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不过这一个情人节,我们要过三个

 源源不断 2017-02-14



情人节是哪一天?相信很多年轻人会冲口而出:214日。再想一想,可能还会说:中国也有情人节: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其实三月三、元宵节都是中国情人节。相对于西方的玫瑰花、巧克力等,中国的情人节不仅起源早,而且富有诗情画意,浪漫而温情,含蓄而热烈。


 

中国情人节之元宵节


元宵节,吃汤圆、看花灯,怎么跟爱情有关呢?在封建传统社会中,年轻女孩是不能随意外出自由活动的,更没有微信、朋友圈可以暗通款曲……但是过节时可以结伴去浪一下。

那几天,不熟悉的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熟悉的男女青年是与情人相会的大好时机。元宵节就是这样的一个盛大节日。相传起源于汉代,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放飞花灯、放流花灯、花灯许愿,这是元宵节中最重要的活动了。

据说女青年在上游放花灯,男青年在下游捞花灯、猜灯谜。一旦相互有意,即可上门提亲,更有甚者私定终身。所以说“闪婚”的历史其实由来已久。这其中的故事传说佳话数不胜数。延续至今秦淮河两岸的壮观的灯盏就是最好的见证。

 

爱情元素:灯、月

 

灯和月本质上都属于照明工具,由此可见,爱情总是和夜晚有关……有诗词为证:如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尤其是“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再比如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突然一回头,心中的“她”在那盏灯前的喜悦,溢于言表。

 


中国情人节之三月三


元宵看灯是在夜间,三月初三外出踏青是在白天。花开时节,春意盎然。于是乎,发乎于情是那么自然。这一天就成了单身男女们最喜爱的日子,也许心中的他(她)就能相遇相识。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停下劳作踏青赏春,结伴游乐,都到河边相遇相识,简直就是当代的相亲大会嘛。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情人节。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

 

爱情元素:春、歌

 

有诗为证,《诗经》第一首流传千年的经典爱情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得是春天的时节,也许就是三月三的那天,一名男子在河边踏青遇到了心中的她,寤寐思服。还有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是不是雷同于欧阳修的“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中国情人节之七月初七

 

七夕节(即乞巧节,七月初七),其内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后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作为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成为千古佳话。

 

爱情元素:

 

还是月亮。有关七夕的诗词很多,多数的描写关于爱情的,也是寄托了人们对于有缘千里来相会的美好愿望。月亮成为中国爱情诗词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我代表月亮消灭你,也是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的。


看着这些中国情人节,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爱情故事大多是悲剧结束,远不得西方爱情的轰轰烈烈。这是对中国爱情的片面理解。一般认为,中国人一般都比较含蓄、婉转,对待爱情方面尤其是这样,很多诗词也是如此。但是中国人也不乏对爱情的执着和挚爱。

看看汉乐府《上邪》所写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倾心相爱的男子表述爱情(为神马我脑海里出现的是容嬷嬷)。连续用五件非常之事,强烈表达了这位姑娘表爱的誓词,特别热烈。虽经历两千余年,但是透过短短35个字,我们仿佛能够活生生看到这位姑娘在心爱的男子面前爱的誓言。其他的还有如《诗经》中的《木瓜》《采葛》等等。


最后,在今年中国第一个情人节刚刚过去,西方情人节来临之际,衷心祝福有缘人终成眷属,单身狗早日脱单。



附赠几首诗经中的部分爱情诗,供府友们应急之用。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召南·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jì)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