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化学用语之间的关系 1.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 3.化学式、离子符号 二、常见化学用语的意义 1.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 例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1个氢原子。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以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的1个分子以及该分子的原子构成。 例如,CO2,其宏观意义既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又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意义既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又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方面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量方面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与意义是相对应的。例如, 4.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在 注意: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原子或离子的依据是:核电荷数是否与核外电子数相等。①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为中性原子,例如 5.化学符号周围数字与符号的意义。 6.电离方程式及其意义 以Na2CO3在水中电离为例: 被电离的物质 自由移动的离子 离子个数比为2:1 总电荷数比为1:1 三、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 1.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见下表)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熟悉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写,正确写出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二配,在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将“-”变成“=”,使写出的化学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标,标出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特殊状态;四查,检查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 (2)掌握配平方法。在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观察法,二是氧的得失法。 对于反应 (3)注意反应规律与事实,以客观反应事实为依据,是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之一。因此,在书写有氧化物、酸、碱、盐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既要注意联想反应规律,又要谨防写出的化学方程式违背客观事实。 |
|
来自: 昵称4026772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