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自闭症儿童学会“等一下”很重要

 葵花姐姐 2017-02-16


孤独症儿童在很多时候都不会等待,比如要玩玩具、吃零食,都是急着要,一下子要不到,就会表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很多家长都常因为这个问题向我们诉苦。但是家长们有没有考虑过,问题的出现不能全怪孩子?自身也很大的有问题呢?

作为父母,都非常疼爱自已孩子的,特别是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这一情况下,更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开始,孩子要什么,马上给予,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马上满足,从中没有任何的干预,当无法满足时,孩子就哭闹,家长表现出着急、紧张,马上寻找或外出买回家,在孩子哭闹时塞到手里,直到不哭才松口气。就这样,长期不良的行为处理方式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那我们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

孩子想得到东西,这是好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他喜欢的物品来给予做训练。孩子得到东西的过程是很重要的。

一开始,孩子表示要某件物品,这是他主动需求的一个表现,我们要马上给予,来强化他的行为,这是正确的。当这一需求行为建立后,我们就要让他学会等待了,而等待对我们的孩子真的很重要。

为什么强调等待很重要呢?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等待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环节。吃饭要等饭煮熟,洗澡要等水热,买东西要等埋单等等。而我们要教会自闭症儿童的,就是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去适应等待。


怎么让孩子学会等待呢?

首先,在孩子能主动表达需求之后,他需求的物品就不那么容易得到了。把物品拿到孩子面前,跟他说:“等一下”。过了三秒再给他。一开始,孩子可能会稍表现出不解,或情绪波动,但三秒(心里默数)很容易过去,等孩子完全适应,懂得等三秒后,我们再慢慢加到十秒、三十秒。当然,这个过程物品是出现在孩子视觉范围内,且距离很近。

其次,在孩子完全适应以上的等待后,我们就在孩子视觉范围内增加距离。这一过程,也是从告诉孩子“等一下”的三秒到十秒、三十秒。从中,让孩子知道“我表达了,稍微等了一下,还是可以得到的,而且东西我看得见,很安心。”

然后,在孩子学会这种简单等待了,我们就要开始把物品“藏”起来了。当他表达要某物品了,把他所要的物品藏在身上,看不见的地方,告诉孩子“等一下。”三秒后给他。这一过程,由于物品不在他的视觉范围,可能会出现不安,烦燥等情绪波动,但三秒很快过去了,马上给予,情绪得到安抚;当适应后,增加到十秒、三十秒。下一步,就开始增加距离。注意,物品不是藏在身上,而是藏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在他表达需求后,告诉他“等一下”,三秒后马上去拿给他。

最后,孩子已经理解了“等待物品”,我们就需要进行“等待人”的训练了。开始孩子的交往,都是关注在物品上(他喜爱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是“谁”给他的物品,而社会交往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


“等待人”的训练

1、在孩子表达需求后,训练者告诉他“等一下XX(妈妈/爸爸/老师)”,然后拿物品走到他面前,不给予,并等待。在孩子等了一段时间后,物品没到手,孩子就会奇怪“怎么还不给我?”。这时候他会抬头看一下训练者,训练者就要把握时机,在孩子看你的一瞬间马上给予并说“给你”。

2、每次重复这一步骤。让孩子慢慢理解到是“看”了训练者,才得到,同时训练者需要以笑脸,鼓励的表情来强化孩子,孩子的感受是温馨的、愉快的,逐步增加孩子对人的关注。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存在“等”,孩子学会等待,对于他们控制情绪,理解他人有极大的帮助。家长学会帮助孩子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适应“等待”,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来自星星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