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戏曲人物画作品之张天翼(六)

 书画雅苑 2017-02-14
 
       张天翼 1947年生,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中国京剧史画家中国画画家。是最早开展戏曲与美术交叉学科研究的学者。曾经在天津市京剧团做舞台美术工作多年在天津戏剧博物馆参加建馆工作和做戏剧文物陈列设计工作多年。1997年调入天津市艺术研究所从事美术学研究。

 

线条飞动张天翼(戏画评说之六)

这里说的张天翼先生不是那位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儿童作家张天翼,而是画家张天翼。画家张天翼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他不仅画戏画,而且还对中国戏剧颇有研究,我十分佩服他的“扮装文化学”。

线条飞动张天翼(戏画评说之六)

唱一出戏,“装扮”十分重要,装扮在谷雨看来,不仅是外表要像,更重要的是演员的内在气质,举手投足之间,一言一行当中,装扮成谁,就活像谁才对。王刚在《宰相刘罗锅》中扮演了和珅,以至于多年之后,他主持鉴宝节目,持宝人也常拿他开玩笑,把他比作和珅;陈晓旭扮演林黛玉成为一个“装扮艺术”的高峰,仿佛她天生就是林黛玉的翻版;六小龄童扮演孙悟空,如今难以有人逾越。

线条飞动张天翼(戏画评说之六)

梅兰芳在京剧《断桥》中扮装白娘子,深受人们喜欢,其他剧种的演员也多学习借鉴他的扮相。就连毛主席都曾夸奖说:“昨天看了《金山寺》、《断桥》,你的白娘子扮相与众不同,想得很妙,浑身雪白,头顶一个红绒球……”当时梅兰芳对毛主席的审美见解十分惊讶,说不上话来,过后,他不无感慨地说:“毛主席看戏可真仔细!这么多年,从未有人说白娘子的扮相。的确,我是费了很多时间的研究,才改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从他们的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戏曲人物的装扮也是要下功夫的,也是要有美学修养的。而戏曲人物装扮的欣赏同样也是需要审美素养的。据说,著名京剧琴师徐兰沅曾经赠梅兰芳对联,说“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这幅对联对戏画、对装扮艺术的理解值得人们耐心玩味。

线条飞动张天翼(戏画评说之六)

张天翼先生对戏剧、对装扮文化作为课题研究,可谓有着很深的学问。然而,他的戏画,谷雨却并不十分的喜欢,他的笔墨还是传统关良一路,只有他纯粹用舞动的线条来表现戏画的一类,像毛主席书写“红旗”两字如舞动红绸,算得上是张天翼的创新,一条线画着圈圈,丝丝缕缕,不断不绝,画出飞袖来,画出身姿来,再承载读者的想象,曼妙极了,而脸面,尤其是旦角姣好的面容,又静雅极了,穿着长袖戏服旋转舞动,又似乎听得见莺声燕语,浪漫极了,这不觉让人猜度这一幅装扮的是貂蝉,还是就是貂蝉?那一幅装扮的是西施,还是就是西施?然而纯线条缠绕起来的戏画,又太过简单,若不是有细描的容貌在,真不知所画何物,这是不是又有“不似则欺世”之嫌呢?

(2017年2月6日谷雨于拙书堂)

线条飞动张天翼(戏画评说之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