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出自清代秋瑾的《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注释
作者:佚名
(1)海外:指日本。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 (2)金瓯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3)作雄行:指女扮男装。 (4)龙泉:宝剑名:雷焕于丰城狱基掘得二剑, 一名龙泉,一名太阿。见《晋书· 张华传》。 ▲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赏析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可见此词革命性之强。“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其时列强瓜分中国▼
作者介绍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
来哟笑话
我擦......
老头道:那日华山论剑,先是他运起黯然销魂掌,破了我的七十二路空明拳;然后我改打降龙十八掌,却不防他伸开右手食指中指,竟是六脉神剑商阳剑和中冲剑并用,又胜我一筹。可见天下武功彼此克制,武学之道,玄之又玄!少年听得心驰目眩,正要再问,老太太骂道:猜拳就猜拳,说得这般威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