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阶段是从术后第1日开始,主要是卧位及坐位的训练; 第2阶段是从术后第6天开始,主要是站立位训练; 第3阶段是从术后第2周开始,主要是步行训练。
第1阶段: 卧位及坐位训练 术后第1、2天 术后第1天治疗师即开始参与训练,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训练目的及内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训练内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康复的重点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上的焦虑紧张,克服疼痛,防止肌肉萎缩。 维持患肢特殊体位 仰卧位:双膝间垫枕,使其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患肢内收、内旋。侧卧位:健侧在下,患肢在上,也应在双膝间垫枕,以防患肢内收、内旋。 使用踝关节的“泵”效应 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也可加阻力作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10秒,20次/组,每日2~3组。 CPM的使用 术后第2天引流管拔除后,可使用膝关节CPM。注意角度不宜过大,禁止内收、内旋。 术后第3天 平卧位以下每组动作完成10次。训练时,治疗师可将手放在患肢运动收缩的肌肉上,以观察、指导患者的运动效果,并向患者交待日常练习方法。 (1) 腓肠肌训练: 先让患者踝关节跖屈,足跟向后拉,然后再让踝关节呈背屈位,使足跟向前推,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 (2) 股四头肌训练: 让患者大腿肌肉收紧,膝部下压,膝关节保持伸直5秒,再放松5秒。 (3) 股二头肌训练: 患者下肢呈中立位,足后跟往下压,膝关节不能弯曲,保持5秒,放松5秒。 (4) 臀大肌训练: 臀部收紧5秒,放松5秒。 (5) 髋关节训练: 患肢脚沿床面向上移动,使患肢髋、膝关节屈曲,但应保持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 半卧位 先将患者床头逐渐抬高,使患者取半卧位,分别于卧位及半卧位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出现测量前后脉压差大、心率明显增快时,可让患者作深呼吸运动,同时用力快速活动双足踝部,半分钟后再观察。如以上症状减轻,可让患者继续半坐位5分钟; 如症状加重,可让患者平卧休息。 术后第4天 平卧位 以下动作每组完成10次。(1)~(5)同上。(6)膝关节训练: 放一个小圆枕头(或纸卷)在膝关节下,膝部用力往下压,小腿往上举,使膝关节伸直5秒。(7)桥式运动:膝关节屈曲,足平放在床上,保持膝关节、足与肩胛同一平面,然后臀部向上举,到与肩胛、膝关节同一条线,保持5秒,然后把臀部放下,放松5秒。(8)股内收肌训练: 患者仰卧位,治疗师将手放在患肢股内侧,并予以向外的力量,同时让患者用力抵抗,保持5秒。(9)股外展肌训练:患者仰卧位,治疗师将手放在患肢股外侧,并予以向内的力量,同时让患者用力抵抗,保持5秒。 卧位—坐位转移 患者平卧于床上,患肢呈外展位。让患者屈曲健侧下肢,伸直患肢,用双手支撑半坐起。利用双手及健侧支撑力,将臀部向患侧移动,然后再移动健侧下肢及上身。重复以上动作,使患者移至患侧床边。治疗师站在患侧床边,一手托住患者患肢,一手抱住患者肩部,嘱患者双手及健肢同时用力撑床,以臀部为轴旋转坐起。注意患髋屈曲不能超过90°。让患者双足下垂,端坐于床边。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并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 术后第5天 平卧位(1)~(9)同前。 卧位—坐位转移同前。 坐位水平移动 向患侧移动时,应先移动患肢,使其呈外展位,再用双手支撑床,移动臀部及健肢。向健侧移动时,应先用双手支撑床,移动臀部及健肢,再移动患肢。 坐位—站位转移 患者端坐床旁,双足着地,健肢在前,患肢在后,双手握住助行器,利用健肢和双手的支撑力挺髋站起。
第2阶段: 站立位训练 术后第6天 站立位以下每组动作完成10次。(10) 股外展肌训练:让患者足伸直,患肢由中立位向外伸展,再回到身体的中立位。注意患肢应一直保持足伸直,膝关节及足趾向外。(11)髋关节训练Ⅰ:膝关节屈曲抬高患肢。注意不能比臀部高,并保持膝关节向前,小腿与地面垂直,身体不要向前弯。(12)髋关节训练Ⅱ:下肢伸直向后推到身体的后面。注意身体不要向前弯。 站立位平衡训练 让患者双手扶助行器,双足自然分开站立。缓慢地将重心移到健肢,患肢抬起;复位后再将重心移到患肢,健肢抬起。如此反复练习。
第3阶段: 步行训练 术后第7、8天 站立位时(10)~(12)同前。 步行训练Ⅰ-助行器辅助步行 让患者扶助行器练习行走,注意纠正患者的步行姿势。转身时,如果向患侧转,应先让患肢向外迈一步,后移动助行器,再跟上健肢;如果向健侧转,应先让健肢向外迈一步,后移动助行器,再跟上患肢。 术后第9、10天 站立位时(10)~(12)同前。 步行训练Ⅱ-双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时,应先向前移动患侧拐,健肢跟上,再移动健侧拐,最后患肢跟上。注意步态。 术后第11、12天 站立位时(10)~(12)同前。 步行训练Ⅲ-单四脚拐辅助步行行走时,患侧上肢持四脚拐。注意正确的步态。 术后第13、14天 站立位时(10)~(12)同前。 上下楼梯训练 上楼时,健肢先上,患肢后上,拐随后或同时跟进;下楼时,拐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
注意事项:为了防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术后3个月内,患肢内旋、内收超过中线;屈髋超过90°等动作均属禁忌。故在训练过程中应向患者反复强调在以下各种体位时应注意:①侧卧时双膝之间应放一个枕头。②坐在床上时身体不能前弯去拉棉被。③坐位时脚不能交叉。④低的椅子、马桶不能坐。⑤从椅子上站起时,不能向前弯腰站起。⑥站立时脚尖不能向内。⑦站立时身体不能过度前弯(甚至触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