功,即气功。要求练、用时不可平平淡淡,要驭气而练,以达到重如泰山轻如云,劲功撼山玄通神。“神”非迷信,而是化发自如,神速灵妙。
九、眼与声力:拳诀云:“眼似闪电光千里,声如疾雷惊敌魂。”用力发击时,眼、声、力无俱聚不可散乱。
十、其它同于太极拳者,不录。 

 (原载《武林》杂志1983年第七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