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派书画 一提到吊脚楼, 我们总是想起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那个偏远而古老的小城, 在山和水的环绕下,, 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那些用木头撑起的吊脚楼, 随处散发着淳朴的湘西风情。 江雾朦胧,小船悠悠, 空灵的歌声缓缓地飘过来, 情窦初开的少女倚在窗前, 做着属于自己的爱情梦, 身在吊脚楼,心却已沉醉。 那山,那水,那树, 那吊脚楼,那姑娘, 似是梦中,恍惚间悠悠然然。 吊脚楼,也叫“吊楼”, 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 为苗族、壮族、侗族等族的传统民居,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 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 或组合成一个小镇,或构成一个寨子, 掩映在古木翠竹中, 在天地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幅水墨画, 成为充满诗意的栖居地。 《旧唐书》里说: “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 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 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属于干栏式建筑, 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和正房相连, 一边靠在实地,其余三边皆悬空, 正屋和厢房的上面住人, 厢房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吊脚楼,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 却是我们心中不可代替的风景, 在青山绿水间, 有那么一座小房子。 没有一丝的浮华与夸张 是时光里的放不下的英雄梦想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吊脚楼里孕育了最生动的时光。 酒坊,染坊,银号,商铺…… 一切都染上了岁月的痕迹, 就像一张张被岁月打上烙印的旧照片。 花开花落,炊烟袅袅, 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一般 群山,河水,梯田,街道…… 给人一种“空中阁楼”的意境, 更像是书里的一首诗。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 吊脚楼变成了夜晚最唯美的守候。 千家万户的灯盏次第亮起, 让人忘了置身何处,今夕何夕。 一天,一年,一生, 散布在山水间的吊脚楼, 让寂静千年的大地变得生动起来, 让平淡无奇的日子变成永恒记忆。 吊脚楼外,是风景里的春暖花开, 吊脚楼内,是时间里的摇曳人生。 孩堤的童真,成年的追求, 中年的困惑,老年的安逸 全部都萦绕在一座小小的吊脚楼里 有些风景,美得无法言传只可意会, 就像沈从文在给夫人的信中写到: “这里的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 我画得出它的轮廓, 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事画出了。 你实在应来这小河里看看,你看过一次, 所得的也许比我还多, 就因为你梦里也不会想到的光景……” 编辑:海派书画(ID:cihuai_shijue) 配图:网络 想要交流更多书画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