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送陆鸿渐山人采茶》阅读练习及答案

 老刘tdrhg 2017-02-1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陆鸿渐①栖霞寺采茶
(唐) 皇甫冉
采茶非采菉②,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③,何时泛碗花。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
(唐) 皇甫曾
 千峰待逋客④,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注】 ①陆鸿渐:唐代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字鸿渐。他和这两首诗的作者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都是好友。②菉:草名。③王孙草:代指茶叶。④逋客:避世之人。
14.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皇甫冉之诗使用了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陆鸿渐到高高的山崖上采茶,在春风中采满一筐茶叶,晚上沿着山路去山村人家借宿。
B.皇甫曾之诗全篇写实,远处的重峦叠嶂和丛生的茶叶正在迎接陆鸿渐采摘茶叶,陆鸿渐在山中烟霞中独自穿行,住在清幽的山寺,喝着清冽的山泉水,在夜里孤灯独对,在磬声中思念朋友。
C.《新唐书?陆羽传》说:“天下普遍好饮茶,其后,尚茶成风。”说明饮茶之风的真正盛行是在中晚唐开始。两位诗人通过送陆鸿渐采茶来写茶、论茶,表达了对茶的深深喜爱之情。
D.皇甫冉之诗表达了对陆鸿渐去风景幽美的地方采茶的羡慕,皇甫曾之诗通过刻画陆鸿渐危险和辛苦的采茶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E.这两首诗基本上体现了唐代茶诗的审美情趣,既脱俗又入俗;既有清高超旷的人格追求,又有脉脉的人间温情;既追求深远、空灵的诗境,更注重雅静、闲适、淡泊诗境的营造。
15.这两首诗都为送陆鸿渐采茶而作,表达的情感为什么不相同?(6分)

 

答案:

14.B.D (B“全篇写实”表述错误,也是虚写;D表述内容弄反了。)(B3分,D2分)
15.第一首诗通过想象陆鸿渐危险和辛苦的采茶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借询问朋友什么时候能回来,自己能够喝到朋友所采之茶,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3分);第二首诗借想象朋友在孤灯独对之夜,听着寂寞的磬声思念自己,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3分)。



刘大櫆《封大夫方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旧唐书·张孝忠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吴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晋书·四爽》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吕氏春秋《正名》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刘禹锡《秋日送客至潜水驿》阅读练习及答案
姚少娥《竹枝词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颤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曹植《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张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北史·高恭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明史·李景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周书·苏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郝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阅读练习及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