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读|杆身重量对挥杆质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昵称40351284 2017-02-15




打高尔夫球的朋友基本都知道,高尔夫球杆是空心的圆筒构造,杆壁的厚薄决定了它的轻重软硬。杆身的重量与硬度是成正比的,多数情况下轻则软,重则硬。




很多球友普遍认为:使用杆身较轻的球杆不仅可以提高挥杆速度,而且挥动起来也不会感觉很吃力。但是,如果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击球稳定性很差。由于挥杆速度过快,再加上杆身轻且软的特质导致无法在击球时很好的保持杆面的方正。

 

换句话来说,就是打起来很轻松,但是方向性却很差。

 

另外一点是,太轻的杆身可以很容易使你的挥杆动作出现变形,这一点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

 


因为杆身轻,所以就会带来足够的挥杆速度。但是太快的速度会让自己无法控制球杆,导致身体做出这样那样的补偿动作,如果时间久的话,就会影响挥杆动作的正确。

 

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讨论的就是:杆身的重量与挥杆动作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杆身虽然是我们操控球杆的一个重要媒介。但我们要做的是让杆身来配合自己的动作,而不是让自己的动作去配合杆身。

 

所以,人才是主角,球杆只是配角。再往深了说就是,身体的转动才是核心,毕竟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身体动作完成的。

 

当我们从顶点开始下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但是当这个速度太快的时候我们就很难控制身体动作以及击球准确度。

 

所以,下杆速度必须要是一个可控因素。但是,如果你的速度足够快的话就必须要通过球杆的重量来对下杆速度进行抑制。

 

简单点来说就是,让球杆的重量制约速度过快所产生的无法控制的状况。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杆身的时候并不是越轻越好,而是一定要跟自身相匹配。

 



所以事实就是,挥杆速度越快的球员选择的杆身就会越重,因为他们需要杆身的重量来稳定自己的挥杆动作。

 

当杆身重量选择正确的时候,在下杆时身体力量和下杆速度就会因为球杆的重量而有所节制。这样虽然会损失一些挥杆速度,但对于维持挥杆动作的稳定会很有帮助。

 

拿我个人来说,我装过40g、50g、60g和70g等不同重量的一号木杆身进行使用。以使用40g的木杆来说,虽然打起来难度不高,但想要很好的控制球杆就不太容易了。

 

因为这个重量的杆身要装的长度在45.5英寸以上,这样一来,球杆就会又长又轻又软。所以球杆的操控性就会降低,50g的杆身也是如此。

 

我目前使用的是60g级别的杆身,不管是60g出头还是接近70g的杆身重量,对我来都是最稳定的,击球效果也是最好的。

 

主要在于这样的杆身重量跟我自身的速度和力量,还有身体动作都可以产生互补。虽然没有50g的杆身挥杆速度快,但胜在稳定性和精准度。

 


而70g的杆身对于个人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了,如果没有较好的体能很难驾驭得了。身体条件不出色的球友往往打上几颗球就会感到吃力。所以,杆身重量的选择也要和自身条件相契合。

 

当然,不同的杆身重量要也对应不同的长度。越轻的杆身所需的杆身长度也要相对长一些,不然球杆的整体重量就会不平衡,很容易产生头重脚轻的问题。

 

另外,我建议大家在工房测试球杆的时候尽量不要在室内模拟器上进行测试。因为当我们打模拟器时显示出来的都是一堆数据,所以很容易只关心数据而忽略了球杆与身体动作之间是否合适。只有去练**场试打时才能亲眼看到不同的球杆对于击球效果的影响。


另外,在选择球杆软硬上,有个心理误区。在一些朋友看来,球杆重、杆身硬、角度低是能力强和水平高的体现,在自尊心和“要面子”和心理误导下,总感觉杆身软了就不够“男人”。其实在国外R杆身的市场占有率达76-81%。并非所有高球好手都使用硬的球杆,像Jack Nicklaus就是一例,他年轻时叱刹高球球坛时就使用超大的MacGregor “R”硬度的球杆。如果挥杆时能量释放的较晚,在击球的瞬间加速度极快,那么的杆身硬些较适合。如果挥杆节奏平顺,力量释放均匀,没有突然的加速动作,那就应该用较软的球杆。另外,挥杆速度也是决定杆身硬度重要依据,挥杆速度可由一些设备测试得知,若没有适当的设备来测得,可用击球距离做参照: 

 

 

我在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测试数据多么完美或者球杆多么昂贵,我们在选择球杆时一定要让球杆配合自己,而不是自己适应球杆。任何一个合格的球具技师都应该以适合球友本身这个角度去定制球杆。


扫码关注“高盛通官方网站及微信,专业源于无微不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