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的诊疗服务对象 1.疾病结构逐渐向“慢性化、障碍化、老龄化”转变 2.康复医学的诊疗服务对象的多样性 康复治疗对象的身心特点 1.发病情况的特殊性 2.功能障碍的特殊性 3.心理状态的特殊性 4.诊疗周期的特殊性 5.年龄结构的特殊性 6.最终目标的特殊性 7.家属群体的特殊性 医患沟通的基本要求
2.以患者为中心: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关键 3.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基础 4.促进情感交流:纽带 5.多学科合作:准则 6.规范医疗行为:保证 医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 1.主动与被动模式 2.指导与合作模式 3.相互参与与协商模式 4.康复医学的基本模式就是强调以伤病者为中心,充分调动其康复治疗 时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其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从而达到加快患者早 日康复之目的。 医患沟通的基本方法 1.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 2.交换沟通对象 3.集体康复宣教沟通 4.书面视频材料沟通 5.协调统一沟通 6.注意沟通的言语艺术 医患沟通病案解析 患者,男,46岁。肘关节屈曲受限3周入院。初步诊断为: (1)肱骨外上髁骨折术后, (2)肘关节功能障碍。入院后予以蜡疗、音频电、超声波理疗,并行关节松动术。 责任治疗师甲在行关节松动术过程中,患者述“治疗力度太小,要求加大治疗力度”,甲予以拒绝,但并未解释原因。后患者自行要求治疗师乙给予治疗,乙在没有详细掌握患者病情、也没有通知甲及患者的责任医师的情况下,对患者行“较大力度的关节松动术”。治疗时患者感“剧烈疼痛”,治疗后肘部疼痛明显,并逐渐出现红肿症状,摄片示“再发骨折”。 患者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要求经济与精神损害赔偿。 该案中,责任治疗师甲在患者提出进一步治疗要求时,根据患者病情判断予以拒绝,是合理的;可是他没有向患者解释康复的进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应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导致患者转向其他治疗师寻求帮助,并导致再次骨折的结果。治疗师甲在此过程中虽说不用承担任何医疗责任,但却违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应该说,其与患者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治疗师乙则违背了常规治疗规范:首先,擅自对不属于自己责任治疗范围的患者进行治疗,属于超范围治疗;其次,在没有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沟通的情况下,擅自对不熟悉具体病情的患者进行治疗,并最终导致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属于不当治疗。因此,治疗师乙应当承担全部的医疗责任。 进修人员治疗措施不当的案例分析 患者,男,68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3月”来康复科门诊就诊。初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腰椎牵引、中频电疗。 中频治疗室有责任治疗师甲与进修人员乙,由于甲正忙于另一患者的治疗,所以由乙单独接待并为患者进行治疗。治疗5分钟后,患者诉“没有感觉”,要求加大剂量,乙遂调大治疗剂量;后患者再次诉说“没有感觉”,乙则再次增大治疗剂量。后患者出现局部烫伤。查看病历并追问病史,患者有多年的糖尿病史。 患者提起医疗损害投诉,但并未提相应赔偿 该案中责任治疗师甲与进修人员乙均负有相应的治疗不当责任。甲对进修实习人员的管理不当。对于进修实习人员,虽可令其帮助进行治疗,但须进行监管,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更需提醒进修实习人员追问病史或查看病历,是否有影响治疗的伴发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即使治疗任务繁忙,也不能忽视监管的责任。乙作为进修实习人员,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对于不能确定的情况应积极主动向带教老师汇报或询问,而不能擅自超范围治疗;即使是患者的要求,也不能忽视潜在的危险性。另外,乙在治疗过程中,也没有与患者很好的交流沟通,未能发现患者多年的糖尿病病史,致使治疗过量。 患者,女,7岁,因“发现步行不稳6年”收住入院。初步诊断为:脑瘫,予以常规治疗。某次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责任治疗师甲与进修人员乙在治疗中闲谈时称呼患者为“弱智儿”,患者家属因此要求治疗师甲公开道歉并要求更换治疗师。假如你是治疗师甲,你应如何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遇见这种问题你应该如何解决。 【小编的一些个人见解】 作为一名从事过儿童康复的康复治疗师,其实小编对于脑瘫儿童是非常同情的,这样的不幸就落在了一名无辜的孩子和一个家庭的头上,他们本身就是在心理上非常脆弱,然后又在无意间听见了治疗师这样评论自己的孩子,家长肯定是难以承受的。 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出口,就要承担一定责任,首先我觉得我应该真诚的向家长道歉,然后跟家长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说,儿童脑瘫的这个疾病是一个可以造成很多功能同时存在缺陷的,不仅仅是表现在运动功能落后,也会共同伴有智力水平落后,言语水平落后等多种障碍并存的一个生理表现。如果该患儿确实存在智力水平发育落后的情况,那么我会跟家长解释我们同事之间是在共同探讨一下患者问题,共同找到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探讨过程中我们确实没有注重言辞的表达,在这一点对给你们的伤害我们向你道歉,但是孩子本身确实存在一定的智力水平发育落后同龄孩子,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我们同事之间的沟通也是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更适合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嘲笑孩子的任何意思,这一点也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我们今后也一定会注重措辞,还是希望家长能够支持配合我以后的工作。 我想有一个好的态度,家长即便生气不理解,在此刻也应该减少三分了吧,康复治疗这个行业确实是一门非常有学问的专业,你不仅仅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长期面对患者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所以在治疗过程一定要慎重不可马虎大意及交流沟通中也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不能信口拈来。 |
|
来自: 昵称3424672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